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 (19)
卷第五十 (19)
1. 治膈氣心胸中痛諸方
白朮(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神麯(一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中虛寒疼痛。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一兩),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一)錢。
治膈氣。食後嘔逆。心胸中㽲痛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白朮(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中氣逆。時復疼痛。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氣滯疼痛。連於腹脅。飲食不下。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桂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人參(三分去蘆頭),細辛〔半(三)分〕,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貝母(三分煨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常含三五丸咽津。甚佳。
治膈氣。心胸間痛。氣逆。飲食不下。小草丸方。
小草(三分),桂心(三分),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三分炮裂銼),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橫膈膜氣滯、心胸疼痛的各方
第一方
白朮(約30克),枳實(約3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神麯(約30克,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為散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熱酒調服約3克。
第二方,治療橫膈膜氣滯,心胸虛寒疼痛
厚朴(約60克,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熟),吳茱萸(約15克,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稍微炒過),桂心(約30克),白朮(約30克),陳皮(約45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為散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熱酒調服約6克。
第三方,治療橫膈膜氣滯,食後嘔吐,心胸悶痛
乾薑(約15克,炮裂後切碎),吳茱萸(約15克,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稍微炒過),白朮(約60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為散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熱酒調服約3克。
第四方,治療橫膈膜氣滯,心胸氣逆,時常疼痛
枳實(約3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桂心(約30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為散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熱酒調服約3克。
第五方,治療橫膈膜氣滯,心胸氣滯疼痛,連帶腹部和脅肋,飲食難以下嚥
木香(約30克),青橘皮(約3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檳榔(約30克),桂心(約30克),乾薑(約15克,炮裂後切碎),人參(約1克,去除蘆頭),細辛(約1克),吳茱萸(約15克,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稍微炒過),川烏頭(約15克,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貝母(約1克,煨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湯送服20丸。平時可以含服三五丸,慢慢嚥下唾液,效果更好。
第六方,治療橫膈膜氣滯,心胸疼痛,氣逆,飲食難以下嚥
小草(約1克),桂心(約1克),川椒(約1克,去除種子和閉口者,稍微炒過去除汗液),乾薑(約1克,炮裂後切碎),細辛(約1克),附子(約15克,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湯送服3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