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六 (4)

1. 治小兒五疳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五疳。面黃發枯。頭熱盜汗。臥則合面。飢即食土。疳蟲蝕於口鼻。瀉痢日夜無恆。肌體羸瘦無力。蘆薈丸方。

蘆薈(半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分細研),龍腦(半兩細研),胡黃連(半兩),牛黃(細研),蟬殼(微炒),蝸牛殼(微炒),夜明沙(微炒),蜣螂(微炒去翅足),熊膽(研入),蚺蛇膽,倒鉤棘針,瓜蒂(以上各一分),蟾酥(一錢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奶汁研一丸。點入鼻中後。以桃柳湯洗兒。以青衣蓋裹。候有蟲子自出。即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三歲以上。加丸服之。

治小兒五疳能充肌膚。悅澤顏色。宜常服此保生丸方。

干蝦蟆(一枚於小罐子內以瓦子蓋口勿令透氣燒灰),蜣螂(微炒去翅足),母丁香,麝香(細研),夜明沙(微炒),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苦葫蘆子,胡黃連,熊膽(細研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鯉魚膽(二枚),蝟膽(三枚),狗膽(一枚),烏賊魚骨(一分炙令黃),白附子(一分炮裂)

上件藥。先搗烏賊魚骨。並白附子為末相和。納入諸膽中。候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暖水調半錢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五疳。不生肌肉。酒煎乾蟾丸方。

乾蟾(一枚用無灰酒一升煎其酒半升以來卻去蟾骨煎令熟以後於乳缽內並酒一時研令如膏次用後藥),肉豆蔻(二枚去殼),檳榔(一兩(枚)),甘草(一寸炙微赤銼),乳香(半兩研入),硃砂〔一兩(錢)細研〕,麻黃(半兩去根節),膩粉(一錢研入),胡黃連(半兩),黃連(半兩去須),丁香(一分),蘆薈(一分研入),麝香(一錢細研),牛黃(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入蟾膏內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

治小兒五疳。羸瘦。定命牛黃丸方。

牛黃,硃砂,雄黃,麝香,龍腦(以上各一錢),瓜蒂(三十枚為末),丁香(一分末),蟾酥〔三(半)分〕

上件藥。同細研。用溫水浸蟾酥和丸。如黍米粒大。每服。先以溫水化二丸。滴兩鼻中。令嚏五七聲。再以溫水下三丸。日三服。

治小兒五疳羸瘦。蛇蛻丸方。

蛇蛻皮(一分),乾蟾(半兩),乾地龍(一分),蝸牛(一分)

以上四味。入瓷盒子內。泥封閉。使炭火燒令通赤。即住。候冷取出。研羅為末。更入黃丹一錢。微炒同研。丁香末(半錢),阿魏(半錢細研),硃砂(一分細研)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再加入研磨好的其他藥材混合均勻,用糯米飯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用粥水送服三顆,可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五疳,症狀為面色發黃、頭髮枯槁、頭部發熱、盜汗、睡覺時臉貼床面、飢餓時吃泥土、疳蟲侵蝕口鼻、腹瀉不止、身體消瘦無力。蘆薈丸方:

蘆薈(半兩,研磨成細粉)、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麝香(半分,研磨成細粉)、龍腦(半兩,研磨成細粉)、胡黃連(半兩)、牛黃(研磨成細粉)、蟬蛻(稍微炒過)、蝸牛殼(稍微炒過)、夜明砂(稍微炒過)、蜣螂(稍微炒過,去除翅膀和腳)、熊膽(研磨後加入)、蚺蛇膽、倒鉤棘針、瓜蒂(以上各一分)、蟾酥(一錢,研磨後加入)。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用奶水研磨一顆丸子,點入鼻孔,之後用桃枝柳枝煎的水給小孩洗澡,再用青色衣服包裹。等待蟲子從體內排出,然後用粥水送服三顆丸子,一天三次。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增加服用的丸子數量。

治療小兒五疳,可以使肌肉豐滿,容顏光澤。適合長期服用,具有保健作用。保生丸方:

乾蝦蟆(一隻,放入小罐子內,用瓦片蓋住罐口,不讓空氣進入,燒成灰)、蜣螂(稍微炒過,去除翅膀和腳)、母丁香、麝香(研磨成細粉)、夜明砂(稍微炒過)、甜葶藶(隔著紙炒成紫色)、苦葫蘆子、胡黃連、熊膽(研磨成細粉,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軟爛的小米飯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用粥水送服三顆,可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又一方:

鯉魚膽(兩個)、刺蝟膽(三個)、狗膽(一個)、烏賊骨(一分,烤至黃色)、白附子(一分,炮裂)。

將以上藥材,先將烏賊骨和白附子搗碎磨成粉末混合,然後放入其他膽汁中,等膽汁乾燥後,再搗碎磨成散劑。每次服用,用溫水調服半錢,可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五疳,不長肌肉。酒煎乾蟾丸方:

乾蟾(一隻,用無灰的酒一升煎煮,煎到剩半升時,去除蟾的骨頭,繼續煎煮至熟,然後放入乳缽中,和酒一起研磨成膏狀,再加入以下藥材)、肉豆蔻(二枚,去殼)、檳榔(一兩)、甘草(一寸,炙烤至微紅色,切碎)、乳香(半兩,研磨後加入)、硃砂(一兩,研磨成細粉)、麻黃(半兩,去除根節)、膩粉(一錢,研磨後加入)、胡黃連(半兩)、黃連(半兩,去須)、丁香(一分)、蘆薈(一分,研磨後加入)、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牛黃(一錢,研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放入蟾膏中混合均勻,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用粥水送服五顆,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小兒五疳,身體消瘦。定命牛黃丸方:

牛黃、硃砂、雄黃、麝香、龍腦(以上各一錢)、瓜蒂(三十枚,磨成粉末)、丁香末(一分)、蟾酥(三分或半分)。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粉,用溫水浸泡蟾酥後搓成丸子,大小如黍米粒。每次服用,先用溫水化開兩顆丸子,滴入兩個鼻孔,讓小孩打噴嚏五到七聲,然後再用溫水送服三顆丸子,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小兒五疳,身體消瘦。蛇蛻丸方:

蛇蛻皮(一分)、乾蟾(半兩)、乾地龍(一分)、蝸牛(一分)。

將以上四味藥放入瓷盒子內,用泥封住盒子,用炭火燒至通紅,然後停止加熱,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黃丹一錢,稍微炒過後一同研磨。加入丁香末(半錢),阿魏(半錢,研磨成細粉),硃砂(一分,研磨成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