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藥院方》~ 卷七 (2)
卷七 (2)
1. 八正散
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白話文:
治療大人和小孩的心經熱毒,各種積聚的毒素,導致咽喉乾燥、口乾舌燥、非常口渴想喝水,心神不安、臉龐發熱,煩躁不安、無法平靜,眼睛發紅疼痛,嘴脣乾裂、鼻子出血,口腔和舌頭長瘡,咽喉腫痛。另外還能治療小便赤黃且排尿困難,或完全排不出尿來,以及熱淋、血淋等問題,都可以服用此藥。
大黃(銼,麵裹煨,去面,切,焙),瞿麥(銼),木通,扁蓄,車前子,山梔子仁,甘草(炙),滑石(以上各一斤)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白話文:
大黃(切成細條,包在麵粉中煨熟,去掉麵粉,切片,烘乾),瞿麥(切碎),木通,扁蓄,車前子,山梔子仁,甘草(烤焦),滑石(以上各 1 斤)
2. 妙香丸
辰砂(飛研,九兩),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類油),牛黃(研),龍腦(研),膩粉(研),麝香(研。各三錢),金箔(九十箔,研)
白話文:
硃砂(磨成粉,九兩),巴豆(315 粒,去除皮殼和心膜,炒熟,磨成膏狀),牛黃(磨成粉),龍腦(磨成粉),滑石粉(磨成粉),麝香(磨成粉,各三錢),金箔(90 片,磨成粉)
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解五毒,治潮熱、積熱等疾。如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燥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
白話文:
先將藥材研磨均勻,再加入六兩黃蠟和三分白沙蜜,一起煉製均勻,做成丸劑,每兩丸劑分為三十顆。此方可解五毒,治療潮熱、積熱等疾病。若有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燥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等症狀,可煎服大黃、炙甘草湯,並吞服一丸此方。若發生毒性腹瀉,可煎服黃連湯,然後加入少許膩粉一同服用。此外,此方也可用於治療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症狀。
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中毒吐血,悶亂煩躁欲死者,用生人血下,立愈。小兒百病驚癇,急慢驚風,涎潮搐搦,用龍腦膩粉蜜湯下綠豆大二丸。
白話文:
- 將膩粉和龍腦用水調成糊狀服用。對於中毒導致吐血、胸悶煩躁,瀕臨死亡的人,用新鮮人的血送服,可立即痊癒。
- 小兒各種疾病,如驚嚇、癲癇、抽搐、流涎等,用龍腦、膩粉和蜂蜜調勻,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服用。
諸積食、積熱、頰赤煩躁、睡臥不寧、驚哭瀉利,並用金銀薄荷湯下,更量歲數加減。如大人及婦人因病傷寒時疾,陰陽氣交,結伏毒氣胃中,喘燥眼赤,潮發不定,再經日數七八日已下,至半月日未安,醫所不明證候,脈息交亂者,可服一丸,或分作三丸亦可,並用龍腦、膩粉、米飲調下半盞已來。下此一服取轉,下一切惡毒涎並藥丸瀉下。
白話文:
對於各種積食、積熱、臉頰發紅煩躁、睡覺不安、驚哭腹瀉的情況,都可以用金銀薄荷湯來治療。根據病人的年齡調整用量。如果是成年人和婦女因為生病而導致傷寒或時疾,陰陽之氣交錯,毒氣鬱結在胃中,導致喘息、口乾、眼睛發紅、發燒反覆不定,症狀持續七八天或半個月都沒有好轉,醫生也無法明確診斷,脈搏混亂的,可以服用一丸藥,或者將藥丸分成三小丸服用。同時用龍腦、膩粉和米湯調和半杯服用。服用一劑藥後,可以使病情轉變,將體內的毒涎和藥丸一起瀉出。
如要卻收,水洗淨,以油單子裹埋入地中,五日取出,可再與大人小兒依法服。一丸救三人,即不堪使。如要藥速行,即用針扎一眼子,冷水浸少時,服之即效,更速。
白話文:
如果想要再次使用,清洗乾淨,用紗布包起來埋入土中,五天後取出,可以按照原本的方法給大人小孩服用。一枚藥丸可以救治三個人,不要再使用了。如果想要藥效發揮得快,可以用針刺穿一枚藥丸,浸泡在冷水裡一小段時間,服用後能迅速見效。
3. 龍腦雞蘇丸
除煩解勞,消穀下氣,散胸中鬱熱,主肺熱咳嗽,治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熱淋、勞淋、氣淋,止消渴,除驚悸,涼上膈,解酒毒。又治胃熱口臭,肺熱喉腥,脾疽口甜,膽疸口苦。常服聰耳明目,明心益智。
白話文:
- 緩解疲勞和煩躁,幫助消化,消散胸中的鬱熱。
- 治療肺熱引起的咳嗽,鼻出血,吐血,血崩,血尿、熱尿、虛汗尿、氣尿等。
- 止口渴,鎮靜,清涼上焦,解酒毒。
- 還能治療胃熱口臭,肺熱喉嚨腥臭,脾疽口甜,膽汁淤積口苦。
- 長期服用可以改善聽力視力,明心健腦。
雞蘇(淨葉一斤,龍腦、薄荷是也),真蒲黃(微炒),阿膠(炒令燥),人參(去蘆頭),木通(銼。各二兩),麥門冬(四兩,湯浸,去心,焙),甘草(一兩半,炙,銼),生乾地黃末(六兩,後入膏),黃耆(去蘆頭,銼,一兩),真銀州柴胡(二兩,銼,將上件二物沸湯半升以上,浸三日,絞取汁,後入膏)
白話文:
- **雞蘇:**葉子淨重一斤的龍腦草和薄荷。
- **真蒲黃:**輕微炒過的蒲黃。
- **阿膠:**炒到乾燥的阿膠。
- **人參:**去除鬚根的人參。
- **木通:**切碎的木通。各兩斤。
- **麥門冬:**浸泡在湯中4小時,去除中心,烘焙過的麥門冬。
- **甘草:**炙過的甘草,切碎,一斤半。
- **生乾地黃末:**6斤,後加入膏藥中。
- **黃耆:**去除鬚根,切碎的黃耆,一斤。
- **真銀州柴胡:**2斤,切碎,將上述兩味藥材放入半升沸水中浸泡3天,絞取汁液,後加入膏藥中。
上件另研後入外,並搗羅為細末,將西路蜜二斤,先煉一沸,然後下生乾地黃末,不住手攪,時時入絞上者木通、柴胡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將其餘藥末同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熟水下,不嚼亦得。虛勞煩熱,消渴驚悸,煎人參湯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將麥門冬湯浸去心,煎湯下,並食後臨臥服之;惟血崩下血、諸淋疾,皆空心食前服,治淋用車前子湯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後倒入另一個容器中,然後搗碎成細粉。取 2 斤西路蜂蜜,先煮沸一次,然後加入生乾地黃粉。不停地攪拌,並時常加入絞榨好的木通和柴胡汁,慢慢熬成膏狀,注意不要燒焦。然後將剩下的藥粉和膏狀物混合,做成豌豆大小的丸劑。每服用 20 顆,嚼碎後用溫水送服,不嚼服也可以。如果是虛勞發熱、消渴不安、驚悸,用人參湯送服;如果是咳嗽吐血、鼻衄吐血,用麥門冬湯浸泡去掉心,煎湯後送服,飯後臨睡前服用;如果是血崩下血、各種淋病,都應在空腹服用,治療淋病時可以用車前子湯送服。
4. 加減火府丸
治心經蘊熱,頭目壅赤,小便秘澀。
白話文:
治療心經藏有熱毒,頭部和眼睛充血紅腫,小便不通暢或疼痛。
生乾地黃(洗,切,焙,一兩),木通(兩半),黃連(去須,二分),黃芩(去黑皮,一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食後溫水下。
白話文:
生地黃(洗淨,切片,烘烤,1兩) 木通(對剖,2錢) 黃連(去須,2分) 黃芩(去黑皮,1分) 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5. 神芎丸
治腎水真陰本虛,心火狂,陽損甚,以致風熱壅滯,頭目昏眩,肢體麻痹,皮膚瘙癢,筋脈拘倦,胸膈痞悶;或鼻窒鼽衄,口舌生瘡,咽嗌不利,牙齒疳蝕;或遍身多生瘡疥;或睡語咬牙,驚惕虛汗;或健忘心忪,煩躁多渴;或大小便澀滯;或煩熱腹滿;或酒過積毒;或勞役過度,中外一切勞損,神狂氣食亂,心志不寧,口苦咽乾,飲減少,變生風熱諸疾,虛羸困倦;或酒病瘦瘁及老弱虛人,尤宜服之;或脾腎陰虛,風熱燥郁,色黑齒槁,身瘦耳焦;或熱中煩滿,飢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瘦;或消渴多飲而數小便。
白話文:
此方治療腎水真陰虛弱,心火過旺,陽氣嚴重受損,導致風熱淤滯,從而引發頭暈目眩、四肢麻痹、皮膚瘙癢、筋脈拘緊、胸腔痞悶;
此外,還會出現鼻塞、鼻血、口舌生瘡、咽喉不適、牙齒蛀蝕;或全身多發瘡疥;或睡夢中咬牙切齒、驚慌出虛汗;或健忘心慌、焦躁多渴;或大小便不通暢;或發燒腹脹;或因酒過度積累毒素;或勞累過度,內外受損,精神錯亂、飲食無度、心志不安,口苦咽乾,飲水量減少,形成風熱等疾病,體質虛弱睏倦;
或因飲酒過量導致身體消瘦衰弱,以及老年人和體虛的人,尤其適合服用此方;或脾腎陰虛,風熱燥鬱,面黑牙齒乾枯,身體消瘦,耳朵焦黑;或心中煩悶脹滿,飢餓也不想進食;或因瘦弱導致消化不良,總是飢餓卻很消瘦;或口渴多飲但排尿頻繁。
及常服保養,除痰飲,消酒食,清頭目,利咽膈,能令遍身結滯宣通,氣和而愈,神強體健,耐傷省病,並婦人經病及產後血滯,腰腳重痛及小兒積熱驚風潮搐,並皆治之。
白話文:
長期服用後,可以排除體內痰飲,幫助消化食物,讓頭腦清醒,喉嚨和食道暢通,也能改善全身的氣滯問題,讓身體更健康強壯,不容易生病。此外,也適用於婦女的經期問題和產後血滯,以及兒童的積食、熱性驚風和抽搐等症狀。
大黃(生),黃芩(各二兩),生牽牛,滑石(各四兩),黃連,薄荷葉,川芎(各半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至五十丸,溫水下,食後。
白話文:
生大黃、生黃芩(各 90 公克),生牽牛、滑石(各 180 公克),黃連、薄荷葉、川芎(各 22.5 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