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五 (15)
卷第八十五 (15)
1. 治小兒急驚風諸方
治小兒一臘後月內。急驚風。客忤。邪氣發歇。搐搦。涎聚上壅。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炙令乾先搗末),牛黃(一分細研),青黛(一分細研),麝香(半分細研),膩粉(一分),乾蠍(七枚微炒)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用蟾酥半錢。以新汲水少許浸化如麵糊。溲前藥末。丸如麻子大。初生及月內。即以乳汁化下一丸子。百日以上兒二丸。足一歲兒薄荷湯下三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急驚風甚者。宜服追風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蠍(一分微炒),白殭蠶(一分微炒),白附子(半分炮裂),乾薑(半分炮裂銼),天南星〔半兩(分)炮裂〕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槐膠和丸。如黍粒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急驚風。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多痰涎。疾狀甚者。宜服宣風丸方。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膩粉(一分研入),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白附子(一分炮裂),天南星(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膩粉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牛黃(一分),麝香(一分),硫黃(半分),青黛(一分),巴豆(三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軟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口噤。乾蠍丸方。
乾蠍(一分微炒),真珠末(一錢),虎睛(一對酒浸微炙),鉛霜(一分細研),臘月紫驢護干(一分細切炒令焦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鴟梟腦髓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乳汁下一丸。神效。二歲以上加丸服之。
治小兒急驚風。化痰涎。定搐搦。利臟腑。青黛丸方。
青黛(一分),甘遂末(一錢),膩粉(一錢),龍腦(一錢),蟾酥(一分),麝香(一錢),半夏(一分湯洗七遍焙乾麩炒黃色為末)
上件藥。都細研。用湯化蟾酥。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二丸。微瀉是效。未瀉再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急驚風。痰涎壅毒。壯熱腹脹。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一分炮裂),硃砂(一分細研),水銀(一分以少棗肉研令星盡),麝香(一錢細研),金箔(二七片細研),銀箔(二七片細研),巴豆(三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天南星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一歲兒每服。以暖水下一丸。取下惡物為效。二歲以上。加丸服之。
治小兒急驚風。青黛丸方。
青黛(一分細研),蛇頭(一枚塗酥炙令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白殭蠶(一兩微炒),蟾酥(三片如柳葉大鐵器上焙)
白話文:
治療小兒急驚風諸方
虎睛丸
- 適用情況: 治療嬰兒滿月內,因外邪侵擾引起的急驚風,症狀為抽搐、口涎壅塞。
- 藥材: 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烤乾,先搗成粉末),牛黃(少量,研磨成細粉),青黛(少量,研磨成細粉),麝香(少量,研磨成細粉),膩粉(少量),乾蠍(七枚,稍微炒過)。
- 製法: 將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取蟾酥少量,用少量新汲水浸泡化開成糊狀,將藥粉加入其中,揉成丸狀,大小如麻子。
- 用法: 初生或滿月內的嬰兒,用乳汁化開服用一丸;滿百日以上的嬰兒,服用二丸;滿一歲的嬰兒,用薄荷湯送服三丸。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用量。
追風丸
- 適用情況: 治療小兒病情較重的急驚風。
- 藥材: 川烏頭(一兩,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乾蠍(少量,稍微炒過),白殭蠶(少量,稍微炒過),白附子(少量,炮製裂開),乾薑(少量,炮製裂開,切碎),天南星(半兩,炮製裂開)。
-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槐膠煮成糊狀,和藥粉揉成丸狀,大小如黍米。
- 用法: 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五丸。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用量。
宣風丸
- 適用情況: 治療小兒急驚風,症狀為頭部發熱、足部冰冷、牙關緊閉、面色發青、筋脈抽搐、多痰涎且病情嚴重。
- 藥材: 巴豆(七枚,去皮和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膩粉(少量,研磨加入),川烏頭(少量,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白附子(少量,炮製裂開),天南星(少量,炮製裂開)。
-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巴豆和膩粉一同研磨均勻。用棗肉和藥粉揉成丸狀,大小如黍米。
- 用法: 不拘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二丸。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用量。
又一方
- 藥材: 牛黃(少量),麝香(少量),硫黃(少量),青黛(少量),巴豆(三枚,去皮和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
- 製法: 將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粉末,用軟米飯和藥粉揉成丸狀,大小如黍米。
- 用法: 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二丸。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用量。
乾蠍丸
- 適用情況: 治療小兒急驚風,症狀為抽搐和牙關緊閉。
- 藥材: 乾蠍(少量,稍微炒過),珍珠末(少量),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稍微烤過),鉛霜(少量,研磨成細粉),臘月紫驢皮(少量,切碎後炒至焦黃)。
-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鴟梟的腦髓和藥粉揉成丸狀,大小如麻子。
- 用法: 不拘時間,用乳汁送服一丸,效果極佳。兩歲以上的兒童可增加丸藥用量。
青黛丸(化痰定搐)
- 適用情況: 治療小兒急驚風,可以化解痰涎、平息抽搐、疏通臟腑。
- 藥材: 青黛(少量),甘遂末(少量),膩粉(少量),龍腦(少量),蟾酥(少量),麝香(少量),半夏(少量,用湯洗七遍後焙乾,再用麩皮炒至黃色並研磨成粉末)。
- 製法: 將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粉,用湯化開蟾酥,和藥粉揉成丸狀,大小如粟米。
- 用法: 每次用薄荷湯送服二丸,若出現輕微腹瀉表示藥效發揮,若未腹瀉可再次服用,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用量。
天南星丸
- 適用情況: 治療小兒急驚風,症狀為痰涎壅塞、毒邪內積、高熱腹脹。
- 藥材: 天南星(少量,炮製裂開),硃砂(少量,研磨成細粉),水銀(少量,用少量棗肉研磨至沒有星狀),麝香(少量,研磨成細粉),金箔(少量,研磨成細粉),銀箔(少量,研磨成細粉),巴豆(三枚,去皮和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
- 製法: 將天南星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其他藥粉一同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和藥粉揉成丸狀,大小如黍米。
- 用法: 一歲的嬰兒每次用溫水送服一丸,以排出穢物為藥效表現,兩歲以上的兒童可增加丸藥用量。
青黛丸(蛇頭)
- 適用情況: 治療小兒急驚風
- 藥材: 青黛(少量,研磨成細粉),蛇頭(一枚,塗上酥油烤至黃色),半夏(半兩,用湯洗七遍後去除滑膩),白殭蠶(一兩,稍微炒過),蟾酥(三片,如柳葉大小,在鐵器上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