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嘉言

《喻選古方試驗》~ 卷四 (4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1)

1. 疔毒

疔腫初起,以新人屎封之,一日根爛。喻嘉言曰:救人命於頃刻。《千金方》:初起時,刮破,以熱人屎尖敷之,干即易。不過十五遍,即根出,立瘥。《普濟方》:多年土內鏽釘火煅,醋淬,刮下鏽末,不論遍數,煅取收之。每用少許,人乳和挑破敷之。仍炒研二錢,以虀水煎滾,待冷調服。

喻嘉言曰:以陳久鐵釘鏽點疔瘡,能蝕毒根,佐以蟾酥、麝香,仙藥也。

疔瘡腫痛,煅土蜂窠並燒蛇皮等分,酒服一錢。(《直指方》),《袖珍方》:白芨末半錢,以水澄清,去水,攤厚紙上貼之。《聖濟錄》:五月五日,收旱蓮草陰乾,仍露一夜收。遇疾時,嚼一葉貼上,外以消毒膏護之。二三日,疔脫。《普濟方》:鼠屎、亂髮等分,燒灰,針瘡頭,納入良。

《聖惠方》:黑牛耳垢敷之。《千金方》:紫花地丁草搗汁服,雖危者亦效。楊氏方:地丁草、蔥頭、生蜜共搗貼之。若瘤瘡,加新黑牛屎。又方:馬齒莧二分,石灰三分為末,雞子白和敷。又方:刺破,以老蔥、生蜜杵貼兩時,疔出,以醋湯洗之,神效。《普濟方》:荔枝五枚,或三枚,不用雙數,以狗糞中米淘淨,為末,與糯米粥同研成膏,攤紙上貼之,留一孔出毒氣。生疔以狗糞為寶。

劉松石經驗方:蒼耳梗中蟲一條,白梅肉三四分,同搗如泥,貼之立愈。又方:蒼耳蠹蟲,麻油浸,收貯,每用一二枚,少加冰片搗敷,即時毒散,神效。《乾坤秘韞》:地丁根去粗皮,同沙苑子為末,油和塗,神效。《梅師方》:生地搗敷,熱即易,性涼消腫,效。

急慢疔瘡,益母草搗封,仍絞汁五合服,即消。(《聖惠》),《醫方大成》:益母草四月連花采之。燒存性,先以小尖刀,十字劃開疔根令血出,次繞根開破,捻出血,拭乾,以稻草心蘸藥,捻入瘡口,令制底,良久,當有紫血出,捻令血淨,再捻藥入,見紅血乃止。一日夜,捻藥三五度,重者二日根爛出,輕者一日出。

有瘡根腫起,即是根出,以針挑之。出後,仍敷藥生肌,易愈。切忌風寒房室酒肉,一切毒物。

疔腫垂死,菊花一握,搗汁一升,入口即活,此神方也。冬月採根。(《肘後》),喻嘉言曰:菊花生搗,最治疔毒,紅絲血線疔,尤為要藥,蓋風火之毒也。如無菊花,菊葉亦可。

疔腫及無名腫毒,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煮熱服,取汁,以渣敷之,即愈。(《集效方》),《易簡方》: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握,共搗,入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之,取汗即愈。或六月六日,採蒼耳葉,九月九日採野菊花為末,每酒服三錢亦可。

拔取疔毒,蟾酥以白麵、黃丹搜作劑,每丸麥粒大,以指爬動瘡上插入,重者挑破納之。仍以水澄膏貼之。(危氏方),喻嘉言曰:拔疔以蟾酥加鐵研細,入牛黃、冰片、麝香各等分,和丸作針條,風乾。先用金針刺疔根內,將藥條捻使深入,一夕,其毒連根而出。

白話文:

[疔毒]

在疔腫剛出現時,古法是使用新鮮的人糞封住患處,一天後疔腫的根部會開始腐爛。喻嘉言曾說,這方法能在瞬間救人性命。根據《千金方》,在疔腫剛起時,先刮開患處,然後敷上加熱過的人糞,一旦幹了就換新的。如此重複十五次左右,疔腫根部就會出來,病情立即好轉。《普濟方》則提到,將多年埋在土中的鏽釘以火燒熱,再以醋淬火,刮下鏽末,不論多少次,煅燒後收藏起來。每次使用少許,與人乳混合,挑破患處後敷上。同時,將兩錢鏽末研磨,以醃菜水煮沸,待冷卻後服用。

喻嘉言說,用陳舊鐵釘鏽點塗在疔瘡上,可以侵蝕毒根,加上蟾酥和麝香,堪稱仙藥。

對於疔瘡腫痛,《直指方》建議,將煅燒過的土蜂巢和燒過的蛇皮按相同比例混和,以酒送服一錢。《袖珍方》則推薦,取半錢的白芨末,用水澄清後,去掉水份,攤在厚紙上貼於患處。《聖濟錄》記載,五月五日收集旱蓮草,晾乾後露宿一夜,遇到疾病時,咀嚼一片葉子貼在患處,外面再覆蓋一層消毒膏,二三天後,疔瘡就會脫落。《普濟方》建議,鼠屎和亂髮等量,燒成灰,針刺瘡頭,將灰粉塞入,效果顯著。

《聖惠方》指出,使用黑牛的耳朵分泌物敷在患處。《千金方》則提到,紫花地丁草搗成汁服用,即使病情危急也能見效。楊氏的處方則是,將地丁草、蔥頭和生蜜一起搗碎後貼在患處。如果是瘤瘡,則添加新鮮的黑牛糞。另一處方是,馬齒莧和石灰按二比三的比例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患處。還有一方是,刺破患處後,將老蔥和生蜜搗碎貼在患處兩小時,疔瘡出現後,以醋湯清洗,效果神奇。《普濟方》建議,取五顆或三顆荔枝,但不能是雙數,以狗糞中的米洗淨,磨成粉末,與糯米粥混合成膏狀,攤在紙上貼在患處,留下一個小孔讓毒氣排出。生疔瘡時,狗糞是非常寶貴的。

劉松石的經驗方是,取一條藏在蒼耳梗中的蟲,和三四分的白梅肉一同搗成泥,貼在患處,立即見效。另一方是,將藏在蒼耳中的蟲以麻油浸泡,儲存起來,每次使用一到兩枚,稍加冰片搗碎後敷在患處,毒素立即散去,效果神奇。《乾坤祕韞》提到,將地丁根去粗皮,與沙苑子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抹,效果神奇。《梅師方》建議,將生地搗碎敷在患處,一旦發熱就更換,因其性質涼爽,能消腫,效果顯著。

對於急性和慢性疔瘡,《聖惠》建議,將益母草搗碎封住患處,同時擠出五合汁液服用,即可消除。《醫方大成》則推薦,在四月連同花朵採集益母草,燒成炭,先用小尖刀在疔瘡根部劃十字讓血液流出,再繞根部劃開,擰出血,擦乾,用稻草心蘸藥,擰入瘡口,直到底部,不久會有紫血流出,擰乾血,再次擰藥進入,直到看到紅血爲止。一夜之間,擰藥三到五次,嚴重者兩天內疔瘡根部會爛出,輕者一天內就會出來。

如果瘡根腫起,就是根部出來了,可以用針挑開。出來後,仍然要敷藥生肌,容易癒合。一定要避免風寒、房事、酒肉,以及所有有毒物質。

對於即將死亡的疔腫,一把菊花搗成汁,喝下一升,入口即活,這是神方。冬天可以採集菊花根。喻嘉言說,新鮮菊花搗碎,對治療疔毒特別有效,尤其是紅絲血線疔,更是關鍵藥物,因爲它們具有驅除風火之毒的功效。如果沒有菊花,菊花葉也可以。

對於疔腫和其他無名腫毒,《集效方》建議,將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煮熱服,取汁,以渣敷之,即可治癒。《易簡方》則推薦,將野菊花莖葉和蒼耳草各一把,一起搗碎,加入一碗酒,絞汁服用,以渣敷之,出汗即可治癒。或者在六月六日採集蒼耳葉,九月九日採集野菊花,磨成粉末,每次酒服三錢也可以。

爲了拔除疔毒,將蟾酥與白麪粉和黃丹混合成劑,每丸大小如麥粒,用手指在瘡上挖動,插入藥丸,嚴重者挑破後放入。同時,用水澄清膏貼在患處。喻嘉言說,拔疔瘡時,將蟾酥加鐵研細,加入等量的牛黃、冰片和麝香,混合成丸,製成針條,風乾。先用金針刺入疔瘡根部,將藥條捻使深入,一晚上,毒素連根而出。

爲了拔除疔黃,將蟾酥與麪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使用一丸,放在舌下,黃毒就會出來。

在疔瘡尚未形成時,將蟑螂搗碎敷在患處,有時會有效。喻嘉言說。

對於任何腫瘡,如果用針刺沒有疼痛感且無血,那可能就是疔瘡。或者嚼生黃豆,如果不覺得腥臭,那就是疔毒。應立即用針刺破,擠出惡血。然後讓另一個人吃飽,再喝幾杯燒酒,口中含涼水,吸盡惡血。水溫後再換,一直吸到痛癢消失,即可痊癒。

對於未破裂的疔腫,《肘後》建議,將白馬牙齒燒成灰,先用針刺破患處,再敷上灰。用溼面圍住腫脹部位,用醋清洗。根部出來後,效果顯著。

對於赤根疔瘡,《千金》建議,將馬牙齒搗碎成末,燒成灰也可以,與臘豬脂混合敷在患處,根部就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