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一 (7)
卷第五十一 (7)
1. 治痰厥頭痛諸方
夫痰厥頭痛者。謂痰水在於胸膈之上。又起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不散。而陰氣逆上。與風痰相結。上衝於頭。即令頭痛。或數歲不已。久連脅痛。故云痰結頭痛。其候如此也。
治痰厥頭痛。胸滿短氣。嘔吐白沫。飲食不消。附子散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前胡(半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檳榔(半兩),石膏〔二(一)兩搗碎〕,芎藭(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厥頭痛。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甘菊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白附子(一兩炮裂),前胡(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生薑茶清調下二錢。
治痰厥頭疼。目眩。心膈不利。石膏丸方。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甘菊花〔一(二)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防風(二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及夜臨臥時。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痰厥頭痛。宜吐之方。
茶抹(四錢),人參蘆頭(一分),燈心(一束)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未吐再服。
治痰厥頭痛。往來寒熱方。
恆山(一兩),雲母粉(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鹽湯調下一錢。得吐為效。若吐不盡。即更一服。
治頭痛如破。非中風冷所得。是胸膈中痰厥氣上衝。名為痰厥頭痛。宜服此方。
灶下墨(一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又方。
苦參(半兩銼),桂心(半兩),半夏(三分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調塗於痛上。即止。
治痰厥頭痛方。
旋覆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臘麵茶清調下一錢。
又方。
附子(半兩生用),半夏(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錢。以水調如膏。用紙看大小塗藥。貼在太陽穴上。藥干疼止。立驗。
又方。
恆山(二兩),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得吐即住服。
又方。
烏梅(十枚取肉)
上以鹽三錢。酒一中盞。與烏梅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得吐即住服。
白話文:
治痰厥頭痛諸方
痰厥頭痛,是指痰水停滯在胸膈以上,又遇上寒邪,導致陽氣運行受阻,痰水凝聚不散,陰氣逆勢上衝,與風痰結合,上攻頭部而引起頭痛,有時持續數年不愈,久而久之還會連帶脅肋疼痛,所以稱之為痰厥頭痛。其症狀表現如上所述。
針對痰厥頭痛,伴隨胸悶氣短、嘔吐白沫、飲食不消等症狀者,可服用附子散:
附子(半兩,炮製後去皮臍)、前胡(半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瓤)、檳榔(半兩)、石膏(一至二兩,搗碎)、川芎(半兩)。 將以上藥材細切拌勻,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大盞,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針對痰厥頭痛者,可服用防風散:
防風(一兩,去蘆頭)、甘菊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白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前胡(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細研磨,水飛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飯後用生薑茶送服二錢。
針對痰厥頭痛、頭暈目眩、心膈不適者,可服用石膏丸:
石膏(二兩,細研磨,水飛過)、甘菊花(一至二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防風(二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郁李仁(一兩,湯浸泡後去皮尖,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及睡前溫水送服二十丸。
針對痰厥頭痛,宜催吐者,可服用此方:
茶葉渣(四錢)、人參蘆頭(一分)、燈芯(一束)。 加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 服藥後步行五里路仍未催吐,則可再服用一次。
針對痰厥頭痛,伴隨寒熱往來者,可服用此方:
恆山石(一兩)、雲母粉(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不拘時辰,用鹽湯送服一錢,以催吐為效。 若吐不乾淨,可再服用一次。
針對頭痛劇烈如頭顱破裂,非中風或風寒所致,而是胸膈痰厥之氣上衝所引起的痰厥頭痛,可服用此方:
灶底黑灰(一兩)、附子(三分,炮製後去皮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不拘時辰,溫水送服二錢。
另一方:
苦參(半兩,切碎)、桂枝(半兩)、半夏(三分,生用)。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用醋調和,塗抹於疼痛處,即可止痛。
治痰厥頭痛方:
旋覆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不拘時辰,用臘面茶送服一錢。
另一方:
附子(半兩,生用)、半夏(半兩,生用)。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取一錢,加水調成膏狀,用紙裁成大小適中的藥貼,貼在太陽穴上,待藥乾後疼痛即可止息,療效迅速。
另一方:
恆山石(二兩)、甘草(半兩,生,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若已催吐則停止服用。
另一方:
烏梅(十枚,取肉)。 加鹽三錢,酒一中盞,與烏梅一起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若已催吐則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