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五 (2)

1. 治一切癬諸方

又方。

上取犬膽塗之。立效。

又方。

上取牛鼻頭津塗之。

又方。

上取醬汁生葶藶末。調塗之。

又方。

上取地捲土。將醋和調。塗之。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

取狗膽塗抹患處,馬上見效。

另一種方法:

取牛鼻頭上的分泌物塗抹患處。

另一種方法:

取醬油和生的葶藶粉末調和後塗抹患處。

另一種方法:

取地捲土,用醋調和後塗抹患處。

2. 治乾癬諸方

夫乾癬。但有稜廓。皮枯癢。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風濕邪氣。客於腠理。復值寒濕與血氣相搏所生。若其風毒氣多。濕氣少。故風入深。故無汁。為乾癬也。其中亦生蟲。

治乾癬。搔之白屑起。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藜蘆(半兩去蘆頭),川大黃(一兩),乾薑(半兩生銼),䕡茹(一兩),莽草(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豬脂一斤。以慢火煎成膏。濾去滓。收於瓷器中。先以新布揩拭瘡上令傷。然後塗藥。無不瘥者。

治乾癬癢不止。宜塗胡粉散方。

胡粉,黃連(去須),蛇床子,白蘞(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面脂調塗。濕即干貼之。

治乾癬癢痛不止方。

草烏頭(一分),狼牙(一分),斑蝥(七枚)

上件藥生用。搗細羅為散。以口脂調。用竹篦子刮破塗藥。熟揩入肉。候出黃水。三兩日瘥。

又方。

斑蝥(五月五日取七枚),麝香(半錢)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醋調塗在瘡上。出少多黃水瘥。

又方。

川烏頭(二枚生用),乾蠍(五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面油調作膏。塗之。

治乾癬無問年月。神效方。

水銀(半兩),蕪荑(半兩末),胡粉(半兩),花胭脂(半兩)

上件藥都研。入煉了臘月豬脂四兩。研令水銀星盡。先以泔清洗瘡上。拭乾然後塗之。

治乾癬積年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方。

巴豆(十枚肥者)

上於炭火先燒之。令油出盡。即於乳缽內。以少許酥和研如膏。薄塗之。不過一兩度愈。

又方。

上以狼毒。醋磨塗之。

又方。

上取槲樹白皮塗之。

又方。

上取桃樹白皮。搗令極爛。以醋調塗之。

又方。

斑蝥(半兩微炒)

上搗羅為末。蜜調。薄塗即瘥。

又方。

上取青葙子末。以口脂調。先用漿水洗淨後敷之。

白話文:

治乾癬諸方

乾癬的症狀是皮膚表面有明顯的邊界,皮膚乾燥發癢,抓撓後會有白色皮屑脫落。這些都是因為風濕邪氣入侵肌膚腠理,又遇上寒濕與血液互相搏鬥而引起的。如果風毒之氣較盛,濕氣較少,風邪就深入肌膚,所以不會滲出液體,這就是乾癬。乾癬有時還會滋生蟲類。

治療乾癬,抓撓後有白色皮屑的,可用黃連散:

黃連(一兩,去鬚)、藜蘆(半兩,去蘆頭)、川大黃(一兩)、乾薑(半兩,生薑切片)、白芷(一兩)、莽草(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加入豬油一斤,用小火慢煎成膏,過濾掉藥渣,儲存在瓷器中。先用乾淨的布擦拭患處,使其受傷,然後塗抹藥膏,效果很好。

治療乾癬奇癢難耐的,可用胡粉散:

胡粉、黃連(去鬚)、蛇床子、白蘞(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用面脂調和塗抹,濕了就晾乾再貼上。

治療乾癬奇癢疼痛不止的:

草烏頭(一分)、狼毒(一分)、斑蝥(七枚)

以上藥物生用,搗碎研磨成細粉,用口紅調和。用竹篦子刮破患處後塗抹藥物,用力揉搓至藥物滲入皮膚,待滲出黃水,三兩天即可痊癒。

另一方:

斑蝥(五月五日採摘七枚)、麝香(半錢)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塗抹在患處,待滲出少量或大量黃水即可痊癒。

另一方:

川烏頭(兩枚,生用)、乾蠍(五枚)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用面油調和成膏,塗抹患處。

治療乾癬,無論病程長短,效果神奇的方子:

水銀(半兩)、蕪荑(半兩,研磨成粉)、胡粉(半兩)、花胭脂(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均勻,加入煉好的臘月豬油四兩,研磨至水銀消失不見。先用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再塗抹藥物。

治療乾癬多年,患處結痂,抓撓後滲出黃水,每逢陰雨天就發癢的:

巴豆(十枚,肥大的)

將巴豆放在炭火上燒烤,直至油分完全滲出,然後在乳缽中加入少量酥油研磨成膏,薄薄地塗抹患處,塗抹一到兩次即可痊癒。

另一方:

用狼毒,用醋磨碎後塗抹患處。

另一方:

取槲樹白皮塗抹患處。

另一方:

取桃樹白皮,搗爛,用醋調和後塗抹患處。

另一方:

斑蝥(半兩,微炒)

將斑蝥搗碎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薄薄地塗抹即可痊癒。

另一方:

取青葙子研磨成細粉,用口紅調和,先用米漿水清洗患處,然後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