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

《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洗痔漏神方

番大馬(一條分為三節,每節用砂鍋熬透,洗三日,或洗九日)

2. 萬應麻黃散

馬前子(一兩),麻黃(一兩),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黃酒送下。見血乾上,青腫燒酒調上。

此散專治男婦老幼一切跌打損傷、刀傷、箭傷。傷筋動骨,輕者用燒酒調上患處,重者用無灰老酒沖服七八分,輕者五六分,外仍用燒白酒調搽。倘傷處血流不止,即將藥末乾摻,不必用燒酒調上。如服藥之後,心中作鬧,周身發熱木麻,乃藥力行動,不必驚慌,自有奇效。

白話文:

取馬前子、麻黃、乳香、沒藥各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黃酒送服。傷口流血時,撒上藥粉即可,青腫處則用燒酒調敷。此散方專治男女老幼一切跌打損傷、刀傷、箭傷。傷筋動骨,輕者用燒酒調敷患處,重者用無灰老酒沖服,份量依病情輕重而定,外用燒白酒調搽。若傷口血流不止,直接將藥粉撒在傷口上即可,不用燒酒調敷。服用藥物後,若出現心煩意亂、周身發熱麻木,這是藥效發揮的正常現象,不必驚慌,藥效奇佳。

若待兩三個時辰不見動靜,再服七八分。無論如何重之傷,自有起死回生之妙。但此散力量甚大,有微毒,每服不可過九分,(否)則為禍不少也。如傷久氣虛,即有自汗、盜汗、遺精等症,並有孕婦,均不可服,只可外上。並治一切無名腫毒,則用陳醋調上,屢見奇效。

白話文:

如果服藥後兩三個時辰沒有反應,再服用七八分。無論傷勢多麼嚴重,都能起死回生。但此散藥藥力強勁,帶有微毒,每次服用不可超過九分,否則會帶來不少禍患。如果傷勢久拖導致氣虛,出現自汗、盜汗、遺精等症狀,以及懷孕婦女,均不可內服,只能外敷。此藥還能治療一切無名腫毒,用陳醋調和後外敷,屢見奇效。

3. 上毒瘡藥

黃芩,黃柏,青粉,青黛,側柏葉(各一錢)

共為細末,加紅升丹、冰片。

此藥專治脾經濕熱發於頭面,常生小瘡毒如粟米大,破則黃水浸淫潰爛,痛癢無休。將此藥用小磨香油調敷。患處如有濃水浸淫,干搽上即自愈矣。

白話文:

取黃芩、黃柏、青粉、青黛、側柏葉各一錢,磨成細末,再加入紅升丹、冰片。此藥專治脾經濕熱引起的頭面部小瘡毒,這些瘡毒像粟米般大小,破裂後會流出黃水,導致潰爛、疼痛和瘙癢。將藥末用香油調和後敷於患處,如有濃水浸淫,只需擦上藥粉,便可自行痊癒。

4. 藿香正氣丸

藿香(一兩二錢),廣陳皮(八錢),紫厚朴(八錢),半夏(八錢),於朮(八錢),白茯苓(八錢)苦桔梗(八錢),白芷(八錢),甘草(三錢)

共為細末,用棗、薑、大腹皮各八錢煎湯,疊丸如梧桐子大。

此丸專治四時不正之氣,感冒風寒,乍冷乍熱,頭疼噁心,口苦無味,不思飲食,咳嗽痰喘,夏月中暑,霍亂吐瀉,腹痛轉筋,四肢痠軟,小便赤,大便泄瀉,紅白痢疾,食水停滯,雨濕氣,山嵐瘴氣,及遠行不服水土。每服二三錢,薑湯送下。如中暑、轉筋霍亂,新汲水送下。

白話文:

【材料】:

  • 藿香:二兩
  • 廣陳皮:八錢
  • 紫厚朴:八錢
  • 半夏:八錢
  • 於術:八錢
  • 白茯苓:八錢
  • 苦桔梗:八錢
  • 白芷:八錢
  • 甘草:三錢

【製作方式】: 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接著使用八錢的棗、薑和大腹皮一起煎湯,然後將這些細粉與湯汁混合,製成大小類似梧桐子的丸狀。

【用途】: 這款丸劑專門用於調理四季中的異常氣候,針對風寒感冒、忽冷忽熱、頭痛、噁心、口苦無味、不想進食、咳嗽、痰喘、夏季中暑、霍亂吐瀉、腹痛、轉筋、四肢酸軟、小便赤色、大便洩瀉、紅白痢疾、飲食水滯、雨濕氣、山嵐瘴氣,以及遠行後不適於當地水土等情況。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約二至三錢,用薑湯送服。對於中暑、轉筋霍亂的情況,則可使用新汲的清水送服。

請注意,這是一個古老的中藥配方,其效果和副作用可能因人而異。在使用前,建議先諮詢有資格的中醫師或醫療專業人員,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5. 參蘇理肺丸

蘇葉(五錢),乾葛(五錢),前胡(五錢),半夏(五錢),茯苓(七錢五分),陳皮(五錢),枳殼(五錢),桔梗(五錢),木香(二錢),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如冬月,用麻黃二兩煎湯為丸,如梧桐子大。

此丸專治肺經不清,一切痰喘咳嗽,不論四時感冒,傷寒傷風,發熱憎寒,頭疼無汗,鼻塞聲重,怕風畏寒,不思飲食等症,並皆治之。及經年舊病,咳嗽晝夜不安,春秋舉發,鼻流清涕,痰涎壅盛,四肢無力,身體困倦;或內傷外感,寒熱風邪,飢飽勞碌,損傷肺氣,多致咳嗽,此藥主之。每服二三錢。

如風寒咳嗽,淡薑湯送下,清茶亦可;久嗽不止,梨湯送下。忌勞碌、風寒、動火之物。

白話文:

將蘇葉、乾葛、前胡、半夏、茯苓、陳皮、枳殼、桔梗、木香、甘草等藥材研磨成細粉。冬季服用時,可以用麻黃煎湯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此丸專治肺經不清引起的各種痰喘咳嗽,無論是四季感冒、傷寒傷風、發熱畏寒、頭疼無汗、鼻塞聲重、怕風畏寒、不思飲食等症,都能治療。對於多年舊病,咳嗽晝夜不停,春秋季節加重,鼻流清涕,痰涎壅盛,四肢無力,身體困倦;或者內傷外感、寒熱風邪、飢飽勞碌損傷肺氣導致的咳嗽,此藥也能治療。每次服用二三錢。

風寒咳嗽時,可以用淡薑湯或清茶送服;久咳不止時,可以用梨湯送服。忌勞碌、風寒、動火之物。

6. 犀角上清丸

犀牛角(一兩),桔梗(一兩),赤苓(一兩),大生地(一兩),牛蒡子(一兩),川芎(一兩),青黛(一兩),淨連翹(一兩二錢),條黃芩(一兩二錢),元參(一兩二錢),薄荷(一兩二錢),生甘草(一兩二錢)

共為細末,水疊為丸,如梧桐子大。

此丸專治心經火盛,三焦有熱,口舌生瘡,眼目赤腫,牙齒急痛,耳鳴作癢,鼻塞不通,咽喉不利,咳嗽痰實,躁煩不安,大便秘結,小便赤黃,一切火盛等症。每服一錢,壯實人一錢五分,食遠清茶送下。老弱者每服五六分。孕婦勿服。

白話文:

將犀牛角、桔梗、赤苓、生地、牛蒡子、川芎、青黛、連翹、黃芩、元參、薄荷、甘草等藥材各取一兩或一兩二錢,研磨成細粉,用清水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此丸專門治療心經火盛、三焦有熱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包括口舌生瘡、眼目赤腫、牙齒急痛、耳鳴作癢、鼻塞不通、咽喉不利、咳嗽痰實、躁煩不安、大便秘結、小便赤黃等。每次服用一錢,體質壯實者可服用一錢五分,飯後用清茶送服。體弱者每次服用五六分。孕婦忌服。

7. 清肺抑火丸

黃芩(二兩),廣陳皮(二兩),前胡(二兩),苦桔梗(二兩),知母(兩半),蜜桑皮(二兩),麥冬(一兩半),天花粉(一兩半),元參(一兩),雲茯苓(一兩半),枳殼(一兩),乾葛根(一兩半),梔子(一兩,炒),生甘草(一兩)

白話文:

黃芩(二兩),廣陳皮(二兩),前胡(二兩),苦桔梗(二兩),知母(兩半),蜜桑皮(二兩),麥冬(一兩半),天花粉(一兩半),元參(一兩),雲茯苓(一兩半),枳殼(一兩),乾葛根(一兩半),梔子(一兩,炒),生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

此藥專治肺氣不清,上焦邪熱,咽喉腫痛,及牙齒疼痛,身熱聲啞,胸膈作痛,鼻衄出血,痰壅嘔吐,鼻孔生瘡,面紅酒刺,咳嗽痰實等症,並皆治之。每服一錢或七八分,食遠、臨臥清茶送下。常服清三焦之火,理胸膈之痰,奪造化有通塞之功,調陰陽有補瀉之妙。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清水調和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

此藥專門治療肺氣不清、上焦邪熱、咽喉腫痛、牙齒疼痛、發燒失聲、胸膈疼痛、鼻出血、痰多嘔吐、鼻孔長瘡、臉紅發熱、咳嗽痰多等症,都能有效治療。每次服用一錢或七八分,飯後或睡前用清茶送服。長期服用能清三焦之火,理胸膈之痰,有通塞之效,能調和陰陽,達到補瀉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