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三 (15)
卷第九十三 (15)
1. 治小兒久赤白痢諸方
又方。
鹿角屑(一分),蕪荑仁(一分微炒),附子(一分炮去皮臍),赤石脂(半兩),黃連(一分去須微炒),地榆(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治小兒久赤白痢。肌體羸。四肢煩熱。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麝香(一錢),雄黃〔一錢(分)〕,硫黃〔一錢(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湯浸蒸餅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新汲水下二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長期紅痢白痢的各種藥方
- 又一方:
鹿角屑(少量)、蕪荑仁(少量,稍微炒過)、附子(少量,炮製後去除皮和臍)、赤石脂(半兩)、黃連(少量,去除鬚根稍微炒過)、地榆(少量)
將以上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丸,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用粥湯送服五丸,一天三到四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可以臨時調整用量。
- 治療小兒長期紅痢白痢,導致身體虛弱,四肢煩躁發熱的硃砂丸藥方:
硃砂(半兩)、巴豆(七枚,去除皮和心,研磨後用紙包起來壓去油脂)、麝香(一錢)、雄黃(一錢)、硫黃(一錢)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湯泡過的蒸餅調和成藥丸,像黍米那麼大。每次服用,用剛打來的新鮮水送服二丸,一天三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可以調整用量。
2. 治小兒洞泄下痢諸方
夫小兒春傷於風冷。則夏為洞泄。小兒多因春時。解脫衣服。為風冷所傷。藏在肌肉。脾主肌肉故也。至夏因飲食居處不調。又被風冷入於腸胃。先後重沓。為風邪所乘。則為痢也。其冷氣盛。痢甚則為洞泄。洞泄不止。則為注下痢也。
治小兒脾胃氣不和。洞泄。下痢不止。羸瘦。食少厚朴散方。
厚朴(一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一分去蘆頭),訶黎勒(一分煨用皮),肉莖谷(一枚去殼),白朮(一分),乾薑(半分炮裂銼),黃連(一分去須微炒),地榆(一分微炙銼),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洞泄。下痢不止。漸至羸困。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黃丹,定粉,白礬(各一兩研)
上件藥。以新瓷瓶盛。用紙筋泥固濟。以文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入龍骨末一兩。同研令細。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冷熱不調。時有洞泄。下痢不止。龍骨丸方。
龍骨(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白石脂(半兩),白礬(半兩燒令汁盡),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洞泄下痢。羸困。三聖散方。
地榆(半兩微炙銼),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又方。
沒石子(半兩微煨),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治小兒洞泄下痢不瘥。乳食全少。宜服如聖散方。
鹿茸(半兩去毛塗酥炙微黃),黃連(三分去須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
楮樹葉(半兩),訶黎勒(一分煨用皮),橡實(七枚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
羊脛骨(一兩燒灰),鹿角(一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治小兒洞泄。下痢不止。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銼微炒),女萎(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水化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
上以木菰葉。搗絞汁。時時與兒飲之瘥。
又方。
酸石榴皮(燒灰)
上細研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小兒春季受風寒侵襲,夏季則會腹瀉。多因春季脫衣著涼,風寒侵入肌肉,脾臟主肌肉,故如此。夏季因飲食起居不調,又受風寒侵犯腸胃,反复發作,風邪乘虛而入,則成痢疾。寒邪盛則瀉痢嚴重,成為持續性腹瀉,若持續不止,則為嚴重的下痢。
治療小兒脾胃氣虛不和,腹瀉不止,消瘦,食慾不振,可用厚朴散:
厚朴(一分,去粗皮,塗薑汁炙至香熟)、人參(一分,去蘆頭)、訶黎勒(一分,煨熟去皮)、肉豆蔻(一枚,去殼)、白朮(一分)、乾薑(半分,炮裂)、黃連(一分,去鬚微炒)、地榆(一分,微炙)、甘草(半分,炙微赤)。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小兒腹瀉不止,日漸消瘦虛弱,可用密陀僧散:
密陀僧、黃丹、滑石粉、白礬(各一兩,研磨)。
以上藥材放入新的瓷瓶中,用紙筋泥封固,小火燒至通紅,待冷卻取出,加入龍骨末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小兒寒熱失調,時常腹瀉不止,可用龍骨丸:
龍骨(半兩)、黃連(半兩,去鬚微炒)、滑石(半兩)、白礬(半兩,燒至汁液蒸乾)、乾薑(半兩,炮裂)。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用醋煮的面糊和成丸藥,如麻子大小。每次服五丸,用米粥送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小兒腹瀉,消瘦虛弱,可用三聖散:
地榆(半兩,微炙)、厚朴(三分,去粗皮,塗薑汁炙至香熟)、訶黎勒(半兩,煨熟去皮)。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及病情隨時調整。
另一方:
沒藥(半兩,微煨)、訶黎勒(半兩,煨熟去皮)。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及病情隨時調整。
治療小兒腹瀉不止,奶水食物都吃得少,可用如聖散:
鹿茸(半兩,去毛,塗酥炙至微黃)、黃連(三分,去鬚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薑汁炙至香熟)。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另一方:
構樹葉(半兩)、訶黎勒(一分,煨熟去皮)、橡實(七枚,微炒)。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另一方:
羊脛骨(一兩,燒成灰)、鹿角(一兩,燒成灰)。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及病情隨時調整。
治療小兒腹瀉不止,可用黃連丸:
黃連(一兩,去鬚,銼碎微炒)、黃柏(半兩,微炒)。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用煉蜜和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三丸,用溫水化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另一方:
取木耳,搗碎取汁,隨時給孩子服用,直到痊癒。
另一方:
石榴皮(燒成灰)。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另一方:
狗頭(燒成灰)。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另一方:
牛角(燒成灰)。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半錢,用米粥調服,一日三次至四次,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