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 (5)

1. 犀角散

治風寒暑濕,毒氣攻注,經脈凝澀,蓄於筋骨經隧之間,或在四肢,肉色不變,發作連骨髓痛,乍歇乍作,或晝靜夜發,去來不常,並宜服之。

犀角(鎊),當歸,白芍藥(各二兩),牛膝(酒浸一宿),沉香,木香,虎頭骨(酥炙。各四兩),槲葉脈(二大握),麝香(半兩)

上件除麝香外㕮咀,每用藥一兩,水三盞半,煎至一盞半,濾取清汁,內麝香抄半錢攪勻,放溫服,食前,日進三服。

白話文:

犀角散

治療風寒暑濕、毒邪入侵,導致經脈阻塞不通,停滯在筋骨經絡之間,可能出現在四肢,皮膚顏色無變化,疼痛劇烈,連骨髓都痛,時發時止,或白天安靜,晚上發作,發作時間不規律,都適用此方。

藥方:犀角(磨粉)、當歸、白芍藥(各二兩)、牛膝(用酒浸泡一夜)、沉香、木香、虎頭骨(烘烤至酥脆,各四兩)、槲樹葉脈(一大把)、麝香(半兩)。

使用方法:除了麝香以外,其餘藥材都研磨成粉末。每次取藥粉一兩,加水三盞半,煎煮至一盞半,過濾取汁,加入麝香半錢攪拌均勻,溫服,飯前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2. 擒虎散

若有前證,或臟腑稍實,宜間服擒虎散三兩服,疏導腸胃中澀滯鬱積毒氣。

沒藥,當歸,黑牽牛(生),大黃(各一兩),甘草(生一錢)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用皂角刺七個,捶破隔宿,以酒一升浸之,來日取酒一盞,更加水一盞,內栝蔞子七粒,同煎至十分,去滓,取及盞內八分許,放溫服,遠以後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擒虎散

如果有之前的病症,或是臟腑略微積實,可以間隔服用三兩擒虎散,以疏通腸胃中阻塞、鬱結的毒氣。

藥材包括沒藥、當歸、生黑牽牛、大黃(各一兩),生甘草(一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再取皂角刺七個,敲碎後隔夜用一升酒浸泡,隔天取出一盞酒,加一盞水,放入七粒栝蔞子,一起煎煮至十分,去渣,取約八分服用,溫服,服藥後要觀察大便情況,以通便為準。

3. 何首烏散

治風癢瘡,揉之汁出。

何首烏(四兩)

上為粗末,每用水一大碗,入艾葉半抄,煎至半碗,入藥末一大匙,再煎三兩沸,去粗熱洗,拭乾後,敷貼艾煎膏。

白話文:

何首烏散

此方治療風癢瘡,患處會滲出汁液。

取何首烏四兩,研磨成粗粉。每次用一大碗水,加入半把艾葉,煎煮至半碗水,再加入一大匙藥粉,繼續煎煮三兩沸,待藥汁稍涼後清洗患處,擦乾後敷貼艾葉煎膏。

4. 鎮肝丸

治瘰癧結核腫硬,令內消。

皂角六挺(去皮弦,內二挺塗酥炙黃,二挺用陳皮末二兩水調塗皂角上,炙,二挺用青皮末二兩水調塗皂角上,炙黃)

上為細末,用精羊縷肉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五六十丸,溫水下,臨臥食後。

白話文:

鎮肝丸治療瘰癧(淋巴結核)等腫塊堅硬的病症,使其從內部消散。

藥方:取皂角六條(去除皮、弦,其中兩條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另外兩條用二兩陳皮粉末加水調和後塗在皂角上炙烤至黃色,剩下的兩條則用二兩青皮粉末加水調和後塗在皂角上炙烤至黃色)。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精瘦羊肉搗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逐漸增加到五六十丸,溫水送服,睡前飯後服用。

5. 麝香散

治瘰癧結核,腫硬不消,疼痛,宜服之。

麝香(半錢,研),枳殼(去穰,二錢半,麩炒),白丁香(二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半盞調勻,食後,日進一服。

白話文:

麝香散

治療瘰癧(淋巴結核)引起的腫塊堅硬、消不下去、疼痛的症狀,可以使用此方。

藥方成分:麝香(0.75克,研磨成粉)、枳殼(去除內瓤,3.75克,用麩皮炒制)、白丁香(30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2克,用溫酒半杯調勻,飯後服用,每天服用一次。

6. 淋渫吳茱萸湯

治風毒瘡久不瘥。

吳茱萸,川烏頭(生用,不去皮),蛇床子,桂(各一兩),荊芥穗,附子(生,不去皮。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用藥半兩,水半碗,煎三兩沸,去粗,用帛子蘸藥淋掃患處,臨臥頻頻用之,後用楓香散。

白話文:

治療久治不癒的風毒瘡。

用吳茱萸、川烏頭(生用,不去皮)、蛇床子、桂枝(各一兩)、荊芥穗、附子(生用,不去皮,各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取藥粉半兩,加水半碗,煎煮至藥汁剩餘三兩,過濾去除藥渣,用布沾取藥汁反覆淋洗患處,睡前要多次使用,之後再用楓香散治療。

7. 楓香散

治諸風毒瘡,發癢白屑起。

楓香脂,大黃,輕粉(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油調稀,擦患處。

白話文:

楓香散

治療各種風毒引起的皮膚瘡瘍,症狀為發癢並伴有白色皮屑。

將楓香脂、大黃、輕粉三者等量研磨成細粉,用生油調成稀糊狀,塗擦患處。

8. 榼滕子丸

治腸癖下血,痔漏結核疼痛。

榼藤子(一個重七錢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皂角刺(燒存性),蝟皮(燒存性),枯白礬,白附子(炮),枳殼(麩炒黃,去穰),樗皮(焙乾。各半兩),乳香(二錢半)

上件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酒下,食前。如有痔瘡疼痛,醋研五七丸,津唾塗患處。

白話文:

榼滕子丸治療腸胃疾病引起的出血、痔瘡、廔管、腫塊疼痛。

藥方組成: 重七錢的榼藤子(酥炙,連皮使用)、炒茴香、燒存性的皂角刺、燒存性的蝟皮、枯白礬、炮製的白附子、麩炒至黃並去除內瓤的枳殼、焙乾的樗皮(以上各半兩)、乳香(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醋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四五十丸,溫酒送服,飯前服用。如果痔瘡疼痛,可取五到七丸藥,用醋研磨,再用唾液塗抹患處。

9. 治漏藥

獨角仙(一個,河南地分出,火炙去殼),甜葶藶,砒(各半兩,同研)

上件同細末,煉蜜為鋌子。每用臨時覷瘡口大小,旋捏作鋸,任於瘡口內,其蟲俱出,即時見效。

白話文:

治療廔管的藥方:取獨角仙一隻(產自河南地區的,用火烤去殼),甜葶藶、砒霜各半兩,研磨成細粉。將藥粉與蜂蜜混合,製成藥丸。使用時,根據廔管口大小,捏成適當形狀,塞入廔管內,蟲子就會出來,效果立即顯現。

10. 地榆散

治足脛濕毒,腫滿,按之不起。

地榆,荊芥,蒴藋,苦參(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用藥二兩,水三大碗,煎三五沸,去粗,避風處熱淋洗患處,冷即再溫。

白話文:

地榆散

治療小腿濕毒引起的腫脹,按壓時不痛。

將地榆、荊芥、蒴藋、苦參等量混合研磨成粗粉。每次取藥粉二兩,加水三大碗,煎煮三到五沸,去除藥渣,趁熱在避風處用藥液洗患處,洗完後若藥液變冷,需再次加熱。

11. 消腫木香散

治濕毒腫,皮肉色不變。

木香,當歸,射干,莽草,黃柏(另為末),大黃(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每用藥一大匙,入白麵一匙頭,淡醋調稀,慢火上熬令稠,攤在紙花子上,貼患處,勿令大幹,另換新藥,一日四五次。

白話文:

消腫木香散治療濕毒引起的腫脹,皮膚顏色沒有改變的症狀。

藥方成分:木香、當歸、射干、莽草、黃柏(研成細末)、大黃(各等份)

用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取一大匙藥粉,加一小撮白麵粉,用淡醋調成稀糊狀,以慢火熬煮至濃稠,然後塗抹在紙上,貼敷患處,保持藥膏濕潤,避免乾燥,一日換藥四到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