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七 (4)

1. 治妊娠數墮胎諸方

夫陽施陰化。故得有胎。榮衛和調。則經養周足。故胎得安。則能成長。若血氣虛損者。子藏為風冷所居。則血氣不足。故不能養胎。所以墮胎數也。其妊娠而腰疼者。喜墮胎也。

治妊娠數墮胎。皆因氣血虛損。子藏風冷。致令胎不堅固。頻有所傷。宜服卷柏丸方。

卷柏,鍾乳粉,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紫石英(細研水飛過),陽起石(細研水飛過),桑螵蛸(微炒),熟乾地黃,禹餘糧(燒醋淬七遍以上各一兩),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芎藭,當歸(銼微炒),桂心,桑寄生,牛膝(去苗),五味子,蛇床仁,牡丹(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婦人風冷在子宮。致有子恆落。宜服補益紫石英丸方。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天門冬(去心焙),五味子,卷柏,禹餘糧(燒醋淬七遍),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烏賊魚骨,桑寄生,石南,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當歸(銼微炒),澤瀉,桂心,石斛(去根銼),柏子仁,人參(去蘆頭),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辛夷,雲母粉(以上各一兩),遠志(半兩去心),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懷胎數落而不結實者。此是子宮虛冷所致。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藭(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赤小豆(二升於濕地種令芽生曝乾)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妊娠數次流產的各種方法

男人陽氣施布,陰氣才能化生,才能懷孕。營氣和衛氣調和,經脈氣血才能充足,胎兒才能安穩成長。如果氣血虛損,子宮受風寒侵襲,則氣血不足,無法養育胎兒,所以才會多次流產。懷孕期間腰痛,也容易流產。

治療妊娠多次流產,都是因為氣血虛損,子宮受風寒侵襲,導致胎兒不穩固,經常受損,應該服用卷柏丸。

卷柏、鍾乳粉、鹿角膠(搗碎炒至黃燥)、紫石英(細研磨,水飛過)、陽起石(細研磨,水飛過)、桑螵蛸(微炒)、熟地黃、禹餘糧(燒醋淬七遍以上)、杜仲(去粗皮,炙至微黃,切碎)、川芎、當歸(切碎,微炒)、桂枝、桑寄生、牛膝(去苗)、五味子、蛇床子、牡丹皮(以上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或晚飯前,溫酒送服。

治療婦女風寒侵襲子宮,導致經常流產,應該服用補益紫石英丸。

紫石英(細研磨,水飛過)、天門冬(去心,烘烤)、五味子、卷柏、禹餘糧(燒醋淬七遍)、川椒(去蒂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烏賊骨、桑寄生、石南葉、杜仲(去粗皮,炙至微黃,切碎)、當歸(切碎,微炒)、澤瀉、桂枝、石斛(去根,切碎)、柏子仁、人參(去蘆頭)、肉蓯蓉(酒浸一夜,刮去皺皮,烘乾)、辛夷、雲母粉(以上各一兩)、遠志(半兩,去心)、川烏頭(半兩,炮製裂開,去皮及臍)、甘草(半兩,炙至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研磨均勻,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於飯前,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懷孕多次流產,胎兒不穩固的,這是由於子宮虛寒所致,服用熟地黃散。

熟地黃(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烘乾,微炒)、乾薑(半兩,炮製裂開,切碎)、甘草(半兩,炙至微赤,切碎)、川芎(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黃耆(一兩,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溫酒送服二錢。

另一方:

赤小豆(二升,在潮濕的地方種植,待發芽後曬乾)

將赤小豆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溫酒送服二錢。

2. 治產難子死腹中諸方

夫產難子死腹中者。多因驚動過早。或觸犯禁忌。致令產難。產難則穢沃下。產時未到。穢露已盡。而胎枯燥。故子死腹中。候其產婦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故產處坐臥。須順四時方面。並避五行藥忌。若有觸犯。多招災禍也。

治妊娠。經三五個月。胎死在腹內不出。瞿麥散方。

瞿麥(半兩),滑石(三分),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芍藥(三兩),榆皮(三兩),大腹子(三兩)葵子(半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子芩(半兩),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經五六個月。胎橫死在腹中不出。牛膝散方。

牛膝(一兩去苗),蒲黃(半兩),當歸(三分銼微炒),雄鼠糞(半兩炒),芎藭(三分),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酒各半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死胎下後。有敗血衝心悶絕。上氣不停。牡丹散方。

牡丹,赤芍藥,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荷葉,當歸(銼微炒),蒲黃,薑黃,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胎動及產難。子死腹中。或妊兩子。一兒已死。一兒即活。令死者出。生者安。此方神效。

蟹爪(一斤銼),甘草(二尺炙微赤銼),阿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以東流水五升。先煮三味。取汁二升。納膠烊之。每服。溫吃一大(小)盞。頻服之效。人困。格開口納藥入即活。作東向灶。用薪煮之良。

治妊娠。胎死腹中不出。水銀丸方。

水銀(半兩),硫黃(一分與水銀結為砂子),白礬(半兩灰),磠砂(半兩)

上件藥。搗研令細。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榆白皮酒下五丸。腹痛即胎下。

又方。

水銀(一分以少棗皮研令盡),硃砂(一分),雄黃(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槐子湯下五丸。

治死胎腹中不出。立效方。

水銀,桂心末

上用溫酒調桂末二錢。下水銀半兩。粥飲下亦得。

治妊娠胎死在腹。無計可為。宜用此方。

蓖麻子(三枚),鼠黏子(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醋麵糊。調塗心上。以紙貼之。即生。

治妊娠。胎死腹內不下方。

皂莢子黃(四兩),米醋〔一(二)升多年為上〕

上用五升瓶盛。文火煨令通熱。用紙蓋瓶口。將向婦人面前。打破紙取氣。熏少時即下。

又方。

上取利斧頭。燒令通赤。置酒中。待微溫。令飲之。其子便下。

又方。

雞子(一枚取黃用),生薑汁(一合)

上件藥。將雞子黃入薑汁。調頓服。得分娩後。吃蕓薹粥良。

白話文:

標題:[治療生產困難,胎兒死於腹中的各種方法]

如果生產時遇到困難,胎兒死在腹中,通常是因爲過早受到驚嚇或觸犯了某些禁忌,導致生產過程變得困難。當生產過程困難時,會有污穢的分泌物流出,但若生產時間未到,分泌物卻已經流盡,會使胎盤乾燥,胎兒因此死亡於腹中。當產婦舌頭呈現青黑色,以及腹部上方感到冰冷,這都是胎兒已死亡的徵兆。所以,產婦在生產時的臥牀方向應順應四季變化,並且要避開五行與藥物的禁忌。一旦觸犯這些禁忌,很容易招來災難。

以下是幾種治療方案:

  1. 治療懷孕三至五個月,胎兒死於腹中無法產出的瞿麥散方。

  2. 治療懷孕五至六個月,胎兒橫死於腹中無法產出的牛膝散方。

  3. 死胎排出後,若產婦有敗血症衝心、昏厥或持續上氣的症狀,可以使用牡丹散方。

  4. 治療胎動異常、生產困難,胎兒死於腹中,或是懷有雙胞胎,其中一個胎兒已死亡,另一個還活着。讓死胎順利排出,活着的胎兒得以保全的神奇療法。

  5. 水銀丸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胎兒死於腹中無法產出的情況。

  6. 另一種治療死胎無法產出的方法,將水銀和其它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再與棗肉攪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

  7. 如果懷孕期間胎兒死於腹中,無計可施時,可以嘗試蓖麻子和鼠黏子的混合粉末。

  8. 皂莢子黃和米醋的組合,用於燻蒸,可以促使死胎的排出。

  9. 將燒紅的斧頭放入酒中,待酒微溫後讓產婦飲用,可以幫助胎兒的產出。

  10. 雞蛋黃和生薑汁的混合物,可以在分娩後食用,對身體有益。

  11. 當歸、芎藭和瞿麥的組合,用水和米醋一起煎煮,分三次服用。

  12. 蘇枋木和水銀的組合,將蘇木煎煮至濃縮,每次服用時加入水銀,死胎會化爲水排出。

以上治療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