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八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24)

1. 治氣勞諸方

夫氣勞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和。喜怒無恆。勞逸過度。之所致也。是以百病之由。皆生於氣。故怒則氣逆。思則氣留。悲則氣澀。憂則氣亂。若邪氣積蓄在於臟腑。則使真邪相搏。血否澀。肌肉不榮。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心腹多氣。飲食不消。日久不痊。漸至羸瘦。故名氣勞也。

治氣勞。心胸不利。腹中多氣。少思飲食。四肢無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前胡(一兩去蘆頭),白朮(半兩),丁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半兩),當歸(半兩),檳榔(半兩),赤茯苓(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治氣勞羸瘦。膈脅痞堅。臍下冷疼。不欲飲食。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香(半兩),京三稜(三分炮銼),芎藭(半兩),桂心(半兩),白朮(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柴胡(一兩去苗),訶黎勒(三分煨用皮),高良薑〔二(三)分銼〕,當歸(半兩),檳榔(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脾胃久弱。嘔逆不納飲食。四肢羸瘦。漸加乏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白朮(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枇杷葉(半兩去毛炙微黃),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柴胡(一兩去苗),白茯苓(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勞。心腹冷痛。吃食減少。四肢羸弱。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三分),白朮(一兩),黃耆(三分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草豆蔻(三分去皮),桂心(半兩),蓬莪朮(三分),當歸(三分),木香(半兩),芎藭(半兩),柴胡(一兩去苗),牛膝(三分去苗),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研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對「氣勞」的定義與多種治療方式。氣勞是由臟腑虛弱、陰陽失調、情緒起伏不定、勞逸失度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它認為所有疾病的根本都源於氣的不調,不同的情緒會影響氣的流動,進而影響健康。如果邪氣在臟腑中積聚,會造成真氣與邪氣的衝突,血行不暢,肌肉無法得到足夠的養分,導致面色蒼黃、四肢無力、腹部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長此以往會使人體逐漸消瘦,這就是所謂的「氣勞」。

接下來介紹了多種治療氣勞的方劑:

  1. 木香散:適用於心胸不順、腹部脹氣、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的情況。成分包括木香、訶黎勒、前胡、白朮、丁香等人參、厚朴、陳橘皮、鱉甲、枳殼、桂心、當歸、檳榔、赤茯苓、甘草。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定量,用水煎煮,加入生薑和棗子,去渣後溫熱飲用,需避免食用莧菜。

  2. 桃仁散:針對氣勞導致的消瘦、腹部硬塊、肚臍下方冷痛、食慾下降的情況。成分有桃仁、吳茱萸、木香、京三稜、芎藭、桂心、白朮、青橘皮、柴胡、訶黎勒、高良薑、當歸、檳榔、赤芍藥、甘草。使用方法類似木香散。

  3. 丁香散:適用於氣勞引起的脾胃虛弱、噁心、飲食減少、消瘦、乏力加重的情況。成分包括丁香、半夏、白朮、前胡、桂心、人參、枇杷葉、厚朴、柴胡、白茯苓、陳橘皮、訶黎勒、甘草。使用方法同上。

  4. 蓽澄茄散:針對心腹冷痛、食慾減退、四肢虛弱的情況。成分有蓽澄茄、白朮、黃耆、附子、草豆蔻、桂心、蓬莪朮、當歸、木香、芎藭、柴胡、牛膝、吳茱萸、甘草。使用方法相同。

  5. 三稜散:適用於氣勞導致的心腹積聚、胸部悶脹、四肢消瘦、站立困難的情況。成分有京三稜、木香、鱉甲、當歸、陳橘皮、赤芍藥、川大黃、桔梗、桂心、檳榔、柴胡、乾薑、訶黎勒、防葵、白朮。使用方法同樣。

  6. 沉香散:適用於心腹滿悶、身體消瘦、腳膝輕微腫脹、無法進食的情況。成分有沉香、紫蘇子、赤茯苓、木香、訶黎勒、柴胡、鱉甲、陳橘皮、桂心、白朮、檳榔。使用方法一致。

  7. 訶黎勒散:針對氣勞導致的消瘦、四肢疼痛、心腹悶脹、食慾不佳的情況。成分有訶黎勒、鱉甲、防葵、柴胡、陳橘皮、木香、赤茯苓、桔梗、桂心、白朮、赤芍藥、檳榔。使用方法相似。

  8. 陳橘皮丸:適用於氣勞導致的脾胃虛弱、飲食消化不良、四肢消瘦的情況。成分有陳橘皮、厚朴、神麯、木香、檳榔、人參、桂心、柴胡、白朮、訶黎勒、白豆蔻、高良薑、白茯苓、沉香、枳實。製備方法是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隨時可以服用。

  9. 蓽茇丸:適用於氣勞導致的大腸偶爾瀉痢、食慾不佳、四肢冰冷、面色青黃的情況。成分有蓽茇、白朮、肉豆蔻、丁香、訶黎勒、附子、桂心、胡椒、乾薑、厚朴、陳橘皮、木香。製備方法同陳橘皮丸。

  10. 前胡丸:針對氣勞導致的心胸阻塞、吞嚥困難、消瘦的情況。成分有前胡、木香、枳實、陳橘皮、鱉甲、訶黎勒、桂心、檳榔、半夏、桃仁、赤茯苓。製備方法同樣。 以上方劑均需按照指示使用,且需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如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