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益脾丸

飲酒不醉,又益脾胃。

葛花(二兩),小豆花(一兩),綠豆花(半兩),木香(一分)

白話文:

葛花:兩錢 小豆花:一錢 綠豆花:半錢 木香:一分

上為細末,白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煎紅花湯下十丸。或夜飲津液下五丸,不醉不妙。

白話文:

上層為細粉,用白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煎煮好的紅花湯送服十丸。或者在晚上服用,搭配津液送服五丸,不會醉酒纔有效。

2. 葛花散

飲酒令人不醉。

葛花,小豆花(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三方寸匕,飲服行進葛汁及枇杷葉飲,倍能飲酒。又九月九日菊花,臨飲服方寸匕。又小豆花葉陰乾百日,末,服之。

白話文:

將它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小湯匙,用葛根汁或枇杷葉湯送服,可以大大提高飲酒量。另外,在九月九日菊花盛開時,在飲酒前服用一小湯匙。還可以將小豆花葉陰乾一百天,磨成粉末服用。

3. 抵聖散

治五淋。

檳榔(麵包裹,三錢),赤芍藥(一兩)

上為粗末,用紗羅子羅。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4. 五生膏

治寒濕客於經絡,留結不散,疼痛不止。

附子(去皮臍,半兩),當歸吳茱萸,桂,木香(各半兩)

白話文:

生附子(去掉外皮和肚臍,半兩),當歸,吳茱萸,桂皮,木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藥末三錢,取生薑自然汁調如膏,攤於蠟紙上,貼痛處,干即更易新者,上用綿子或軟帛系定。

白話文:

此膏藥上方藥材粉末狀,每次使用三錢藥粉,加入新鮮生薑汁調成膏狀,然後塗抹在蠟紙上,貼於疼痛部位。當膏藥乾了時,就更換成新的。使用時可用棉花或柔軟的布料將膏藥固定。

5. 淋渫藥威靈仙散

治大腸頭癢痛,或腫悶。

威靈仙枳殼(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用一兩,水三碗同煎至一碗半,澄去滓,乘熱熏,通手浴,不拘時候。

6. 淋渫藥地榆散

治肛門痛癢或腫。

地榆蒴藋荊芥穗,苦參蛇床子(各等分)

白話文:

地榆、蒴藋、荊芥穗、苦參、蛇牀子(各取等量)

上為粗末,每用藥一匙,水一碗煎二、三沸,去滓,通手避風處熱洗患處。

髮鬢禿落生髮膏

莽草(一兩),防風升麻白芷(各二兩),薺苨(二兩),蜣螂(四個),驢鬐膏,豹膏(一作狗膏),馬鬐膏,熊膏(一作雄鷂膏),豬膏

白話文:

  • 莽草:1 兩
  • 防風:2 兩
  • 升麻:2 兩
  • 白芷:2 兩
  • 薺苨:2 兩
  • 蜣螂:4 個
  • 驢鬐膏:適量
  • 豹膏(或狗膏):適量
  • 馬鬐膏:適量
  • 熊膏(或雄鷂膏):適量
  • 豬膏:適量

上一十一味,諸膏成煎各半升,合煎諸藥,沸則下停,冷復上火,三五沸止,濾去滓,敷頭擇當用之。

7. 趁痛丸

治風毒留客日深,氣虛邪實,攻擊不定,走注疼痛。

大戟(刮去皮),甘遂白芥子(各一兩),大麥面(一兩,並前三味末拌和作餅子,慢火炙黃熟,再為細末)

白話文:

大戟(刮掉外皮)、甘遂、白芥子(各一兩) 大麥粉(一兩,將前面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拌入大麥粉中製成餅狀,用文火烤至金黃色,再研磨成細粉)

上除大麥面一兩外,碾羅為細末,與大麥面拌和令勻,周薄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漸加至十五丸,空心用冷酒送下。

白話文:

將碾碎成細粉末的大麥粉一兩,與大麥粉混合均勻,周圍裹上一層薄麵糊,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逐漸增加到十五粒,空腹時用冷酒送服。

8. 摩腰丹

治寒濕腰痛。

附子(炮裂,去皮臍,為末),白礬(燒灰用),橘皮(去穰,為末),丁香木香雄黃(研),硫黃(研),吳茱萸(為末),杏仁(去皮尖),乾薑(炮。各一兩),麝香(另研),膩粉(另研。各一錢),硃砂(研,一兩)

白話文:

  • 附子(炮製爆裂、去皮和尖蒂,研為細末)
  • 白礬(煅燒為灰末使用)
  • 橘皮(去瓤,研為細末)
  • 丁香
  • 木香
  • 雄黃(研磨)
  • 硫磺(研磨)
  • 吳茱萸(研為細末)
  • 杏仁(去皮和尖端)
  • 乾薑(炮製,各一兩)
  • 麝香(另行研磨)
  • 滑石粉(另行研磨,各一錢)
  • 硃砂(研磨,一兩)

上同為細末,研藥勻,煉蜜和丸,每兩作八丸,每用一丸,生薑汁化開,薄攤痛處,用綿裹了,干後手擦,令藥力入里為妙。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搗磨至細小均勻,再加入蜂蜜煉成丸狀。每兩藥材製作八丸,每次使用一丸,用生薑汁化開後,薄薄地塗抹在疼痛的地方。然後用棉布包覆,待藥物乾燥後用手擦拭,讓藥力滲透皮膚,這樣纔有效。

9. 神枕法並序

敘曰:昔太山下老翁者,失其名字。漢武東巡見老翁鋤於道,背上有白光高數尺。帝怪而問之:有道術否?老翁對曰:臣昔年八十五時,衰老垂死,頭白齒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棗飲水絕谷,並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其三十二物中二十四物善,以當二十四氣;其八物毒,以應八風。

白話文:

昔日,太山下有一位老翁,名字不詳。漢武帝東巡時,見到老翁在路邊鋤地,他背後有白光升騰數尺高。漢武帝感到驚訝,問老翁是否有道術。老翁回答說:我年輕時,八十多歲,年老體衰,瀕臨死亡,白髮蒼蒼,牙齒脫落。有位道士教我食用紅棗,飲用清水,不吃穀物。還教我製作「神枕」之法。神枕中有三十二種物品,其中二十四種是良性的,代表二十四節氣;八種是有毒的,代表八種風邪。

臣行轉少,黑髮更生,墮齒復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不能棄世入山,顧戀子孫,復還食谷,又已三十餘年,猶得神枕之力,往不復老。武帝視老翁顏壯當如五十許人。驗問其鄰人,皆云:信然。帝乃從受其方,作枕,而不能隨其絕谷飲水也。

白話文:

我走路步伐輕快,黑頭髮都長了出來,掉落的牙齒也長回來了,每天可以走三百里。我今年一百八十歲了,原本打算棄世歸隱深山,但放不下子孫,所以又開始吃穀物,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了,還因為神枕的力量,看起來返老還童了。武帝看到老翁的臉色健壯,看起來像五十歲左右的人。詢問過他的鄰居,都說確實如此。於是,武帝向他討教了方法,製作了一個枕頭,不過不能像他一樣不吃穀物、只喝水。

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以為枕,長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為蓋,厚二分,蓋致之令密,又當使可開閉也,又鑽蓋上為三行,行四十九孔,凡一百二十孔,令容粟米大。其用藥:

白話文:

這個方子要在五月五日和七月七日採摘山林裡的柏樹刨製枕頭,長一尺二寸,高四寸,中間留一個一斗二升的空洞,用靠近樹心的紅色部分作為蓋子,厚二分,蓋子必須做的嚴密,同時要能開閉。在蓋子上鑽開三行孔,每行49個,總共120個孔,孔的大小能容納粟米。藥物使用方法如下:

芎藭,當歸白芷,辛荑,杜衡白朮藁本,木蘭,蜀椒,桂,乾薑防風人參桔梗白薇,荊實(一云牡荊實),肉蓯蓉飛廉,柏實,薏苡仁子,款冬花,白沖,秦椒,麋蕪(以上二十四味以應二十四氣,後加八味毒者,以應八風),烏頭附子藜蘆,皂角,菵草,石礬,半夏細辛

白話文:

芎藭、當歸、白芷、辛荑、杜衡、白朮、藁本、木蘭、蜀椒、桂皮、乾薑、防風、人參、桔梗、白薇、牡荊實、肉蓯蓉、飛廉、柏子、薏苡仁、款冬花、白茯苓、秦椒、麋蕪(以上24味應對24個節氣)

以下加八味有毒藥物,應對八風: 烏頭、附子、藜蘆、皁角、菵草、石礬、半夏、細辛

上三十二物各一兩,皆㕮咀,以毒藥上安之滿枕中。用囊以枕百日,面有光澤,一年體中所疾及有風疾一一皆愈瘥,而身盡香,四年白髮變黑,齒落重生,耳目聰明,神方驗秘,不傳非其人也。藁本是老芎藭母也。武帝以問東方朔,答云:昔女廉以此方傳玉青,玉青以傳廣成子,廣成子以傳黃帝。

白話文:

上述的 32 種藥材,每種各一兩,搗成碎末,再將毒藥鋪在碎末的上方,放置在枕頭裡。將這個枕頭枕 100 天,臉色就會光澤,一年內身體中的疾病和風疾都會痊癒,而且身上會散發香味。四年後,白髮會變黑,掉落的牙齒會重生,耳目聰明。這個藥方是神效的祕方,不能傳授給外人。這個藥方的來源是老年的野山參。漢武帝曾經問東方朔這個藥方的出處,東方朔回答:過去的女廉把這個方子傳給了玉青,玉青傳給了廣成子,廣成子傳給了黃帝。

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藥枕耳,百餘歲而頭髮不白。夫病之來皆從陽脈起,今枕藥枕,風邪不得侵人矣。又雖布囊衣枕,猶當復以幃囊重包之,須欲臥枕時乃脫去之耳。詔賜老翁疋帛,老翁不受,曰:臣之於君猶子之於父也。子知道,道以上之於父,義不受賞。又臣非賣道者,以陛下好善,故進此耳。

白話文:

最近,谷城的道士淳于公用這個藥枕墊著耳朵睡覺,一百多歲了,頭髮都沒有白。疾病都是從陽脈發生的,現在用藥枕墊著,邪風就無法入侵人體了。即使是用布袋裝著藥枕睡,還要再用布簾包著,需要睡覺時才把它取下來。皇帝賞賜給老翁一些布帛,老翁不接受,他說:我對皇帝就像兒子對父親一樣。兒子知道父親的教導,而父親教導兒子,義理上不應該接受賞賜。而且我不是用道術斂財的人,因為皇上喜歡行善,所以才貢獻這個藥枕的。

帝止而更賜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