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七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七 (15)

1. 治小兒口齒疳諸方

上件藥。同研令細。後以臘月豬脂半兩。調和。微煎為膏。用柳條筋子。以綿裹。微微搵藥。時時烙之。

治小兒口齒疳。蟲䘌。五倍子散方。

五倍子(三分末),黃丹(一分微炒)

上件藥。同研為末。以綿裹貼於齒上。塗之亦得。日四五上。

治小兒口齒疳。宣露。熨烙方。

臘月豬脂(三兩),臭黃(一兩細研)

上件藥。以槐枝三五莖。削令尖。揩拭齒齦令淨。煎豬脂。沸即卻。以綿裹槐枝頭。點豬脂。次點臭黃。乘熱烙齒。日三五度良。

治小兒疳蝕齒齦。兼頰腮內瘡爛。麝香煎方。

麝香(一分),定粉(半兩),黃柏末(半兩)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以好蜜一兩。於瓷器內。先煎五七沸。即入藥末相和。更煎三兩沸。放冷。於患處貼之。日四五度效。

治小兒口疳。及齒齦生爛肉。及口臭。蟲蝕作孔。黃柏散方。

黃柏(一兩微炙搗為末),青黛(半兩),麝香(一錢)

上件藥。都研羅令勻。每取少許糝貼瘡上。日三四用之。

治小兒疳瘡。蝕口齒鼻。及下部欲死方。

上先以泔洗瘡上。拭乾。以雞屎礬燒灰敷之。日三上效。

又方。

上以蚺蛇膽末敷之良。

白話文:

治療小兒口齒疳的各種方法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然後用半兩臘月豬油調和,稍微加熱熬成膏狀。用柳樹枝的細條,用棉花包裹,輕輕沾藥,時常塗抹在患處。

治療小兒口齒疳、牙蟲蛀蝕。五倍子散

五倍子粉(三分),黃丹(一分,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末,用棉花包裹敷在牙齒上,也可以直接塗抹。每天四五次。

治療小兒口齒疳,牙齦腫脹、膿水滲出。烙熨法

臘月豬油(三兩),臭黃(一兩,仔細研磨)

將以上藥材準備好。用三五根槐樹枝,削尖,把牙齦擦拭乾淨。煎豬油,沸騰後立刻關火。用棉花包住槐樹枝頭,沾上豬油,再沾上臭黃。趁熱烙在牙齒上。每天三五次,效果好。

治療小兒疳蝕齒齦,兼臉頰內側潰爛。麝香煎

麝香(一分),定粉(半兩),黃柏粉(半兩)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散。用一兩好的蜂蜜,在瓷器裡先煎煮五七次沸騰,立即加入藥末攪拌均勻,再煎煮二三次沸騰,放涼。塗抹在患處。每天四五次,有效。

治療小兒口疳、牙齦長爛肉、口臭、蟲蝕造成的蛀孔。黃柏散

黃柏(一兩,稍微烤過搗成末),青黛(半兩),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過篩均勻。每次取少量撒在瘡口上。每天三四次。

治療小兒疳瘡,侵蝕口齒鼻,甚至下體,危及生命的方法

先用米泔水清洗瘡口,擦乾。用雞屎礬燒成的灰敷在瘡口上。每天三次,有效。

另一個方法

用蛇膽磨成的粉末敷在瘡口,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