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八 (2)
卷第六十八 (2)
1. 治金瘡諸方
又方。
新石灰(二升),青蒿(一斤切),艾葉(一斤切)
上件藥。先搗青蒿艾葉。絞取濃汁。拌石灰令盡。曝乾。研入黃丹突厥白朮各三兩。令勻。封金瘡血止大效。
又方。
杏仁(去皮搗如泥),石灰(等分)
上件藥同研。每用。以豬脂和敷之。日二三度即瘥。
又方。
上燒青布作灰。敷瘡上。裹縛之。數日後瘥矣。
又方。
上取蛇銜草。爛搗敷瘡上。裹縛之。數日瘥。
又方。
上取狼牙草莖葉。爛搗敷之。
又方。
五月五日。預取葛根。搗末令極細。密器收之。旋取敷瘡上。止血止痛立效。
又方。
取烏樟根曬乾。搗細羅為散。薄敷瘡上神效。
又方。
上取紫檀末。以敷瘡上。止痛止血生肌。甚效。
治金瘡。或肌肉斷裂方。
上剝取新桑皮。作線縫之。又以新桑皮裹之。又以桑白汁塗之。極驗。小瘡但以桑皮裹之便瘥。如斷筋。取旋覆根搗封之。即續。
治金瘡。止痛牡蠣散方。
牡蠣(半兩),石膏(一分)
上件藥。搗羅更細研。用煉了豬膏調成膏。以封瘡上。痛即立止。
治金瘡。生肌破血補損。紫葛湯方。
紫葛(二兩細研)
上以順流河水三大盞。煎取一盞五分。去滓。食前分溫三服。以酒煎亦妙。
治刀傷斧斫等瘡方。
上取黑氈。燒為灰。細研。敷傷損處。封裹勿動。直待生肌為妙。
治金瘡止痛方。
上取馬蹄燒灰。研令極細。不計時候。以暖酒調下二錢。
又方。
上取楊木白皮。熬令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更以末敷瘡中即愈。
又方。
上取雄黃末敷瘡上。當有汗出即瘥。
又方。
上取貝齒末。以溫酒調下一錢。並主中箭毒。
又方。
磁石
上搗羅為末敷瘡上。止痛斷血。
白話文:
治療外傷的各種藥方
藥方一:
用新鮮的石灰(兩升),切碎的青蒿(一斤),切碎的艾葉(一斤)。先將青蒿和艾葉搗爛,擠出濃汁,和石灰拌勻,曬乾,再加入黃丹、突厥白朮各三兩,研磨均勻。用來敷在外傷上,止血效果很好。
藥方二:
將去皮的杏仁搗成泥,與石灰等量混合研磨。每次使用時,用豬油調和後敷在傷口上,一天塗抹兩三次就能痊癒。
藥方三:
將燒過的青布研磨成灰,敷在傷口上,用布包紮固定,幾天後就能痊癒。
藥方四:
將蛇銜草搗爛,敷在傷口上,用布包紮固定,幾天後就能痊癒。
藥方五:
將狼牙草的莖葉搗爛後敷在傷口上。
藥方六:
在端午節前預先採集葛根,搗成極細的粉末,用密封的容器裝好。需要時取用敷在傷口上,止血止痛效果迅速。
藥方七:
取烏樟樹的根曬乾,搗成細粉,薄薄地敷在傷口上,效果神奇。
藥方八:
取紫檀木的粉末敷在傷口上,可以止痛止血,促進肌肉生長,效果很好。
治療外傷或肌肉斷裂的藥方:
剝取新鮮的桑樹皮,用作線縫合傷口。再用新鮮的桑樹皮包紮,並塗上桑樹的白色汁液,效果極好。小傷口只需用桑樹皮包紮即可痊癒。如果傷及筋骨,則取旋覆花根搗爛敷在傷口上,筋骨就能續接。
治療外傷止痛的牡蠣散:
用牡蠣(半兩),石膏(一分),搗成細末,再研磨得更細。用煉製過的豬油調成膏狀,敷在傷口上,疼痛立刻停止。
治療外傷,促進肌肉生長,活血補傷的紫葛湯:
將紫葛(二兩)研磨成細末。用順流而下的河水三大碗煎煮至一碗半,去除藥渣。飯前溫服三次。用酒煎煮效果也很好。
治療刀傷斧頭等造成的傷口:
將黑色的氈布燒成灰,研磨成細末,敷在傷口處,包紮固定,不要移動,直到肌肉生長出來即可。
治療外傷止痛的藥方:
將馬蹄燒成灰,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不計時間,用溫酒送服二錢。
藥方二:
取楊樹的白色樹皮,烘乾後搗成細末。不計時間,用溫酒送服一錢,再將藥末敷在傷口中,即可痊癒。
藥方三:
將雄黃粉末敷在傷口上,如果傷口有汗液滲出,就會痊癒。
藥方四:
取貝殼的牙齒磨成的粉末,用溫酒送服一錢,對治療箭傷中毒也有效。
藥方五:
將磁石搗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可以止痛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