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二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二 (16)

1. 治發背寒熱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的藥粉,用一碗水,加入十四片竹葉,煎煮至剩下六分(約為原先水量的一半多一點),過濾掉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2. 治發背熱渴諸方

夫發背熱渴者。由寒氣客於經絡。折於氣血。氣血澀則不通。乃結成瘡。發於背上。則腑臟皆熱。熱則臟燥。故渴而引冷飲也。

治發背及乳癰。赤腫疼痛。體熱大渴。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黃耆(一兩半銼),黃芩(一兩半銼),川升麻(一兩),知母(二兩)甘草(一兩生銼),玄參(一兩),栝蔞根〔三(二)兩〕,赤芍藥(一兩),當歸(一兩),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半兩。淡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及一切瘡腫。未穴。攻刺疼痛。或煩熱。渴燥不食。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人參(三兩去蘆頭),知母(三分),赤茯苓〔一(二)分〕,麥門冬(一兩去心),地骨皮(一兩),黃耆(一兩銼),甘草(一兩生銼),葛根(三分銼),栝蔞根(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蘆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壅熱。煩渴。不思飲食。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黃耆(一兩銼),甘草(半兩生銼),麥門冬(一兩去心),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石膏(一兩),當歸(三分),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熱毒焮腫疼痛。煩熱渴。解毒散方。

犀角屑(三分麩炒),川升麻(半兩),梔子仁(二分),木通(一兩銼),麥門冬(三分去心)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三分生銼),葛根(三分銼),地骨皮(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豉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熱渴疼痛。宜服黃耆飲子方。

黃耆(一兩銼),栝蔞根(一兩),赤芍藥(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玄參(半兩),甘草(半兩生銼),赤茯苓(半兩),川升麻(半兩),當歸(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一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及乳癰壅毒。熱渴疼痛。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二)分〕,犀角屑(半兩),木通(三分銼),黃芩(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生乾地黃(一兩),玄參〔三(二)分〕,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生銼),葛根(半兩銼),蘆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黑豆一百粒。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發背熱渴諸方

發背伴隨發熱口渴,是寒邪入侵經絡,阻礙氣血運行所致。氣血不通則形成瘡瘍,長在背上,則內臟皆熱,臟腑乾燥,所以口渴想喝冷飲。

以下列出治療發背及乳癰等症的處方:

**麥門冬散方:**適用於發背、乳癰,症狀為紅腫疼痛、發熱口渴。 方劑包含麥門冬、黃耆、黃芩、川升麻、知母、甘草、玄參、栝蔞根、赤芍藥、當歸、赤茯苓。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地黃半兩、淡竹葉二七片煎煮至五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

**犀角散方:**適用於發背及各種瘡腫,未潰破,疼痛劇烈,伴隨煩熱、口渴乾燥、食慾不振。方劑包含犀角屑、人參、知母、赤茯苓、麥門冬、地骨皮、黃耆、甘草、葛根、栝蔞根、川大黃、蘆根。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

**生乾地黃散方:**適用於發背壅熱,煩渴,不想吃東西。方劑包含生乾地黃、黃耆、甘草、麥門冬、赤芍藥、黃芩、人參、石膏、當歸、半夏。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淡竹葉二七片、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

**解毒散方:**適用於發背熱毒,紅腫疼痛,煩熱口渴。方劑包含犀角屑、川升麻、梔子仁、木通、麥門冬、枳殼、甘草、葛根、地骨皮。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地黃一分、豉半合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

**黃耆飲子方:**適用於發背熱渴疼痛。方劑包含黃耆、栝蔞根、赤芍藥、麥門冬、玄參、甘草、赤茯苓、川升麻、當歸。將藥材細切拌勻,每次服用半兩,用水一中盞,加入淡竹葉一七片煎煮至五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

**升麻散方:**適用於發背及乳癰壅毒,熱渴疼痛。方劑包含川升麻、犀角屑、木通、黃芩、麥門冬、生乾地黃、玄參、赤芍藥、甘草、葛根、蘆根。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入黑豆一百粒、淡竹葉二七片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

**蘆根散方:**適用於發背及各種癰腫,身體煩躁,熱渴疼痛。方劑包含蘆根、連翹、玄參、射干、川升麻、梔子仁、赤芍藥、羚羊角屑、寒水石、甘草、生乾地黃。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