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五 (3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五 (32)

1. 治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諸方

又方。

菘菜花(一兩),赤小豆(一兩半),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旋旋敷瘡上良。

又方。

爛蜆子殼(一兩半),黃連(一兩),馬齒莧菜(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頻敷瘡上效。

又方。

地骨皮(三兩),苦參(三兩),槐根白皮(三兩),蛇床子(二兩),鹽(一兩),羊蹄根(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每度以漿水五碗。煎五七沸。去滓。看冷暖。漸漸洗之。後以故帛淹干。敷前散子。

白話文:

另一種藥方:

用菘菜花(一兩)、赤小豆(一兩半)、黃連(一兩,去掉鬚根)。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然後將藥粉慢慢敷在瘡上,效果很好。

另一種藥方:

用腐爛的蜆子殼(一兩半)、黃連(一兩)、馬齒莧菜(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然後多次敷在瘡上,效果顯著。

另一種藥方:

用地骨皮(三兩)、苦參(三兩)、槐樹根白皮(三兩)、蛇床子(二兩)、鹽(一兩)、羊蹄根(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細,混合均勻,分成三份。每次取一份,用漿水(米湯)五碗煎煮,煮沸五到七次,去除藥渣。待藥液溫度適宜後,慢慢用來清洗患處,然後用舊布擦乾。最後敷上前面製作的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