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七 (17)
卷第八十七 (17)
1. 治小兒鼻疳諸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石膽(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生油調塗於鼻中。
又方。
雄黃(一分細研),瓜蒂(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令勻。以生油調塗於鼻中。
又方。
干蝦蟆(一枚塗酥炙焦黃),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細為散。以臘月豬脂。調塗於鼻中。
又方。
上用熊膽半分。以湯化調塗於鼻中。
又方。
黃柏(一分末),雄黃(一分細研),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生油調。日三四上塗之。
治小兒鼻疳。常用吹鼻散方。
地榆(一分銼),青黛(一分細研),人糞灰(一錢),麝香(半錢細研),蝸牛殼〔三(二七)枚炒令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兩黃米大。吹於鼻中。
又方。
蘆薈(一分細研),黃柏(一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一合。於瓷盞中。浸經一食久。用雞毛點於鼻中。
治小兒鼻疳癢方。
益母草根末(一分),麝香(一錢),定粉(一分),密陀僧(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細。干貼鼻內立效。
又方。
蝦蟆灰(一分),人中白(半分),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干貼鼻內。日三用之。
治小兒鼻疳癢。吹鼻方。
地龍(二條微炒),瓜蒂(一分),麝香(半錢細研),蝦蟆頭(一枚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日二三度。用少許吹鼻中。
治小兒鼻眼耳癢。數揉之。皮乾毛豎。宜用吹鼻方。
蝸牛殼(二分炒令微黃),蝦蟆灰(一錢),麝香(一錢細研),瓜蒂(七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日三四度。兼點少許口中甚佳。
白話文:
治療小兒鼻疳的各種藥方
第一方:
黃連(半兩,去除鬚根後搗碎磨成粉末),石膽(一分,細磨成粉末)。將以上兩種藥粉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後塗抹在鼻腔內。
第二方:
雄黃(一分,細磨成粉末),瓜蒂(一分)。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後塗抹在鼻腔內。
第三方:
乾燥的蟾蜍(一隻,塗上酥油烤至焦黃),麝香(一錢)。將以上兩種藥材一同磨成細粉,用臘月的豬油調和後塗抹在鼻腔內。
第四方:
用熊膽半分,用熱水化開後調和塗抹在鼻腔內。
第五方:
黃柏(一分,磨成粉末),雄黃(一分,細磨成粉末),麝香(一錢,細磨成粉末)。將以上三種藥粉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每天塗抹三四次。
治療小兒鼻疳常用的吹鼻散方:
地榆(一分,切碎),青黛(一分,細磨成粉末),人糞灰(一錢),麝香(半錢,細磨成粉末),蝸牛殼(三到二十七枚,炒至微黃)。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取兩粒黃米大小的藥粉,吹入鼻腔。
另一吹鼻散方:
蘆薈(一分,細磨成粉末),黃柏(一分,切碎)。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取一合水,放入瓷碗中浸泡一頓飯的時間,用雞毛蘸取藥水點塗在鼻腔內。
治療小兒鼻疳搔癢的藥方:
益母草根粉末(一分),麝香(一錢),定粉(一分),密陀僧(一分)。將以上藥材全部磨成細粉,直接乾粉敷貼在鼻腔內,效果迅速。
另一乾粉敷貼方:
蟾蜍灰(一分),人中白(半分),麝香(一錢)。將以上藥材全部磨成細粉,直接乾粉敷貼在鼻腔內,每天使用三次。
治療小兒鼻疳搔癢的吹鼻方:
地龍(兩條,微炒),瓜蒂(一分),麝香(半錢,細磨成粉末),蟾蜍頭(一個,燒成灰)。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混合均勻,每天二到三次,取少量吹入鼻腔內。
治療小兒鼻子、眼睛、耳朵發癢,頻繁揉搓導致皮膚乾燥、毛髮豎立的情況,應使用吹鼻方:
蝸牛殼(二分,炒至微黃),蟾蜍灰(一錢),麝香(一錢,細磨成粉末),瓜蒂(七枚)。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加入麝香混合均勻,取少量吹入鼻腔內,每天三四次。同時點少許在口中,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