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七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七 (12)

1. 治數日不產諸方

治難產。宿夜不生方。

上取馬㗸一枚。覺痛。即令產婦左手把之。甚效。

治難產。或經三日五日不分娩。兼子死腹中方。

當歸(三分銼微炒搗末),龜甲(三分塗酥炙令黃搗末)

上件藥。先取產多者婦人發半兩。燒為灰。細研。入當歸末。以水一大盞半。煎取八分。然後下龜甲末。煎五七沸。分為三(二)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更服。

白話文:

治療難產,過夜都生不出來的藥方:

取馬銜草一根。當產婦感覺到疼痛時,就讓她用左手握住,非常有效。

治療難產,或者經過三五天都無法分娩,甚至胎兒死在腹中的藥方:

準備當歸(三分,稍微炒過後搗成粉末)、龜甲(三分,塗上酥油烤至黃色後搗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先取曾經多次生產的婦女的頭髮半兩,燒成灰,仔細研磨,加入當歸粉末。然後用水一大碗半,煎煮至剩八分,再加入龜甲粉末,煎煮五到七次沸騰。將藥液分成三(或二)次服用。服用後,如果感覺像走四五里路那樣,就再次服用。

2. 治胞衣不出諸方

夫有產兒出。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由產婦初時用力。比產兒出。而體已疲憊。不能更用氣力產胞。經停之間。而外冷氣乘之。則血道澀。故胞衣不出。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於兒。所以爾者。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即不得以時斷臍浴洗。冷氣傷兒。則成病也。舊方胞衣不出。

恐損兒者。依法截臍。而已產處。順四時方面。並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令產婦難產。雖腹痛者未產也。欲腹痛連腰甚者即產也。所以然者。腎候於腰。胞系腎故也。診其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即產也。

治已產。胞衣不出方。

硃砂末(一錢),膩粉(一錢)

上件藥。細研為散。煎滑石當歸。酒調下二錢。

治胞衣不出。若腹滿則殺人方。

上取黑豆一合。炒令熟。入醋一小盞。煎三五沸。去滓。分溫三服。

治胞衣不出。如困極氣絕者方。

上取螻蛄一枚。以水一中盞。煎一二十沸。折齒灌之。藥入腹。則衣出。自然活也。

又方。

澤蘭(一兩銼),滑石(半兩末),生麻油(一匙)

上件藥。以水一中盞。煎澤蘭取六分。去滓。下油及滑石末。候溫頓服之。

又方。

牛膝(一兩去苗),葵子(一合)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大盞半。

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三二服效。

又方。

上取靴底熱炙。熨小腹。上下三七遍。立效。

治胞衣不出。腹內疼痛不可忍。心頭妨悶。四肢昏沉。不欲言語。滑石湯方。

滑石,瞿麥,桂心,赤芍藥,石葦,檳榔,甘草(炙微赤銼),葵子,赤茯苓,地榆(銼各一分)

上件藥。都銼。以水一大盞半。

煎至一盞。入酒一小盞。更煎三五沸。去滓。分溫三服。

又令胞衣便出方。

牛膝(一兩去苗),當歸(三分),木通(一兩半銼),葵子(一合),瞿麥(三分),滑石(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又方。

蔥白(十莖並須)

上以銅盆中熱水烹之。候冷熱得所。令產婦就上坐。以蔥氣熏。須臾即下。

又方。

上取灶屋上塵墨。溫酒調服二錢。立下。

又方。

上取炊蔽。當門前燒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又方。

上取生地黃汁一大盞。酒一小盞。同暖。分溫三服。立效。

救衣不出符兩道。

夫逆生者。由初覺腹痛。產時未至。驚動傷早。兒轉未覺。便用力產之。則令逆也。或觸犯禁忌。故產處及坐臥。須順四時方面。並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致災禍故也。

治逆生方。

上以鹽塗兒足底。又可急搔抓之。

治逆生。及手足先見方。

上燒蛇蛻皮末。酒服之效。

治生產不順。手足冷。口噤欲死方。

上以葵子炒令黃。搗羅為末。溫酒調下三錢。立效。

白話文:

產後胎盤滯留的各種療法

產婦生產後,胎盤沒有排出,民間稱為「息胞」。這是因為產婦生產時用力過猛,等到孩子娩出,體力已經耗盡,無法再用力排出胎盤。此時,若遇上體外寒氣入侵,則血脈受阻,導致胎盤滯留。必須立即用藥物治療,以免傷害孩子。之所以要如此緊急,是因為胎盤與嬰兒的臍帶相連,胎盤不排出,就不能及時剪斷臍帶清洗,寒氣侵襲嬰兒,會導致嬰兒生病。舊方認為胎盤滯留會損傷嬰兒,因此主張在產後立即剪斷臍帶。但生產的過程要順應四季方位,避開五行禁忌,如有觸犯,往往導致產婦難產,即使腹痛也無法順利生產。只有腹痛且腰部疼痛劇烈者,才會生產。這是因為腎臟與腰部相關,而胎盤與腎臟相連。診斷時,如果發現脈象急促,像切斷繩索或滾動珠子一樣,就表示即將生產。

治療產後胎盤滯留的處方:

  • **方一:**硃砂、滑石、當歸各一錢,研成細末,用酒調服二錢。

  • **方二:(適用於腹脹的情況,嚴重者可致死)**黑豆一合,炒熟,加醋一小盞,煎煮三五沸,去渣,分溫三次服用。

  • **方三:(適用於產婦極度疲憊,甚至氣絕的情況)**螻蛄一隻,加水一中盞,煎煮一二十沸,掰開其牙齒,灌服。藥物入口後,胎盤就會排出,產婦自然會活過來。

  • **方四:**澤蘭一兩(切碎),滑石半兩(研成末),生麻油一匙,加水一中盞,煎煮澤蘭取六分,去渣,加入麻油和滑石末,溫服。

  • **方五:**牛膝一兩(去苗),葵子一合,搗碎,加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渣,分溫服兩到三次,直至見效。

  • **方六:**用靴底熱敷小腹部,上下摩擦三七次,立即見效。

  • **方七:(適用於胎盤滯留伴有腹痛難忍、胸悶、四肢沉重、不想說話等症狀)**滑石、瞿麥、桂心、赤芍藥、石葦、檳榔、炙甘草、葵子、赤茯苓、地榆各一分,切碎,加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加入一小盞酒,再煎煮三五沸,去渣,分溫三次服用。

  • **方八:**牛膝一兩(去苗),當歸三分,木通一兩半(切碎),葵子一合,瞿麥三分,滑石三分,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 **方九:**蔥白十莖(連鬚),用銅盆熱水烹煮,待冷卻至適宜溫度,讓產婦坐在上面,用蔥氣熏蒸,不久胎盤就會排出。

  • **方十:**灶屋頂上的煙灰二錢,用溫酒調服,立即見效。

  • **方十一:**灶灰,燒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 **方十二:**生地黃汁一大盞,酒一小盞,混合溫熱,分溫三次服用,立即見效。

胎盤娩出困難(難產)的處方:

胎兒娩出方式異常,是因初期感覺到腹痛,但生產時間未到,受驚嚇導致胎兒胎位不正,產婦用力過猛,則導致胎位不正。或觸犯禁忌,因此生產時以及坐臥休息時,都應順應四季方位,並避開五行禁忌,如有觸犯,往往導致災禍。

  • **方一(治療胎位不正):**用鹽塗抹在嬰兒腳底,也可以用力搔抓。

  • **方二(治療胎位不正,以及手腳先露):**燒蛇蛻皮成灰,用酒服用,見效。

  • **方三(治療生產不順,手腳冰冷,口緊欲死):**葵子炒至黃色,搗碎過篩成粉,用溫酒調服三錢,立即見效。

  • **方四(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用細針刺,疼痛,但胎兒就能順利娩出。

  • **方五(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蠶蛹燒成灰,用溫開水調服三錢,見效。

  • **方六(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取十個手指甲少許,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溫酒調服。

  • **方七(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用朱砂在嬰兒左腳底寫上「千」字,右腳底寫上「里」字,手先露也同樣有效。

  • **方八(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取車軸上的泥土三指撮,用酒服用,見效。

  • **方九(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當歸切碎,微炒搗碎成粉,用酒調服二錢。

  • **方十(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艾葉一兩,加酒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分溫兩次服用,立即見效。水煮也可以。

  • **方十一(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菟絲子搗碎成粉,用溫酒調服一錢,見效。

  • **方十二(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車前子搗碎成粉,用溫酒調服二錢,見效。

  • **方十三(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用中指沾取釜底的煤灰,畫在嬰兒腳上,就能順利生產。

  • **方十四(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伏龍肝研磨成細粉一錢,用酒調服,並在嬰兒頭上放些泥土。

  • **方十五(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用車軸油塗抹在嬰兒腳底和掌心。

  • **方十六(治療胎位不正,手腳先露):**灶膛灰二錢,用酒調服,立即見效。

(以上所有處方僅供參考,請勿自行使用。 中藥使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