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九 (30)
卷第五十九 (30)
1. 治痢下脫肛諸方
夫脫肛者。為肛門脫出也。多因久痢。大腸虛冷所為也。又肛門為大腸之候。大腸虛而傷於寒。痢而用氣𠸯。其氣下衝。則肛門脫出。因謂之脫肛也。
治久痢不瘥。脫肛。卷柏散方。
卷柏(一兩),龍骨(一兩),訶黎勒(一兩煨用皮),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縮朱(一兩去皮),蓽茇(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白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錢。
治大腸風冷。久痢不瘥。脫肛。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一兩),當歸(半兩銼微炒),蓬莪朮(半兩),龍骨(一兩),肉豆蔻(半兩去殼),白石脂(一兩),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白芍藥(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痢疾時久不瘥。變種種痢。兼脫肛。莨菪丸方。
莨菪子(一斤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曝乾炒令黃黑色細碎研),釅醋(二升),青州棗(一升煮去皮核)
上以醋煮二味為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久痢不瘥。有蟲。兼下部脫肛。蕪荑丸方。
蕪荑(二兩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蚺蛇膽(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杏仁湯下三十丸。日再服。
治諸痢疾。脫肛久不止。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艾葉(一兩微炒),鱉頭骨(三枚塗酥炙令焦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痢下脫肛諸方
脫肛指的是肛門脫出,大多是因為久患痢疾,導致大腸虛寒所致。肛門是大腸的出口,大腸虛弱又受寒,加上痢疾耗損氣血,氣血下衝,就會導致肛門脫出,這就是脫肛。
以下是治療久痢不愈、伴隨脫肛的幾個方劑:
卷柏散方:
此方用於治療久痢不癒及脫肛。藥材包括:卷柏、龍骨、訶黎勒(煨用皮)、黃連(去須微炒)、縮砂仁(去皮)、蓽茇、肉豆蔻(去殼)、白石脂,各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二錢。
赤石脂散方:
此方用於治療大腸風寒、久痢不癒及脫肛。藥材包括:赤石脂一兩,當歸(銼碎微炒)半兩,蓬莪朮半兩,龍骨一兩,肉豆蔻(去殼)半兩,白石脂一兩,黃連(去須微炒)半兩,白芍藥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烤至香熟)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二錢。
莨菪丸方:
此方用於治療久患痢疾不癒、痢疾類型多變且伴隨脫肛。藥材包括:莨菪子(一斤,用水淘洗去除浮渣,水煮至發芽,曬乾後炒至黃黑色,研磨成細粉),濃醋(二升),青州棗(一升,煮熟去皮核)。將莨菪子和濃醋一起煮成膏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二十丸。
蕪荑丸方:
此方用於治療久痢不癒,伴有蟲症及脫肛。藥材包括:蕪荑(微炒)二兩,黃連(去須微炒)一兩,蚺蛇膽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杏仁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龍骨散方:
此方用於治療各種痢疾及久治不癒的脫肛。藥材包括:龍骨一兩,艾葉(微炒)一兩,鱉頭骨(三個,塗酥炙烤至焦黃)。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