《醫通祖方》~ 十二、崔氏八味丸
十二、崔氏八味丸
1. 十二、崔氏八味丸
崔氏八味丸(《金匱》)
治腎臟真陽不足,火不歸源。
熟地(八兩),山茱萸(四兩),丹皮(三兩),山藥(微焙,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去毛,三兩),附子(童便浸煮,去皮、臍,切),肉桂(去粗皮,勿見火,各一兩)
上八味為末,煉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鹽湯臥時溫酒下,以美膳壓之。
腎氣丸(《金匱》)
八味丸肉桂易桂枝。
錢氏六味丸一名六味地黃丸
治腎水真陰不足。
八味丸去桂、附,方中熟地用縮砂蜜八錢制。
按:《金匱》八味、腎氣,地黃本無縮砂之制,以中有附子之雄,肉桂之竄也。錢氏裁去一味,治小兒解顱等證,雖曰《素問》:因虛而純陽未動,地黃不制可也。後世借治真陰不足,乃用縮砂制地黃,不特無成食作瀉之虞,服後連噯數聲,氣轉食消,脾腎安和,其陽生陰長之妙,世都不知,茲特表而出之。
加減六味丸
治陰虛咳嗽,吐血,骨蒸,及童勞晡熱、消瘦等證。
六味丸去山萸肉,加葳蕤四兩,亦可作膏。
河車六味丸
治稟質素虛,將欲成勞。
六味丸本方,用紫河車熬膏丸服。
都氣丸
治腎水不固,咳嗽,精滑。
八味丸去桂、附,加五味子一兩。
七味丸
治腎虛火不歸根,遊散在上在外。
八味丸去附子。一方桂用二兩。
加減八味丸
治腎虛火不歸源,烘熱咳嗽。
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一兩。
濟生腎氣丸
治腎氣不化,小便澀數。
八味丸本方,用茯苓三兩,熟地四兩,山藥、山萸、丹皮、澤瀉、肉桂各一兩,附子五錢,加牛膝、車前各一兩。
此本金匱腎氣,方中諸藥各減過半,惟桂、苓二味仍照原方,為宣布五陽,開發陰邪之專藥;更加牛膝、車前為太陽、厥陰之嚮導,以肝為風木之臟,凡走是經之藥,性皆上升,獨牛膝通津利竅,下走至陰,車前雖行津液之府而不傷犯正氣,故濟生方用之。詳金匱腎氣用桂枝而不用肉桂者,陰氣固結於內,勢必分解於外,則腎氣得以流布周身。
而此既用牛膝引入至陰,又需桂、附蒸動三焦,不特決瀆有權,膀胱亦得以化,所以倍用肉桂,暗藏桂苓丸之妙用,愈於五苓十倍矣。但方中牛膝滑精,精氣不固者勿用。
清金壯水丸
治腎臟水虧火旺,蒸熱咳嗽。
八味丸去桂、附,加麥門冬三兩(去心)、五味子一兩。
納氣丸
治脾腎皆虛,蒸熱咳嗽,倦怠少食。
八味丸去桂、附,加沉香一兩、砂仁二兩。如泄瀉少食者,用乾山藥末調糊,代蜜為丸。
香茸八味丸
治腎與督脈皆虛,頭旋眼黑。
八味丸去桂、附,加沉香一兩、鹿茸一具。
十補丸
治稟賦陽虛,下體無力、小兒解顱、脛軟、膝蓋不生。
八味丸加鹿茸一具、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十二、崔氏八味丸】
崔氏八味丸,出自《金匱要略》,主治腎臟真陽不足,火氣無法回歸根源。
藥方成分包括:熟地八兩,山茱萸四兩,牡丹皮三兩,山藥(微焙)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去毛)三兩,附子(用童便浸泡煮過,去皮、臍,切成片)和肉桂(去粗皮,避免接觸火)各一兩。
將上述八味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製的白蜜做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十粒,空腹時搭配淡鹽湯或睡前溫酒服用,再食用一些美味的餐點。
【腎氣丸】
腎氣丸同樣出自《金匱要略》,八味丸中的肉桂改為桂枝。
【錢氏六味丸,又名六味地黃丸】
主治腎水真陰不足。由八味丸去掉肉桂和附子,方中熟地使用縮砂蜜八錢處理。
【加減六味丸】
主治陰虛引起的咳嗽、吐血、潮熱等症狀,六味丸去掉山茱萸肉,加入葳蕤四兩,也可製成膏狀服用。
【河車六味丸】
適用於先天體質虛弱,預防勞損。以六味丸為基礎,加入紫河車熬成膏狀,製成藥丸服用。
【都氣丸】
針對腎水不固,咳嗽、精滑等症狀,八味丸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五味子一兩。
【七味丸】
針對腎虛導致的火氣不歸根,火氣遊離於體表。八味丸去掉附子,另一版本中肉桂用量增至二兩。
【加減八味丸】
主治腎虛導致的火氣不歸源,烘熱咳嗽。八味丸去掉附子,加入五味子一兩。
【濟生腎氣丸】
針對腎氣不化,小便頻繁等症狀。以八味丸為基礎,調整各藥材比例,並加入牛膝、車前草各一兩。
【清金壯水丸】
主治腎臟水份不足,火氣旺盛,蒸熱咳嗽。八味丸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麥門冬三兩(去心)、五味子一兩。
【納氣丸】
適用於脾腎虛弱,蒸熱咳嗽,疲倦少食。八味丸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沉香一兩、砂仁二兩。若有泄瀉少食的情況,可用乾燥的山藥粉末調成糊狀,替代蜂蜜製成藥丸。
【香茸八味丸】
適用於腎臟和督脈虛弱,頭暈眼花。八味丸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沉香一兩、鹿茸一副。
【十補丸】
適用於先天陽氣虛弱,下肢無力、小兒頭骨未閉合、腿軟、膝蓋發育不良。八味丸加上鹿茸一副、五味子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