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七 (20)
卷第六十七 (20)
1. 治一切傷折膏藥諸方
治傷折接骨。散瘀血。止疼痛。抵聖膏方。
麻油(二斤),羊脂(四兩),野駝脂(四兩),臘月豬脂(十兩),當歸(二兩),烏蛇(二兩)生乾地黃(二兩),連翹(二兩),續斷(二兩),白芷(二兩),白蘞(一兩),白芨(一兩),玄參(一兩),鯪鯉甲(一兩),蝟皮(一兩),露蜂房(一兩),桑木耳(一兩),木通(一兩)
以上諸藥細銼。並脂油等。煎半日去滓。然後下杏仁等。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丁香(一兩),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沉香(一兩),木香(一兩),桂心(一兩),松脂(八兩),芎藭(一兩),羌活(一兩),附子(一兩去皮臍),蠟(五兩)
以上細銼。下入前油內。以慢火再養半日。候藥焦黃色。以綿濾去滓。即下後藥。
黃丹(三十四兩),乳香(二兩末),麒麟血(二兩末)
上先以黃丹。納於鍋中。炒令紫色。旋下油。用柳木篦攪。不得住手。待變紫色。即下乳香。麒麟血末。攪令勻。停冷。凡有損折處。用微火熁。攤於絹帛上。封裹。神效。
治傷折接骨。貼熁靈龜膏方。
龜甲(五兩),川大黃(三兩),木鱉子(三兩去殼),當歸(二兩銼微炒),桂心〔一(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時。先空煎酒一升。煎去一半。停稍冷。然後入藥末一兩。以柳木篦。不住手攪成膏。以油單子上。攤貼傷損痛處。立效。
治從高墜下。落馬墮車。踠折骨碎筋傷等。紫金膏方。
黃丹(二十四兩),麻油(二斤半),豬脂(四兩),野駝脂(四兩),松脂(一斤),烏蛇(半兩),白蘞(半兩),白芷(半兩),白芨(半兩),連翹(半兩),續斷(半兩),紫葛(半兩),牛膝(半兩去苗),生乾地黃(半兩),鯪鯉甲(一兩),蝟皮(半兩),露蜂房(半兩),木通(半兩),當歸(半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乳香(一兩),丁香(一兩),木香(一兩),桂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生用)去皮臍〕,芎藭(一兩),羌活(一兩),麒麟血(一兩)
上件藥。細銼。入油脂內。並松脂。同以慢火煎養半日。候藥焦熟。以綿濾去滓。用淨鍋。納細羅黃丹。炒令紫色。旋下熟藥汁。以柳木篦不住手攪。候變紫色。即油力盡。滴於水中成珠子。手內看。不汙人手。即停火。收於瓷盒中。用紙上攤貼痛處。日一換之。
治傷折。接骨止痛。膃肭臍膏方。
膃肭臍(二兩),當歸(二兩),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桂心〔三(二)兩〕,羌活(一兩),芎藭(一兩),麒麟血(一兩),烏蛇(一兩),乳香(一兩),木香(一兩),續斷(一兩),生乾地黃(二兩),白芷(一兩),穿山甲(一兩),蝟皮(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莨菪子(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紫草(一兩),棘針(一兩),柳枝(一兩),槐枝(一兩),赤芍藥(一兩),白蘞(一兩),防風(一兩),細辛(一兩),蔥白(十四莖連須)黃蠟〔一(十)兩〕,密陀僧(一兩),瀝清香〔一(十)兩〕,駝脂〔二(三)兩〕,羊脂(三兩),豬脂(二十兩),清麻油〔五兩(斤)〕,黃丹〔三升(斤)炒令紫色〕
白話文:
治一切傷折膏藥諸方
可治療骨折、幫助接骨、散瘀血、止疼痛的「抵聖膏」配方:
麻油(約1200毫升),羊的脂肪(約120毫升),野駱駝的脂肪(約120毫升),臘月宰殺豬的脂肪(約300毫升),當歸(約60克),烏梢蛇(約60克),生乾地黃(約60克),連翹(約60克),續斷(約60克),白芷(約60克),白蘞(約30克),白芨(約30克),玄參(約30克),穿山甲(約30克),刺蝟皮(約30克),蜂巢(約30克),桑樹上的木耳(約30克),木通(約30克)。
將以上藥材切細,連同油脂等一起放入鍋中煎煮約半天,去除藥渣。然後加入以下藥材:
杏仁(約6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丁香(約30克),桃仁(約6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沉香(約30克),木香(約30克),桂皮(約30克),松香(約240克),芎藭(約30克),羌活(約30克),炮製過的附子(約30克,去除皮和臍部),蜂蠟(約150克)。
將以上藥材切細,放入之前的藥油中,用小火再熬煮半天。等藥材變成焦黃色後,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接著加入以下藥材:
黃丹(約1020克),乳香粉末(約60克),麒麟血粉末(約60克)。
先將黃丹放入鍋中炒至紫色,然後倒入藥油,用柳木製成的攪拌棒不停攪拌,不可停歇。等顏色變成紫色時,加入乳香和麒麟血粉末,攪拌均勻。待冷卻後,凡是有損傷骨折的地方,用微火烘熱膏藥,塗在絲綢布上,包紮患處,效果神奇。
可治療骨折、幫助接骨的「貼熁靈龜膏」配方:
龜甲(約150克),川大黃(約90克),木鱉子(約90克,去殼),當歸(約60克,切碎後略微炒過),桂皮(約30或60克,原文有兩種寫法)。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每次使用時,先將一升酒空鍋加熱,煎煮至剩一半,稍稍冷卻後,加入藥末約30克,用柳木攪拌棒不停攪拌成膏狀。塗在油紙上,貼敷在傷痛處,立即見效。
可治療從高處摔落、落馬墮車、扭傷骨折筋傷的「紫金膏」配方:
黃丹(約720克),麻油(約1500毫升),豬的脂肪(約120毫升),野駱駝的脂肪(約120毫升),松香(約300克),烏梢蛇(約15克),白蘞(約15克),白芷(約15克),白芨(約15克),連翹(約15克),續斷(約15克),紫葛(約15克),牛膝(約15克,去除莖),生乾地黃(約15克),穿山甲(約30克),刺蝟皮(約15克),蜂巢(約15克),木通(約15克),當歸(約15克),桃仁(約3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杏仁(約3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乳香(約30克),丁香(約30克),木香(約30克),桂皮(約30克),炮製過的附子(約30克,炮裂後生用,去除皮和臍部),芎藭(約30克),羌活(約30克),麒麟血(約30克)。
將以上藥材切細,放入油脂中,連同松香,用小火煎煮約半天。等藥材煎煮成熟後,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用乾淨的鍋,放入細羅過篩的黃丹,炒至紫色。隨後倒入熬好的藥汁,用柳木攪拌棒不停攪拌。等顏色變成紫色,油力耗盡,滴入水中能成珠狀,用手摸不沾手時,即可停止加熱。將膏藥收於瓷盒中。用紙張塗抹膏藥,貼在患處,每日更換一次。
可治療骨折、幫助接骨、止痛的「膃肭臍膏」配方:
海狗的生殖器(約60克),當歸(約60克),炮製過的附子(約60克,去除皮和臍部,生用),桂皮(約60或90克,原文有兩種寫法),羌活(約30克),芎藭(約30克),麒麟血(約30克),烏梢蛇(約30克),乳香(約30克),木香(約30克),續斷(約30克),生乾地黃(約60克),白芷(約30克),穿山甲(約30克),刺蝟皮(約30克),桃仁(約3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莨菪子(約60克),杏仁(約3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紫草(約30克),棘針(約30克),柳枝(約30克),槐枝(約30克),赤芍藥(約30克),白蘞(約30克),防風(約30克),細辛(約30克),帶鬚蔥白(約420克),蜂蠟(約30或300克,原文有兩種寫法),密陀僧(約30克),瀝清香(約30或300克,原文有兩種寫法),駱駝的脂肪(約60或90克,原文有兩種寫法),羊的脂肪(約90克),豬的脂肪(約600毫升),清麻油(約1500毫升或3000毫升,原文有兩種寫法),黃丹(約900毫升或1800毫升,原文有兩種寫法,炒至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