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四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四 (19)

1. 治妊娠心煩熱諸方

夫腑臟虛。而熱氣乘於心。則令心煩也。停痰積飲。在於心胸之間。若衝於心者。亦令煩也。若熱而煩者。但煩熱而已。若有痰飲而煩者。嘔吐涎沫。妊娠之人。既飲食停積。或虛熱相搏。亦為邪也。妊娠心煩。故謂之子煩也。

治妊娠心煩。憒悶虛躁。吐逆。惡聞食氣。頭眩。四肢沉重。百節疼痛。多臥。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柴胡(去苗),人參(去蘆頭),赤芍藥,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桑寄生桔梗(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旋覆花(以上各半兩),赤茯苓(一兩),子芩(一兩),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心煩。頭昏躁悶。不思飲食。或時嘔吐。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赤茯苓(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半兩去蘆頭),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妊娠。心煩。頭項疼痛。不思飲食。手足多熱。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桑寄生,知母,百合,麥門冬(去心),川升麻,人參(去蘆頭),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甜竹茹一分。生薑半分。薤白七寸。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心煩熱悶。犀角散方。

犀角屑,地骨皮,黃芩,麥門冬(去心),赤芍藥(茯苓)(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胎動。心煩熱悶。當歸飲子方。

當歸(銼微炒),芎藭,阿膠(搗碎炒令黃燥),豉,桑寄生(以上各半兩),蔥白〔半(七)莖〕

上件藥。細銼。和勻。以水二大盞。

煎至一盞二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又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苧麻根(二兩銼),黃芩(一兩),茯神(一兩),犀角屑(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淡竹葉二七片。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心煩熱不止方。

蔥白(一握),豉心(二合)

上件藥。以水一(二)大盞。

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治妊娠心煩熱諸方

內臟虛弱,熱氣入侵心臟,就會導致心煩。停滯的痰飲積聚在心胸之間,衝擊心臟,也會引起心煩。如果只是單純的熱而心煩,則只有煩熱的症狀;若因痰飲而心煩,則會伴隨嘔吐涎沫。懷孕的人,由於飲食積滯,或虛熱互搏,也容易導致心煩。孕婦心煩,稱為「子煩」。

治妊娠心煩、昏悶虛躁、嘔吐、惡聞食氣、頭暈、四肢沉重、百節疼痛、嗜睡等症,可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一兩,去心)、柴胡(去苗)、人參(去蘆頭)、赤芍藥、陳橘皮(湯浸去白瓤後焙乾)、桑寄生、桔梗(去蘆頭)、甘草(炙微赤後銼碎)、旋覆花(以上各半兩)、赤茯苓(一兩)、黃芩(一兩)、生地黃(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妊娠心煩、頭暈昏沉、煩悶、不思飲食,偶爾嘔吐,可用柴胡散:

柴胡(一兩半,去苗)、赤茯苓(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半兩,去蘆頭)、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後炙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甘草(半兩,炙微赤後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治妊娠心煩、頭項疼痛、不思飲食、手足發熱,可用赤茯苓散:

赤茯苓、桑寄生、知母、百合、麥門冬(去心)、川升麻、人參(去蘆頭)、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後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加甜竹茹一分、生薑半片、薤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妊娠心煩熱悶,可用犀角散:

犀角屑、地骨皮、黃芩、麥門冬(去心)、赤芍藥、茯苓(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後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煎至六分,去渣,加入竹瀝一合,再煎一兩沸,溫服,不拘時間。

治妊娠胎動、心煩熱悶,可用當歸飲子:

當歸(銼碎微炒)、川芎、阿膠(搗碎炒至黃燥)、炒豆豉、桑寄生(以上各半兩)、蔥白(半根或七寸)。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用兩大杯水煎成一杯二分,去渣,分三次溫服,不拘時間。

另一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苧麻根(二兩,銼碎)、黃芩(一兩)、茯神(一兩)、犀角屑(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後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加生地黃一分、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妊娠心煩熱不止:

蔥白(一大把)、豆豉心(二合)。

用兩大杯水煎成一杯,去渣,分三次溫服。

2. 治妊娠煩熱口乾諸方

夫足太陰脾之經也。其氣通於口。手少陰心之經也。其氣通於舌。若妊娠之人。臟腑氣虛。榮衛不理。陰陽隔絕。熱氣乘於心脾。津液枯少。故令心煩而口乾也。

治妊娠壅熱。心神煩躁。口乾渴逆。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川升麻,黃芩,人參(去蘆頭),梔子仁,柴胡(去苗),犀角屑,茯神(以上各半兩),栝蔞根(半兩),知母,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煩躁壅熱。口乾多渴。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麥門冬(去心),赤茯苓,地骨皮,葛根(銼),黃芩,犀角屑(以上各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煩躁。體熱口乾。肢節疼痛。少思飲食。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黃芩,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頭),赤芍藥,木通(銼以上各三分),柴胡(一兩去苗),黃耆(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心熱煩躁。口乾舌澀。多渴。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栝蔞根(銼),地骨皮,葳蕤,犀角屑,黃芩,川升麻,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梔子仁,麥門冬(去心),黃耆(銼),生乾地黃(以上各三分),秦艽(一分去苗),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青竹茹(一兩),麥門冬〔一(半)兩去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

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妊娠恆苦煩躁悶亂。口乾。及胎臟熱。知母散方。

知母(半兩),赤茯苓(三分),黃耆(三分銼),麥門冬(半兩去心),子芩(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心煩躁熱。口乾。頭目不利。栝蔞子散方。

栝蔞子〔二升(一枚)乾者〕,黃耆(一兩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石膏〔一(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

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妊娠煩渴。躁熱口乾。四肢疼痛。吃食減少。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知母(三分),梔子仁,黃耆(去苗),甘草(炙微赤銼),黃芩,麥門冬(去心),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治療孕婦口乾和身體煩熱的各種方法]

足太陰脾經與口相通,手少陰心經則與舌相聯。如果孕婦的臟腑氣虛,身體機能失調,陰陽隔離,熱氣影響心脾兩臟,導致津液不足,就會產生心煩口乾的現象。

治療孕婦體內熱氣壅塞,心神焦躁,口乾且常感到口渴的麥門冬散方。

藥材包括:麥門冬(去心)、川升麻、黃芩、人參(去蘆頭)、梔子仁、柴胡(去苗)、犀角屑、茯神,以上各半兩;以及栝蔞根(半兩)、知母、甘草(炙至微紅,切碎,共一兩)。這些藥材均需研磨過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剩六分,去除渣滓後,不論何時都可溫服。

治療孕婦心煩意亂,身體熱氣壅塞,口乾且頻頻口渴的人參散方。

藥材包括:人參(去蘆頭)、麥門冬(去心)、赤茯苓、地骨皮、葛根(切片)、黃芩、犀角屑,以上各三分;以及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這些藥材均需研磨過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剩六分,去除渣滓後,不論何時都可溫服。

治療孕婦心煩意亂,身體發熱,口乾,肢體疼痛,食慾減退的羚羊角散方。

藥材包括:羚羊角屑、黃芩、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頭)、赤芍藥、木通(切片),以上各三分;以及柴胡(一兩,去苗)、黃耆(半兩,切片)、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這些藥材均需研磨過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剩六分,去除渣滓後,不論何時都可溫服。

接下來的段落依序介紹了更多的處方,用於治療孕婦因心熱、煩躁、口乾、舌澀、多渴、胎熱、頭目不清、四肢疼痛、食慾不振、心膈氣滯、口乾、四肢熱、食少等症狀。所有處方均需將藥材研磨過篩成粉,再按照指定劑量用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渣滓後,不論何時都可溫服。

最後,還特別提到了幾種簡單的處方,例如使用淡竹茹、蔥白和黃連,分別針對孕婦口乾、小便赤澀、胎不安和睡臥不安等問題,煎煮後溫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