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八 (1)
卷第九十八 (1)
1. 卷第九十八
2. 補益方序
夫人稟中和氣。生二儀間。處寒暑四時之宜。法陰陽五行之度。莫不精氣內調。形神外融。保其根則表裡豐盈。失其源則邪䘌浸蕩。是則萬靈之要。所全者形。一身之先。所存者氣。形全則群動莫能犯。氣存則眾妙由是臻。乃知人之於身。貴哉大矣。若能清虛靜泰。少私寡慾。
外不勞形。內無損志。恬澹是務。動靜隨宜。保氣全神。深根固蒂。悟厚味之損性。知一過之害生。愛憎不感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惑。而體氣和平。故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也。苟或背其至理。徇彼囂情。耳聆繁潰之聲。目亂玄黃之色。思慮役其智。嗜欲亂其真。既不能御氣以全身。
又不能餌藥而延壽。欲期膠固長世。綿歷永年。不可得也。是以善攝生者。與寢有度。則天閼莫得時遷。昧養命者。丁壯是憑。謂修短必以分定。斯乃惑反觀之理。而何明固抱之言。自取其亡。良可為嘆。設使齒髮云耄。體力漸衰,如能固性命之基。餌補益之藥。即何異江河欲竭。
引別派以還流。燈燭將殘。假他油而更朗。固有益矣。誠宜勉歟。今所纂諸方。補其眾疾。莫不品藥之性。去病之源。續筋骨之衰盈。治血脈之枯朽。君臣合度。功效可憑。儻志服以唯勤。則上壽而何損。凡曰修養。無或忽焉。
白話文:
補益方序
人體秉承天地間的中和之氣而生,處於寒暑四季的變化之中,遵循陰陽五行之理,精氣內調,形神外合,就能保持身體的根本,使內外充盈。若失去根本,邪氣就會侵襲。因此,人的根本在於形與氣,形體完整,則外邪難以侵犯;氣血充盈,則萬事都能順利達成。人要珍重自己的身體,做到清心寡慾,保持身心安寧,不勞累身體,不損傷意志,以恬淡為務,動靜合宜,保全精氣神,使根基穩固。要懂得過度飲食損害身心,明白縱慾傷身,不為外物所左右,心境平和,則形神合一,內外調和。
如果違背這些道理,沉迷於聲色犬馬,思慮過度,縱慾無度,既不能憑藉自身的精氣來保養身體,也不能藉助藥物來延年益壽,想要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所以,善於保養身體的人,懂得合理作息,則天年不會提前衰老;不懂得保養身體的人,只依靠年富力強,認為壽命長短是命中註定,這是糊塗的。他們不思悔改,最終走向衰亡,令人惋惜。
即使年老體衰,如果能保養性命根本,服用補益藥物,就像江河將要乾涸時引入支流使其水流充盈,或燈燭將要熄滅時添加油脂使其更加明亮一樣,都是有益的。因此,應該努力保養身體。現在所編撰的這些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疾病,藥材的特性和療效都經過考證,可以補益筋骨,治療血脈衰敗。藥方君臣配伍得當,療效可靠。只要認真服用,就能延年益壽,沒有損害。總之,養生修煉,不可忽視。
3. 硃砂丸
治百病。利五臟。安魂定魄。養心益氣。悅澤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長肌肉。補丹田。聰明耳目。功力甚多。法制硃砂丸方。
辰錦砂(一十兩)
上用白沙蜜一十斤。煉令去盡白沫。用長項瓷甕子一枚。貯上件蜜。其硃砂用夾生絹袋子盛。以線系懸於密甕子內。去底二寸以來。用三五重油單子。封系甕子口。後於靜室內泥灶一所。灶上安一深大釜。又用新磚一口。安在釜內。以襯甕子底。更用新磚一口。壓甕子口。須用東流河水。
以文火晝夜不停。煮七復時。傍邊別泥一口小鍋子。別煎水。亦不住火。常令水熱。候藥釜內水耗。則旋旋添此熱水。長令甕子水及七分以來。前之煮七復時訖。候灶自冷。將此硃砂淨洗令乾。研三複時。用糯米飯和丸。如黃米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五丸。或三丸。不論老小。
並宜服之。煮煉藥時。忌婦人雞犬見之。此藥神功神效。不可量也。忌鹽水羊血。
治百病。安五臟。堅筋骨。駐顏容。久服聰耳明目。卻老延年。充益肌膚。能耐寒暑。丹砂丸方。
辰錦州上色硃砂(十兩作小塊子者),春蜜(三升),秋蜜(三升)
上件藥。用大竹一截。可三尺來。去卻青皮一重。留底節。將砂入筒內。投蜜漬之。坐竹筒安大鼎內。架定。用水煮竹筒。以炭火慢煮。日夜專看伺之。蜜耗旋添蜜。自五月五日午時。日夜煮至七月七日。住取出。用暖水浴過。入一絳紗袋子。懸於一通油瓷瓶內。勿令著底。
及四邊。以繩子系口。懸於一淨井內。去水面五寸以來。不用汲著水。七日七夜滿。取出。將砂於乳缽內研一千遍。建一高臺。置乳缽於臺上。朝太陽氣。用紗籠罩卻。免鳥雀糞。夜即朝太陰氣。遇雨即收卻。每日研一千遍。後即於臺上置。至九月九日即止。用青州棗瓤和丸。
如綠豆大。於瓷器中盛。每日空心面東。置一丸於舌上。以自然津液咽之。忌羊血鹹水。
治風鎮心闢驚。除邪。久服悅澤顏色。充益肌膚。返老輕身。延年益氣。其功不可備述。含化丹砂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馬牙硝(一兩),硝石(半兩)
上件藥。同研如面。入一小瓷瓶子中盛。以油蠟紙三重。固濟瓶口。重湯中煮。常令如魚眼沸。水耗即添熱水。至夜亦如白日。不得歇火。三七日滿。開瓶子。其二硝。並在瓶子四面。收取。治熱毒風。及鎮心神。任服也。其硃砂在瓶中心。取出細研。盒子中盛。固濟養之。
一日便以一斤火煅之。令通赤。候冷開取之。細研。每一兩砂。煮棗肉和丸。作三百六十丸。每日含化一丸。咽津。如要多合。但依分兩酌度為妙也。忌羊血鹹水。
白話文:
硃砂丸
第一個方子:治百病,益五臟,安魂定魄,養心益氣,使面色紅潤光澤。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增強肌肉,補益丹田,使耳目聰明。功效甚多。
製作方法:取辰砂十兩,用十斤白沙蜜煉製,去除所有白沫。用一個長頸瓷甕盛放蜂蜜,將硃砂用夾生絹袋盛好,用線繫住懸掛在蜂蜜甕中,距離甕底二寸。用三五層油紙封好甕口。在靜室內砌一個泥灶,灶上放一個深大的釜,釜內放一塊新磚墊在甕底,再用一塊新磚壓在甕口。用東流水,以文火晝夜不停地煮七天七夜。另用小鍋煎水,火也不停,隨時保持水溫,當釜內水減少時,就隨時添加熱水,使甕內水位保持七分滿。七天七夜後,待灶冷卻,將硃砂取出洗淨曬乾,研磨三次,用糯米飯和成黃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日空腹用溫酒送服五丸或三丸,老少皆宜。煉藥時忌諱婦女、雞犬靠近。此藥神效,不可思議,忌食鹽水和羊血。
第二個方子:治百病,安五臟,強筋骨,駐顏容。長期服用,可使耳目聰明,延緩衰老,益壽延年,滋養肌膚,耐寒暑。
製作方法:取辰錦州上等硃砂十兩(製成小塊),春蜜三升,秋蜜三升。將硃砂放入長約三尺,去皮(保留底節)的大竹筒內,加入蜂蜜浸泡。將竹筒放入大鼎內,架好,加水煮竹筒,用炭火慢煮。晝夜照看,蜂蜜減少就添加。從五月初五中午開始煮,一直煮到七月初七。取出後,用溫水清洗,放入絳紗袋中,懸掛在一個塗油的瓷瓶內,不要接觸瓶底和瓶壁,用繩子繫好瓶口,懸掛在乾淨的井水中,距離水面五寸,不要讓水浸到。七天七夜後取出,將硃砂在乳缽中研磨一千遍。建一個高臺,將乳缽放在臺上,白天朝向太陽,用紗布罩住,以免鳥雀糞便污染;晚上朝向太陰;下雨就收起來。每天研磨一千遍,放在臺上,直到九月初九。用青州棗瓤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盛放在瓷器中。每日空腹面朝東,將一丸放在舌上,用唾液嚥下。忌食羊血和鹹水。
第三個方子:治風鎮心悸,驚恐,去除邪氣。長期服用,面色紅潤光澤,滋養肌膚,返老還童,延年益壽,強身健體,功效不可勝數。
製作方法:取硃砂一兩(研磨細緻,水飛過),馬牙硝一兩,硝石半兩。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放入小瓷瓶中,用油蠟紙三層封好瓶口,放入熱水中煮,保持像魚眼一樣沸騰,水減少就添加熱水,夜間也像白天一樣,不能停火,持續三七天。打開瓶子,硝石在瓶壁四周,收取治熱毒風,鎮靜心神,可隨意服用。瓶中心的硃砂取出研磨細緻,盛放在盒子中,妥善保管。用一斤火煅燒,燒至通紅,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每兩硃砂,用煮熟的棗肉和成三百六十丸。每日含化一丸,嚥下唾液。如果需要製作更多,依比例酌情增加即可。忌食羊血和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