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 (8)
卷第二 (8)
1. 蟲魚中部
伏翼(莧實雲實為使),蝟皮(得酒良畏桔梗麥門冬),蜥(音錫)蜴(音亦)(惡硫黃斑蝥蕪荑),露蜂房(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䗪(音柘)蟲(畏皂莢菖蒲),蠐螬(蜚蠊為使惡附子),鱉甲惡礬石,䰿(音駞),魚甲(蜀漆為使畏狗膽甘遂芫花),烏賊魚骨(惡白蘞白芨),蟹(殺莨菪毒漆毒),天鼠糞(惡白蘞白薇)
白話文:
蝙蝠(以莧實、雲實為輔助藥),刺蝟皮(用酒泡製效果好,忌桔梗、麥門冬),蜥蜴(忌硫磺、斑蝥、蕪荑),蜂巢(忌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蠊蟲(忌皂莢、菖蒲),蠐螬(以蜚蠊為輔助藥,忌附子),鱉甲忌礬石,鮀魚甲,魚甲(以蜀漆為輔助藥,忌狗膽、甘遂、芫花),烏賊魚骨(忌白蘞、白芨),螃蟹(可以解莨菪毒、漆毒),天鼠糞(忌白蘞、白薇)。
2. 蟲魚下部
蛇蛻(音稅)(惡磁石及酒),蜣螂(畏羊角石膏),斑蝥(馬刀為使畏巴豆丹參空青惡膚青)地膽(惡甘草),馬刀(得水良)
白話文:
蛇蛻(音同「稅」),害怕磁石和酒;蜣螂,害怕羊角、石膏;斑蝥,以馬刀為藥引,害怕巴豆、丹參、空青,討厭膚青;地膽,討厭甘草;馬刀,沾水效果好。
3. 果上部
大棗(殺烏頭毒)
白話文:
大棗(可以解除烏頭的毒性)。
4. 果下部
杏仁(得火良惡黃耆黃芩葛根解錫胡粉毒畏蓑草)
白話文:
杏仁(用火處理過品質會比較好,與黃耆、黃芩、葛根一起使用可以解錫和胡粉的毒性,但畏懼蓑草。)
5. 菜上部
冬葵子(黃芩為使)
白話文:
冬葵子(通常會搭配黃芩一起使用)
6. 菜中部
蔥實(解藜蘆毒)
白話文:
蔥的種子(可以解藜蘆的毒)。
7. 米上部
麻蕡麻子(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白話文:
麻蕡、麻子(畏懼牡蠣、白薇,厭惡茯苓)。
8. 米中部
大豆及黃卷(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殺烏頭毒),大麥(食蜜為使)
上一百九十九種。有相制使。其餘皆無。故不備錄。
白話文:
大豆和黃卷(這兩種藥材如果跟五參、龍膽、前胡、烏喙、杏仁、牡蠣一起使用,會很好地化解烏頭的毒性),大麥(食用時加入蜂蜜做為輔助藥引)。
以上總共提到一百九十九種藥材。有些藥材之間有互相制約和輔助的作用。其他沒有提到的藥材就沒有這些關係了,所以這裡就不一一記錄了。
9. 藥相反
烏頭。反半夏栝蔞貝母白蘞。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藜蘆。反五參細辛芍藥。
白話文:
烏頭這種藥材,不能和半夏、栝蔞、貝母、白蘞這幾種藥材一起使用。
甘草這種藥材,不能和大戟、芫花、甘遂、海藻這幾種藥材一起使用。
藜蘆這種藥材,不能和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這幾種藥材一起使用。
10. 服諸藥忌
有術勿食桃李。反雀肉胡荽大蒜青魚鮓等。
有藜蘆勿食貍肉。
有巴豆。勿食蘆筍及野豬肉。
有黃連桔梗。勿食豬肉。
有地黃。勿食蕪荑。
有半夏菖蒲。勿食飴糖羊肉。
有細辛。勿食生菜。
有甘草。勿食菘菜。
有牡丹。勿食生胡荽。
有商陸。勿食犬肉。
有恆山。勿食生蔥生菜。
有空青硃砂。勿食生血物。
有茯苓。勿食醋物。
有鱉甲。勿食莧菜。
有天門冬。勿食鯉魚。
服藥。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雜生菜。又不可食諸滑物果實等。又不可多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膾腥燥等物。
白話文:
服用藥物時的禁忌:
如果藥方中有蒼朮,就不要吃桃子和李子。另外要避免吃麻雀肉、香菜、大蒜、青魚和醃製魚等食物。
如果藥方中有藜蘆,就不要吃狸肉。
如果藥方中有巴豆,就不要吃蘆筍和野豬肉。
如果藥方中有黃連或桔梗,就不要吃豬肉。
如果藥方中有地黃,就不要吃蕪荑。
如果藥方中有半夏或菖蒲,就不要吃麥芽糖和羊肉。
如果藥方中有細辛,就不要吃生菜。
如果藥方中有甘草,就不要吃菘菜。
如果藥方中有牡丹,就不要吃生的香菜。
如果藥方中有商陸,就不要吃狗肉。
如果藥方中有恆山,就不要吃生蔥和生菜。
如果藥方中有空青或硃砂,就不要吃生的血類食物。
如果藥方中有茯苓,就不要吃醋醃製的食物。
如果藥方中有鱉甲,就不要吃莧菜。
如果藥方中有天門冬,就不要吃鯉魚。
服藥期間,不宜多吃生香菜、大蒜和各種生菜。另外,也不宜吃各種滑膩的食物和水果等。還有,不要多吃肥豬肉、狗肉、油膩的濃湯、魚膾以及腥燥等食物。
11. 肝臟用藥
蕤仁(溫微寒),空青(大寒),石膽(寒),決明子(平微寒),青葙子(微寒),曾青(小寒)升麻(平微寒),龍腦(平微寒),玄參(微寒),梔子(寒大寒),枸杞子(微寒),龍膽(寒大寒),苦參(寒),車前子(寒),菊花(平),礜石(大熱生溫熟熱),烏賊魚骨(微溫),兔肝(寒平),酸棗仁(平),秦椒(生溫熟寒),黃連(寒微寒),蔓菁子(溫),竹瀝(大寒),熊膽(寒),青羊肝(溫),阿膠(平微溫),細辛(溫),青石脂(平)
白話文:
[肝臟用藥]
蕤仁(性微溫偏涼),空青(性極寒),石膽(性寒),決明子(性平微涼),青葙子(性微涼),曾青(性微寒),升麻(性平微涼),龍腦(性平微涼),玄參(性微寒),梔子(性寒極寒),枸杞子(性微涼),龍膽(性寒極寒),苦參(性寒),車前子(性寒),菊花(性平),礜石(性極熱,生用偏溫,熟用偏熱),烏賊魚骨(性微溫),兔肝(性寒性平),酸棗仁(性平),秦椒(生用性溫,熟用性寒),黃連(性寒微寒),蔓菁子(性溫),竹瀝(性極寒),熊膽(性寒),青羊肝(性溫),阿膠(性平微溫),細辛(性溫),青石脂(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