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二 (5)

1. 治小兒大便不通諸方

夫小兒大便不通者。由腑臟有熱。乘於大腸故也。脾胃為水穀之海。凡水穀之精華。化為血氣。潤養身形。其糟粕則下行也。若三焦五臟不調。則熱氣歸於大腸。大腸既有熱實。故燥澀而不通也。

治小兒臟腑壅熱。心神煩躁。大便不通。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犀角屑(半兩),川升麻(半兩),當歸(一分),赤芍藥(一分),紅雪(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三四歲溫服一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日三四服。以利為度。

治小兒大便不通。腹脅妨悶。芎黃散方。

芎藭(半兩),川大黃(三分銼微炒),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溫水半盞。調服。量兒大小。以意分減。以利為度。

又方。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瓤焙黃),牽牛子(半兩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蔥白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兩服。以效為度。

治小兒大便不通。心神煩熱。臥忽多驚。腹脅妨悶。丹砂丸方。

丹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續隨子(三分),膩粉(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治小兒大便不通。心腹疼悶。臥即煩喘。通中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巴豆霜(二分),皂莢(一兩不蚛者去皮子燒令焦黑)

上件藥。大黃皂莢搗羅為末。入巴豆霜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四五歲兒。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臟腑壅滯。腹脅妨悶。大便不通。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川大黃(一兩銼微炒),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丹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丹砂。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大便不通。心腹壅悶。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梔子仁(三分),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熟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大便不通。臍腹妨悶。宜用桃葉湯方。

桃葉(一握),木通(二兩),燈心(五大束),川朴硝(一兩),蔥豆(七莖)

上件藥。細銼。用醋漿水三大碗。煎十餘沸。去滓。傾向盆中。稍溫。便坐兒在盆內。將滓以手帕裹。熨於臍下。冷即出之。後吃地黃稀粥半盞。良久便通。

治小兒大便不通。連腰滿悶。氣急困重。宜用走馬箭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便秘的各種方法

小兒便秘的原因,是臟腑積熱,導致熱氣侵犯大腸。脾胃是水谷精華的聚集之處,水谷精華轉化為氣血,滋養身體,而糟粕則排出體外。如果三焦五臟失調,就會導致熱氣積聚在大腸,大腸因熱而乾燥不通。

治療小兒臟腑積熱、心煩意燥、便秘:大黃散

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犀角屑(半兩)、川升麻(半兩)、當歸(一分)、赤芍藥(一分)、紅雪(一兩)、炙甘草(一分,微炒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六分,去渣,三、四歲兒童溫服一合,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每日服用三到四次,以通便為度。

治療小兒便秘、腹脅脹悶:芎黃散

芎藭(半兩)、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溫水半碗調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以通便為度。

另一方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瓤焙黃)、牽牛子(半兩,微炒)、炙甘草(一兩,微炒切碎)、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蔥白水煎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每日服用兩到三次,以見效為度。

治療小兒便秘、心煩熱、睡眠多驚、腹脅脹悶:丹砂丸

丹砂(半兩,細研磨水飛過)、續隨子(三分)、滑石粉(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三歲兒童每次服用兩丸,用溫水送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治療小兒便秘、心腹疼痛、平臥煩喘:通中丸

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巴豆霜(二分)、皂莢(一兩,去皮,燒焦)

將大黃、皂莢研磨成粉,加入巴豆霜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四、五歲兒童每次服用三丸,用溫水送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治療小兒臟腑阻塞、腹脅脹悶、便秘:犀角丸

犀角屑(半兩)、當歸(半兩,切碎微炒)、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巴豆(十枚,去皮、核,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丹砂(半兩,細研磨水飛過)

將藥材研磨成粉,加入巴豆、丹砂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三丸,用溫水送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治療小兒便秘、心腹脹悶:大黃丸

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梔子仁(三分)、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將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用熟水送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治療小兒便秘、臍腹脹悶:桃葉湯

桃葉(一把)、木通(二兩)、燈芯(五大束)、川朴硝(一兩)、蔥白(七莖)

將藥材切碎,用醋水三碗煎煮十幾沸,去渣。將患兒坐在盛有藥液的盆中,用藥渣包裹在手帕中,溫敷在患兒臍下,冷了就換。之後服用生地黃稀粥半碗,過一會兒就會通便。

治療小兒便秘、腰部脹悶、氣急、身體沉重:走馬箭

羊膽(一個)、蜂蜜(一合)、鹽(半兩)

將藥材一起煎煮成膏狀,搓成筷子粗細,長約一寸,放入肛門內,很快就會通便。

治療小兒便秘、心煩熱:牛黃丸

牛黃(一分,細研)、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研磨成粉)

將藥材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丸,用粥送服,以通便為度,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治療小兒便秘五到六天,心腹煩滿:

取青鹽末少許,塗抹在臍中,用手按摩,過一會兒就會通便,成人也可使用。

治療小兒突然便秘:蜂房散

蜂房(一個,炙烤至微焦)

將蜂房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粥送服,依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