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九 (11)

1. 治痃癖不能食諸方

治痃癖氣。每發痛不能食。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三兩微煨銼),益智子(一兩去皮),吳白朮(一兩),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治療痃癖這種病症,它發作時會疼痛難耐,導致無法進食。這裡有一個方子叫做「京三稜丸」:

需要準備京三稜(三兩,稍微烤過後切碎),益智子(一兩,去掉外皮),吳白朮(一兩),以及木香(一兩)。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的藥粉,用一杯水煎煮到剩下一半的量,去除藥渣。不論什麼時間,稍為溫熱時服用即可。

2. 治痃癖羸瘦諸方

夫痃癖羸瘦者。由寒溫不調。臟腑虛冷。飲食不化。邪氣與臟氣相搏。結聚所生也。若久不瘥。則經絡痞澀。氣血不和。四肢灑淅。寒熱腹中鬱郁而痛。不欲飲食。脾胃氣虛。不能榮於肌肉。故令羸瘦者也。

治痃癖氣。心腹滯悶。面色萎黃。日漸羸瘦。紫菀丸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柴胡(三分去苗),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厚朴〔三(半)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桔梗(半兩去蘆頭),黃連(半兩去須),肉桂(半兩去皺皮),赤茯苓(半兩),菖蒲(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五丸。

治痃癖氣。多吐清水。面色萎黃。心肋脹痛。不欲飲食。四肢羸瘦。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四兩炮裂去皮臍),白朮(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木香(半兩),桂心(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神麯(一兩炒微黃),丁香(三分),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攻心肋。痛不欲食。四肢羸瘦。白朮丸方。

白朮(三分),蓬莪朮(三分),烏藥(半兩),木瓜(半兩),桂心(半兩),硼砂(一兩半細研),生薑屑(半兩),益智子(三分去皮),木香(半兩),蕪荑(半兩),神麯(一兩搗羅為末並硼砂用酒煎成膏)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硼砂曲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痃癖氣。四肢羸瘦。心神虛煩。皮膚乾燥。不欲飲食。宜服羊脂煎方。

羊脂(一升),牛髓(二升),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一兩半),芎藭(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生乾地黃(二兩),遠志(一兩去心),生薑汁(二合),當歸(一兩銼微炒),生地黃汁(一升),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用羊脂牛髓生薑地黃等汁。以慢火煎令沸。後入藥末。煎煉成膏。收於瓷器中。每服。以溫酒調下半匙。日三四服。

治痃癖冷氣。不能飲食。四肢羸瘦少力。枸杞子丸方。

枸杞子(三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白朮(一兩),川椒(二合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關於痃癖導致身體虛弱消瘦的各種治療方法

所謂痃癖導致身體虛弱消瘦,是因為身體受到寒熱不調的影響,導致內臟虛弱寒冷,消化功能變差,邪氣與臟腑之氣相互搏鬥,結聚在一起而產生的。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沒有改善,就會導致經絡阻塞不暢,氣血運行不和,四肢發冷顫抖,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腹中悶痛,沒有食慾。脾胃之氣虛弱,無法滋養肌肉,因此才會導致身體虛弱消瘦。

治療痃癖氣,導致胸悶不舒,面色萎黃,逐漸消瘦的紫菀丸

藥材包含紫菀、柴胡、炮製過的川烏頭、用湯浸泡後炒乾的吳茱萸、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的厚朴、用酥油塗抹後烤至焦黃的皂莢、去籽炒過的川椒、桔梗、黃連、肉桂、赤茯苓、菖蒲、人參、炮製過的乾薑,以及去油的巴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巴豆,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搗五七百下,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稀粥水送服五丸。

治療痃癖氣,導致經常吐清水,面色萎黃,心胸肋骨脹痛,沒有食慾,四肢虛弱消瘦的附子丸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附子、白朮、用湯浸泡後烤乾的陳皮、用湯浸泡後炒乾的吳茱萸、用湯浸泡去皮炒過的桃仁、炮製過的乾薑、木香、桂心、炒過的川大黃、炒過的神曲、丁香、以及去皮的草豆蔻。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搗三五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間不限,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痃癖氣,攻心胸肋骨,導致疼痛難以進食,四肢虛弱消瘦的白朮丸

藥材包含白朮、蓬莪朮、烏藥、木瓜、桂心、細研的硼砂、生薑屑、去皮的益智子、木香、蕪荑,以及用酒煎煮硼砂和神曲做成的藥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硼砂曲膏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時間不限,用煎煮的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痃癖氣,導致四肢虛弱消瘦,心神虛煩,皮膚乾燥,沒有食慾的羊脂煎

藥材包含羊脂、牛髓、炒過的川椒、桂心、人參、五味子、芎藭、炮製過的乾薑、生地黃、遠志、生薑汁、炒過的當歸、生地黃汁,以及用湯浸泡後炒乾的吳茱萸。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先用羊脂、牛髓、生薑汁和地黃汁用小火煎煮至沸騰,然後加入藥末,熬煮成膏狀,裝入瓷器中。每次服用,用溫酒調服半湯匙,每天三四次。

治療痃癖寒氣,導致無法進食,四肢虛弱消瘦無力的枸杞子丸

藥材包含枸杞子、炮製過的乾薑、白朮、炒過的川椒、用湯浸泡後炒乾的吳茱萸,以及用湯浸泡後烤乾的陳皮。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搗三二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痃癖氣,導致無法進食,身體虛弱消瘦的牛膝丸

藥材包含牛膝、生地黃、炒過的當歸、桂心、木香、五味子、酒浸後烤乾的肉蓯蓉、炒過的神曲末、炒過的大麥芽、白朮、人參、白茯苓、檳榔,以及用湯浸泡後烤乾的陳皮。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搗三二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用溫酒送服三十丸,晚上飯前再服一次。

治療痃癖氣,導致胸悶背痛,無法進食,日漸消瘦,四肢無力,時常驚悸的檳榔丸

藥材包含檳榔、桔梗、炒過的當歸、人參、桂心、前胡、用湯浸泡後烤乾的陳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的厚朴、白朮、炙過的甘草、炮製過的川烏頭、炮製過的乾薑、茯神、用醋塗抹烤黃的鱉甲、炒過的川大黃,以及龍齒。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搗五七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稀粥水送服三十丸,每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