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 (20)
卷第七十 (20)
1. 治婦人骨蒸勞諸方
夫骨蒸勞者。由熱毒氣附骨。故謂之骨蒸也。亦曰傳屍。亦謂殗殜。亦稱復連。亦名無辜。丈夫攻痃癖為根。婦人以血氣為本。無問少長。多染此疾。內既傷於臟腑。外則捉於肌膚。日久不痊。遂致羸瘦。因服冷藥過度。則傷於脾。脾氣既衰。而傳五臟。脾初受病。或脹或妨。
遂加泄痢。肌肉瘦瘠。轉增萎黃。四肢無力。食飲少味。脾既受已。次傳於腎。腎既受病。時時盜汗。腰膝冷疼。夢鬼交侵。小便黃赤。腎既受已。次傳於心。心既受病。往往忪悸。或喜或嗔。兩頰常赤。唇色如朱。乍熱乍寒。神氣不守。心既受已。次傳於肺。肺既受病。胸滿短氣。
咳嗽多唾。皮膚甲錯。狀如麩片。肺既受已。次傳於肝。肝既受病。兩目昏暗。脅下妨痛。不欲見人。常懷忿怒。五臟既病。漸加羸瘦。即難療也。
治婦人骨蒸勞。身體壯熱。手臂疼痛。月水不通。日漸瘦瘁。兩脅氣刺。四肢羸弱。腹內塊生。時有咳嗽。不欲飲食。人參散方。
人參(三兩去蘆頭),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羚羊角屑(二兩),赤茯苓(二兩),知母(一兩),柴胡(三兩去苗),地骨皮(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牛膝(二兩去苗),赤芍藥(一兩),生乾地黃(一兩半),牡丹(二兩半),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百部(二兩),貝母(二兩煨令微黃),黃芩(三分),栝蔞根(一兩),當歸(三分),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草豆蔻(一兩去皮),安息香(半兩),川朴硝(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紫菀(一兩洗去苗土),麥門冬(一兩半去心),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令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婦人骨蒸氣勞。四肢無力。每至晚間即熱。兩頰紅色。食飲不下。心神煩躁。天靈蓋散方。
天靈蓋(一兩塗酥炙令微黃),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柴胡(一兩半去苗),安息香(一兩),當歸(一兩),地骨皮(一兩半),梔子仁(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半),貝母(一兩煨令微黃),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一兩半去心),阿魏(一錢麵裹煨以面熟為度),黃連(一兩去須),生乾地黃(一兩半),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桃枝柳枝各七寸。生薑半分。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婦人骨蒸勞熱。四體昏沉。背膊疼痛。面色萎黃。漸漸無力。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知母〔二(一)兩〕,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麥門冬(三分去心),龍膽(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一兩半去苗),白朮(三分),地骨皮(三分),木通(一兩銼),黃芩(三分),犀角屑(三分)
白話文:
治婦人骨蒸勞諸方
骨蒸勞是一種因熱毒之氣侵犯骨骼而引起的疾病,也稱為傳屍、殗殜、復連或無辜。男性以攻痃癖為病根,女性則以血氣失調為根本原因,不論年齡大小,都可能罹患此病。此病會損傷臟腑,侵犯肌膚,久治不癒則導致消瘦。若服用過多寒涼藥物,則會傷及脾臟,脾氣虛弱後,病邪會傳遍五臟。脾臟初受病邪侵犯時,可能出現腹脹或腹部不適,進而導致泄瀉、肌肉消瘦、萎黃、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脾臟受損後,病邪會傳至腎臟,腎臟受損則會出現盜汗、腰膝冷痛、夢魘、小便黃赤等症狀。腎臟受損後,病邪又會傳至心臟,心臟受損則會出現心悸、情緒波動(喜怒無常)、面頰潮紅、口唇紅潤、忽冷忽熱、精神不振等症狀。心臟受損後,病邪再傳至肺臟,肺臟受損則會出現胸悶氣短、咳嗽多痰、皮膚粗糙如麩皮等症狀。最後,病邪傳至肝臟,肝臟受損則會出現視力模糊、脅肋疼痛、孤僻、易怒等症狀。五臟都受損後,病情加重,消瘦更加明顯,治療就更加困難了。
治療婦人骨蒸勞,症狀包括身體發熱、手臂疼痛、月經不通、日漸消瘦、兩脅刺痛、四肢無力、腹部腫塊、咳嗽、食慾不振等,可以使用人參散方。
人參散方組成:人參(三兩,去蘆頭)、鱉甲(三兩,醋炙至黃色,去裙襴)、羚羊角屑(二兩)、赤茯苓(二兩)、知母(一兩)、柴胡(三兩,去苗)、地骨皮(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牛膝(二兩,去苗)、赤芍藥(一兩)、生乾地黃(一兩半)、牡丹皮(二兩半)、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百部(二兩)、貝母(二兩,煨至微黃)、黃芩(三分)、栝蔞根(一兩)、當歸(三分)、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草豆蔻(一兩,去皮)、安息香(半兩)、川朴硝(三分)、炙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碎)、紫菀(一兩,洗去苗土)、麥門冬(一兩半,去心)、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乾)、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至黃色)。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治療婦人骨蒸氣勞,症狀包括四肢無力、晚上發熱、面頰潮紅、食慾不振、心神煩躁等,可以使用天靈蓋散方。
天靈蓋散方組成:天靈蓋(一兩,塗酥炙至微黃)、鱉甲(二兩,醋炙至黃色,去裙襴)、柴胡(一兩半,去苗)、安息香(一兩)、當歸(一兩)、地骨皮(一兩半)、梔子仁(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半)、貝母(一兩,煨至微黃)、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一兩半,去心)、阿魏(一錢,麵裹煨至麵熟)、黃連(一兩,去須)、生乾地黃(一兩半)、檳榔(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童子尿一大盞,加桃枝、柳枝各七寸、生薑半分、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治療婦人骨蒸勞熱,症狀包括四肢沉重、背痛、面色萎黃、日漸無力等,可以使用黃連散方。
黃連散方組成:黃連(一兩,去須)、知母(一兩)、鱉甲(二兩,醋炙至黃色,去裙襴)、麥門冬(三分,去心)、龍膽(半兩,去蘆頭)、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柴胡(一兩半,去苗)、白朮(三分)、地骨皮(三分)、木通(一兩,銼碎)、黃芩(三分)、犀角屑(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