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八 (19)
卷第六十八 (19)
1. 治灸瘡急腫痛諸方
夫灸瘡膿潰以後。更焮腫急痛者。此中風冷故也。
治灸瘡。急腫痛不可忍。水柳膏方。
水柳枝(二兩銼碎春夏取枝皮秋冬取根皮用),甘草(二兩捶碎),白膠香(半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松脂(半兩),黃蠟(半兩),黃丹(三兩炒令紫色),油(八合)
上件藥。先取油安鐺內。以文火煉香熟。漸下柳枝甘草。煎令黑色。去滓。次下白膠香松脂蠟等。候化。即以綿濾過。淨拭鐺。卻傾油於鐺內。漸下黃丹。不住手攪。轉急著火上變色。滴於水中成珠子。膏成。入麝香令勻。用瓷盒盛。於熟絹上攤貼神驗。
治灸瘡急腫疼痛。抽火毒。吮膿膏方。
黃耆(半兩),白芨(一分),白芷(一分),白薇(一分),當歸(一分),赤芍藥(一分),防風(一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細辛(一分),嫩桑枝(一分),垂柳枝(細銼二合),乳香(一分細研),清麻油(一斤)
上件藥。除乳香。余並細銼。於鐺內。用油浸一宿。以慢火煎柳枝色黃黑。綿濾去滓。澄清。拭鐺令淨。慢火熬藥油。入黃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黃丹色稍黑。取少許滴於水內。捻看得所。入乳香。又攪令勻。傾於不津器內盛。每用。看灸瘡大小。以紙上勻攤貼之。每日兩度換。仍煎蔥湯。用軟帛蘸搵熨洗之。
治灸瘡腫急方。
柏白皮(三兩),當歸(一兩),薤白(一握)
上件藥。銼。以豬脂一斤。同煎。薤白令黃焦。絞去滓。候冷塗之。亦治風水中瘡。及火瘡亦妙。
治灸瘡焮腫。及赤爛方。
黃連(去須),赤小豆,馬蹄(燒灰),川大黃,楸葉(以上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麻油調塗之。立效矣。
白話文:
治灸瘡急腫痛諸方
灸瘡膿潰之後,如果更加紅腫疼痛劇烈,這是因為中風受寒所致。
治療灸瘡急腫疼痛難忍的方子:水柳膏方
取水柳枝(二兩,春夏取枝皮,秋冬取根皮,切碎),甘草(二兩,捶碎),白膠香(半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松脂(半兩),黃蠟(半兩),黃丹(三兩,炒至紫色),油(八合)。將油放入鍋中,用文火煉至香熟,逐漸加入水柳枝和甘草,煎煮至黑色,去渣。然後加入白膠香、松脂、黃蠟等,待其融化,用棉布過濾,擦淨鍋,再將油倒回鍋中,逐漸加入黃丹,不停攪拌,加大火加熱至變色,滴入水中能結成珠子,膏藥便成。加入麝香攪勻,用瓷盒盛裝。塗抹在熟絹布上,敷貼患處,效果神奇。
治療灸瘡急腫疼痛,拔除火毒,吸出膿液的方子:吮膿膏方
取黃耆(半兩),白芨(一分),白芷(一分),白薇(一分),當歸(一分),赤芍藥(一分),防風(一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細辛(一分),嫩桑枝(一分),垂柳枝(切碎,二合),乳香(一分,細研),清麻油(一斤)。除乳香外,其餘藥材切碎,放入鍋中,用油浸泡一夜,用慢火煎煮至柳枝呈黃黑色,用棉布過濾去渣,澄清。擦淨鍋,慢火熬煮藥油,加入黃丹,用柳木篦不停攪拌,直到黃丹顏色略微變黑,取少量滴入水中,觀察其成型情況,加入乳香,再攪拌均勻,倒入乾燥的容器中盛裝。使用時,根據灸瘡大小,用紙均勻攤開敷貼,每日換藥兩次。同時煎煮蔥湯,用柔軟的布蘸取熱敷清洗患處。
治療灸瘡腫脹劇烈的方子:
取柏樹白皮(三兩),當歸(一兩),薤白(一把)。切碎,用豬脂一斤同煎,直至薤白呈黃焦色,絞去渣滓,待冷卻後塗抹。此方也可治療風水中瘡和火瘡,效果甚佳。
治療灸瘡紅腫及潰爛的方子:
取黃連(去鬚),赤小豆,馬蹄(燒成灰),川大黃,楸葉(以上等分)。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生麻油調和塗抹,療效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