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

《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洗痔漏神方

番大馬(一條分為三節,每節用砂鍋熬透,洗三日,或洗九日)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以現代白話文翻譯過來是:「使用番大馬(這應該是一種藥材名稱)進行治療,將一條番大馬分為三節,每一節都需在砂鍋中熬煮至汁液完全釋出,然後用熬煮出來的藥水來清洗患部,這個過程需持續三天,或者更長一些,達到九天。」

2. 萬應麻黃散

馬前子(一兩),麻黃(一兩),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黃酒送下。見血乾上,青腫燒酒調上。

此散專治男婦老幼一切跌打損傷、刀傷、箭傷。傷筋動骨,輕者用燒酒調上患處,重者用無灰老酒沖服七八分,輕者五六分,外仍用燒白酒調搽。倘傷處血流不止,即將藥末乾摻,不必用燒酒調上。如服藥之後,心中作鬧,周身發熱木麻,乃藥力行動,不必驚慌,自有奇效。

若待兩三個時辰不見動靜,再服七八分。無論如何重之傷,自有起死回生之妙。但此散力量甚大,有微毒,每服不可過九分,(否)則為禍不少也。如傷久氣虛,即有自汗、盜汗、遺精等症,並有孕婦,均不可服,只可外上。並治一切無名腫毒,則用陳醋調上,屢見奇效。

白話文:

【萬應麻黃散】

配方成分包括:馬前子(一兩)、麻黃(一兩)、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將這些成分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一錢,用黃酒送服。如果傷口出血,直接撒上粉末;如果是青腫,用燒酒調和後塗抹。

這個散劑專門用於治療男女老少各種跌打損傷、刀傷、箭傷。對於骨折或肌肉拉傷,輕微的傷勢可用燒酒調和後塗在患處,嚴重的傷勢需用無灰老酒沖服約七到八分,輕傷則五到六分即可,外敷仍需用燒白酒調和。如果傷口血流不止,直接撒上藥粉,無需用燒酒調和。服用藥物後,如果感到心慌、全身發熱麻木,這是藥效正在發揮作用,不必驚慌,會有很好的療效。

如果兩個至三個小時後,仍未見效,可以再服用七到八分。無論多嚴重的傷,都有起死回生的奇效。但此散劑藥力強大,稍有毒性,每次服用不可超過九分,否則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如果受傷時間較長,導致氣虛,出現自汗、盜汗、遺精等症狀,或是孕婦,都不宜內服,只能外用。此外,還可用於治療各種無名腫毒,用陳醋調和後塗抹,效果顯著。

3. 上毒瘡藥

黃芩,黃柏,青粉,青黛,側柏葉(各一錢)

共為細末,加紅升丹、冰片。

此藥專治脾經濕熱發於頭面,常生小瘡毒如粟米大,破則黃水浸淫潰爛,痛癢無休。將此藥用小磨香油調敷。患處如有濃水浸淫,干搽上即自愈矣。

白話文:

【使用毒瘡藥物】

材料:黃芩、黃柏、青粉、青黛、側柏葉(每一種都取一錢)

製作方法: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粉末,再加入紅升丹和冰片。

適用症狀:這款藥物主要針對因脾臟濕熱引起,在頭部或臉部生成的小型毒瘡,形狀如粟米大小,一旦破裂就會流出黃色液體,導致周圍皮膚潰爛,並且會持續感到疼痛與瘙癢。使用時,將藥物以小磨香油調和後塗抹於患處。如果患處有大量黃水流出,直接將藥粉撒在上面,就能自動痊癒。

4. 藿香正氣丸

藿香(一兩二錢),廣陳皮(八錢),紫厚朴(八錢),半夏(八錢),於朮(八錢),白茯苓(八錢)苦桔梗(八錢),白芷(八錢),甘草(三錢)

共為細末,用棗、薑、大腹皮各八錢煎湯,疊丸如梧桐子大。

此丸專治四時不正之氣,感冒風寒,乍冷乍熱,頭疼噁心,口苦無味,不思飲食,咳嗽痰喘,夏月中暑,霍亂吐瀉,腹痛轉筋,四肢痠軟,小便赤,大便泄瀉,紅白痢疾,食水停滯,雨濕氣,山嵐瘴氣,及遠行不服水土。每服二三錢,薑湯送下。如中暑、轉筋霍亂,新汲水送下。

白話文:

【藿香正氣丸】

成分包括:藿香(約40克)、廣陳皮(約32克)、紫厚朴(約32克)、半夏(約32克)、於朮(約32克)、白茯苓(約32克)、苦桔梗(約32克)、白芷(約32克)、甘草(約12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再使用棗、薑、大腹皮各32克煎煮的湯汁來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狀。

這款藥丸主要針對因四季氣候異常導致的身體不適,例如風寒引起的感冒,忽冷忽熱的症狀,頭痛、噁心、口苦無味、食慾不振、咳嗽伴有喘息、夏天中暑、霍亂引發的嘔吐和腹瀉、腹部疼痛、四肢乏力、尿液偏紅、大便稀溏、紅白痢疾、食物或水分消化不良、潮濕環境導致的不適、山間霧氣或瘴氣的影響,以及長途旅行時因水土不服產生的症狀。每次服用量約8-12克,以薑湯吞服。若為中暑或霍亂導致的抽筋,則應以新鮮抽取的井水送服。

5. 參蘇理肺丸

蘇葉(五錢),乾葛(五錢),前胡(五錢),半夏(五錢),茯苓(七錢五分),陳皮(五錢),枳殼(五錢),桔梗(五錢),木香(二錢),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如冬月,用麻黃二兩煎湯為丸,如梧桐子大。

此丸專治肺經不清,一切痰喘咳嗽,不論四時感冒,傷寒傷風,發熱憎寒,頭疼無汗,鼻塞聲重,怕風畏寒,不思飲食等症,並皆治之。及經年舊病,咳嗽晝夜不安,春秋舉發,鼻流清涕,痰涎壅盛,四肢無力,身體困倦;或內傷外感,寒熱風邪,飢飽勞碌,損傷肺氣,多致咳嗽,此藥主之。每服二三錢。

如風寒咳嗽,淡薑湯送下,清茶亦可;久嗽不止,梨湯送下。忌勞碌、風寒、動火之物。

白話文:

這款藥丸名為「參蘇理肺丸」,其成分包括:紫蘇葉、乾葛、前胡、半夏、茯苓、陳皮、枳殼、桔梗、木香和甘草,各成分的份量不同。

這些成分需研磨成細粉,若在冬季製造,則另加入兩兩的麻黃,煮成濃湯後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藥丸。

這款藥丸主要治療肺部功能不佳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咳嗽、呼吸困難,無論是四季中的任何時候感冒、感受風寒,或是發燒、畏寒、頭痛、無汗、鼻塞、聲音沙啞、怕風、畏寒、食慾不振等,都能用此藥治療。對於長年舊疾,日夜咳嗽不停,春秋兩季特別容易發作,鼻涕清流、痰多、四肢乏力、身體疲倦;或者內傷外感,寒熱交加、風邪侵襲、過度勞累、飢餓飽脹,導致肺氣受損,引起咳嗽,這款藥丸都能有效治療。一般每次服用二至三錢。

若是因風寒引起的咳嗽,可以薑湯或清茶送服;若長期咳嗽不停,則以梨汁送服。服用期間應避免勞累、風寒、易上火的食物。

6. 犀角上清丸

犀牛角(一兩),桔梗(一兩),赤苓(一兩),大生地(一兩),牛蒡子(一兩),川芎(一兩),青黛(一兩),淨連翹(一兩二錢),條黃芩(一兩二錢),元參(一兩二錢),薄荷(一兩二錢),生甘草(一兩二錢)

共為細末,水疊為丸,如梧桐子大。

此丸專治心經火盛,三焦有熱,口舌生瘡,眼目赤腫,牙齒急痛,耳鳴作癢,鼻塞不通,咽喉不利,咳嗽痰實,躁煩不安,大便秘結,小便赤黃,一切火盛等症。每服一錢,壯實人一錢五分,食遠清茶送下。老弱者每服五六分。孕婦勿服。

白話文:

【犀角上清丸】

配方如下:犀牛角一兩,桔梗一兩,赤苓一兩,大生地一兩,牛蒡子一兩,川芎一兩,青黛一兩,淨連翹一兩二錢,條黃芩一兩二錢,元參一兩二錢,薄荷一兩二錢,生甘草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水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

此丸專門用於治療因心臟過度火熱所導致的各種病症,包括三焦熱症,口腔內生瘡,眼睛紅腫,牙齒劇痛,耳鳴癢感,鼻塞不暢,咽喉疼痛,咳嗽且痰多,情緒煩躁不安,大便乾結,小便色黃,以及所有由火氣旺盛引起的病徵。一般每次服用一錢,體質健壯的人可服用一錢五分,應在飯後以清淡的茶水吞服。對於年老體弱者,則建議每次只服用五六分。孕婦請勿服用。

7. 清肺抑火丸

黃芩(二兩),廣陳皮(二兩),前胡(二兩),苦桔梗(二兩),知母(兩半),蜜桑皮(二兩),麥冬(一兩半),天花粉(一兩半),元參(一兩),雲茯苓(一兩半),枳殼(一兩),乾葛根(一兩半),梔子(一兩,炒),生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

此藥專治肺氣不清,上焦邪熱,咽喉腫痛,及牙齒疼痛,身熱聲啞,胸膈作痛,鼻衄出血,痰壅嘔吐,鼻孔生瘡,面紅酒刺,咳嗽痰實等症,並皆治之。每服一錢或七八分,食遠、臨臥清茶送下。常服清三焦之火,理胸膈之痰,奪造化有通塞之功,調陰陽有補瀉之妙。

白話文:

這款藥物名為「清肺抑火丸」,配方如下:黃芩、廣陳皮、前胡、苦桔梗各二兩,知母兩半,蜜桑皮二兩,麥冬、天花粉各一兩半,元參一兩,雲茯苓一兩半,枳殼、乾葛根各一兩半,梔子一兩(炒過),生甘草一兩。所有藥材磨成細粉後,用水搓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

此藥專門用於治療肺部功能不佳導致的上呼吸道熱症,例如咽喉腫痛、牙齒疼痛、身體發熱、聲音嘶啞、胸口疼痛、鼻血、痰多嘔吐、鼻腔潰瘍、臉色潮紅、酒糟鼻、咳嗽及有大量痰等症狀,皆能有效改善。每次服用量為一錢或七八分,應在飯後一段時間或睡前,以清茶吞服。

長期服用此藥,可清除人體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的火氣,調理胸膈間的痰液,具有疏通與調節的功效,對陰陽失調亦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兼有補益和瀉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