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

《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補中益氣丸

黃耆(一兩五錢,蜜炙),茯苓(一兩),陳皮(一兩),白朮(二兩,土炒),白芍(八錢,酒炒)柴胡(三錢),升麻(二錢),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用紅棗、生薑各一兩,熬水為丸,如梧桐子。

內傷之症,起於飲食,當食不食,過食過飽,一飢一飽,元氣漸傷,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耽延歲月,真氣耗損,何愁無內傷之患也。況脾胃屬土,其性最緩,得之不易,去之尤難。胃氣受傷,中氣不足,憂思傷脾,兩脅作脹,食後倒飽,嘈雜噁心,噯氣吞酸。病者不知調攝,則噎食翻胃之症立至。

少年之人,十救一二;年逾五旬,百無一生,深可憫也。若少年勞瘵,陰虛火動,咯血吐血,便血,遺精盜汗,不可服,恐陽氣愈盛,陰血不消故也。

白話文:

【補中益氣丸】

成分包括:黃耆(1兩5錢,經蜜炙處理)、茯苓(1兩)、陳皮(1兩)、白朮(2兩,經土炒處理)、白芍(8錢,經酒炒處理)、柴胡(3錢)、升麻(2錢)、甘草(5錢)。這些成分研磨成細粉,再以紅棗和生薑各一兩熬煮的水製成藥丸,大小形狀如梧桐子。

內傷的情況通常源於飲食不當,應進食時未進食,或暴飲暴食,飢飽不均,這些都會逐漸傷害身體的元氣。這種傷害不易立即察覺,但長期下來,每日的損失累積,終會導致真氣耗損,屆時內傷也就隨之而來。特別是脾胃屬於五行中的土,其運作機制較為緩慢,養成健康的脾胃不易,但一旦破壞,恢復起來卻更困難。當胃氣受到損傷,中氣不足,加上過度憂慮與思考,會導致脾臟受損,兩側肋骨附近有脹痛感,飯後感到倒飽,胃部混亂且噁心,嘔氣伴隨胃酸上湧。如果病人不懂得適時調整生活習慣,那麼可能會引發噎食或反胃的問題。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有十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改善;但對於年過五十的人,幾乎沒有康復的希望,這實在令人惋惜。若年輕人患有勞損性疾病,陰虛火旺,出現咯血、吐血、大便出血、遺精及盜汗等症狀,不適合服用此藥,因為這可能會讓陽氣更旺盛,導致陰血無法滋養身體。

2. 防風通聖丸

防風,大黃,白朮,川芎,白芍,石膏,當歸,荊芥,黃芩,梔子,桔梗,滑石,連翹(各一兩),麻黃(五錢),薄荷(七錢),朴硝(七錢),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水疊為丸,如梧桐子大。

治風熱鬱結,寒火相激,頭目不清,咽喉不利,或疼或腫,發熱發赤,咳嗽痰,溲便淋閉,舌強口噤,語言譫妄,癱瘓麻木,癲狂驚悸,傷風傷寒,感冒瘟疫時毒,腫毒初起,癰疽風刺癮疹。此藥發表通里,並皆治之。每服二錢,薑湯送下。

白話文:

這款藥物名為「防風通聖丸」,由防風、大黃、白朮、川芎、白芍、石膏、當歸、荊芥、黃芩、梔子、桔梗、滑石、連翹各一兩,麻黃五錢,薄荷、朴硝各七錢,以及甘草五錢組合而成。

將這些藥材共研磨成細粉,再以水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狀。

適用於風熱鬱結的情況,或是因寒與火相互作用導致的頭腦不清醒,喉嚨不適,無論是疼痛還是腫脹,身體發熱或泛紅,咳嗽且有痰,小便排泄困難,舌頭僵硬、口腔緊閉,說話胡言亂語,身體癱瘓麻木,精神失常、驚恐不安,受到風邪或寒氣侵襲,感染流行性疾病,初期的腫脹中毒,膿腫或皮膚瘙癢等症狀。這款藥物具有散發表邪、疏通內裏的功效,以上所述病症都能得到治療。一般每次服用量為二錢,以薑湯輔助吞服。

3. 桂附地黃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二兩。

此藥專治老人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形體瘦弱無力,脾胃虛寒,飲食少思,或臍腹寒痛,或濕熱以作,腰腿痠痛,及大便不實,小便不禁,淋閉等症,老年常服溫補之藥也。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水或鹽湯送下。

白話文:

這是指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額外添加附子和肉桂各二兩製成的桂附地黃丸。

此藥專門用於治療老年人因為腎陽(命門之火)衰弱,無法滋養脾土,導致身體瘦弱無力的情況。此外,對於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或是肚臍周圍感到寒冷疼痛,或是有濕熱現象,腰腿痠痛,以及大便不成形,小便失禁,尿瀦留等症狀,此藥都有療效,是老年人常用來溫補的藥物。每次服用量為二錢,在空腹時,可用白開水或鹽水一同吞服。

4. 三黃寶蠟丸

藤黃(二兩),天竺黃(二兩),大戟(一兩),歸尾(一兩),劉寄奴(一兩),牛黃(一兩),麝香(一兩),琥珀(一兩),水粉,血竭,兒茶,乳香,雄黃,水銀(各五錢。務炙死合勻,倘遍在一丸,不可用。)

共為細末,用淨黃蠟十二兩為丸,重一錢。

此藥破頑痰,保元氣,解諸毒,活經絡,接筋骨,消瘀血。專治跌打、撲傷、損傷,閃腰岔氣,瘀血凝結,疼痛難忍,受傷日久,經年不愈;並墜車落馬之傷,蛇蠍惡蟲之毒;或男子努力成勞;或女子經閉不通;或產婦胎衣不下,惡露上攻,致生怪症,瘀血悶亂,不省人事;或打破傷,牙關緊閉,抽掣搐搦;或風吹冷振,半身不遂,軟弱不能動履者。連服數丸,則周身血脈流通,永無惡患矣。

以上諸症,每服一丸,病重者二丸,俱用灰酒化服。服藥三日內忌生冷、瓜果、燒酒、發物要緊。又能外敷諸瘡惡毒,用清油磨化,鵝翎掃敷,不可見火。此方有無窮之理,不測之功,可謂仙方也。

白話文:

【三黃寶蠟丸】

成分包括:藤黃(60克)、天竺黃(60克)、大戟(30克)、歸尾(30克)、劉寄奴(30克)、牛黃(30克)、麝香(30克)、琥珀(30克)、水粉、血竭、兒茶、乳香、雄黃、水銀(各15克)。這些材料需先經過妥善處理使其性質穩定後混合均勻,若未能如此處理則不能使用。

所有成分研磨成細粉,再加入淨黃蠟(約480克)搓製成丸,每顆重約3克。

此藥的功效為破除頑固痰濕,保護元氣,解除各種毒素,活化經絡,修復筋骨,消除瘀血。主要治療跌打、碰撞、扭傷等造成的傷害,腰部扭傷、岔氣,瘀血凝結導致的劇烈疼痛,長期未癒的舊傷,甚至因車禍或馬匹摔落的嚴重傷害,以及蛇蠍、惡蟲的咬傷毒性;或是男性過度勞累,女性月經閉塞不通,產婦胎盤無法排出,惡露逆流而引發的異常病症,瘀血引起的昏厥失智,以及外傷導致牙關緊閉、肌肉抽搐;或是因風寒侵襲,半身不遂,身體軟弱無力的症狀。連續服用幾粒,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遠離惡疾。

對於上述各種症狀,每次服用一粒,病情嚴重者可服用兩粒,服用時需用灰酒溶解後飲下。服藥三天內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瓜果、燒酒和易發作的食物。此外,該藥也可外敷於各種惡性腫瘡,使用時需將藥丸以清油磨碎,用鵝毛輕掃於患處,切勿讓藥物接觸到火源。

此方具有深奧的醫學道理和難以預測的療效,堪稱為神仙祕方。

5. 仙藥茶

六安茶(一斤),石菖蒲(二兩),鮮蘇葉(二兩),陳皮絲(二兩),鮮薑絲(二兩)

於五月五日午時共合一處,用水拌勻,入磁缸封貯,三日取出涼干,仍封於磁缸內存放。此藥專治四時令序皆有不正之氣,感冒風寒,停食積滯,胸膈飽滿,嘔吐噁心,頭眩頭痛,腹痛腰痠,憎寒壯熱,手足戰慄,咽嗌不利,百節痠痛,或口中發苦,鼻孔燥干,皆治之。

白話文:

【仙藥茶】

所需材料為:六安茶一斤、石菖蒲二兩、新鮮蘇葉二兩、陳皮絲二兩、新鮮薑絲二兩。

在農曆五月五日的中午,將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用清水拌勻後,放入磁製的容器中密封儲存。三天後取出,讓其自然風乾,再重新放回磁製容器中密封保存。

這款藥茶專門用於治療四季中因外邪侵襲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感冒風寒、消化不良、胸悶脹滿、噁心嘔吐、頭暈頭痛、腹痛腰痠、畏寒高燒、四肢顫抖、咽喉不適、全身痠痛,或是口中有苦味、鼻腔乾燥等症狀,均能獲得療效。

6. 七釐散

藏紅花(一兩五錢),三七(二兩),生軍(二兩),桃仁(一兩五錢),歸尾(一兩五錢),猴姜(一兩),乳香(二兩五錢),沒藥(一兩五錢),土鱉蟲(八錢),自然銅(四錢),血竭(二兩),兒茶(二兩),硃砂末(一兩),雄黃(一兩五錢),冰片(一錢),麝香(二錢)

共為細末。

此藥專治跌打損傷,墜車落馬,瘀血凝結,棒瘡疼痛難忍者,用此藥救之,無不神效。可服可敷,每服一錢,黃酒下,用燒酒調塗。

白話文:

【七釐散】

內容如下:藏紅花(約45克),三七(約60克),生軍(約60克),桃仁(約45克),當歸尾(約45克),猴姜(約30克),乳香(約75克),沒藥(約45克),土鱉蟲(約24克),自然銅(約12克),血竭(約60克),兒茶(約60克),硃砂粉(約30克),雄黃(約45克),冰片(約3克),麝香(約6克)。

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混合均勻。

此藥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從高處墜落導致的傷害,以及因瘀血凝結引起的疼痛,對於外傷造成的疼痛難忍有極佳療效。本藥既可內服亦可外敷,每次服用約3克,以黃酒送服,或以白酒調和後塗抹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