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2)

1. 菖蒲丸

建陽道,壯筋力,快氣,入小腸。

白話文:

增強陽氣,使筋骨強壯,促進氣血運行,作用於小腸。

商枳殼(一分,麩炒),甘草(半兩,銼如豆許大,巴豆三十個,一處炒,令巴豆黑色,不用巴豆),全蠍(一分,蔥筒內炙,令焦色),木香(半兩),山茱萸(一兩,去核),木賊(一分,去節),菖蒲(一兩),黑牽牛(一兩,生)

白話文:

商陸殼(3 克,炒至酥脆) 甘草(15 克,搗碎成豌豆大小,30 顆巴豆炒黑,巴豆不使用) 全蠍(3 克,用蔥管炙烤成焦色) 木香(15 克) 山茱萸(30 克,去核) 木賊(3 克,去節) 菖蒲(30 克) 黑牽牛(30 克,生用)

上同為細末,用茴香半兩,酒熬三二十沸,去滓,取酒作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溫酒下。

白話文:

上面的做法同樣適用於細末的溫經藥,使用茴香半兩,用酒煮沸三二十次,去掉藥渣,取酒與麵粉和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前用溫酒送服。

2. 通絡丸

益血明目,通經絡,壯筋骨

白話文:

補充血液,使視力明亮,打通經絡,強健筋骨。

生乾地黃(一兩),覆盆子(二兩),蓯蓉(二兩,酒浸,焙乾),巴戟(一兩,酒浸,焙乾),川芎(二兩),白芍藥(一兩),當歸(去須,一兩),枳殼(麩焙,去穰,二兩),木香(二兩),川楝子(半兩),地膚子(二兩),楮實子(一兩),山茱萸(三兩),遠志(去心,一兩),茯神(去皮,一兩),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乾地黃(60 克),覆盆子(120 克),酒浸去皮的蓯蓉(120 克),酒浸去皮的巴戟(60 克),川芎(120 克),白芍藥(60 克),去鬚的當歸(60 克),麩皮烘乾去瓤的枳殼(120 克),木香(120 克),川楝子(30 克),地膚子(120 克),楮實子(60 克),山茱萸(180 克),去心的遠志(60 克),去皮的茯神(60 克),五味子(60 克)

上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空心米飲送下,晚食前亦得。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並用酒和麵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晚餐前服用也可以。

3. 加減仙茅丸

常服強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鬚髭,神驗不可具述。

白話文:

常常服用可以強健筋骨,增益精神,明亮視力,使鬚髮變黑,效果非常神奇,無法一一描述完盡。

仙茅(二斤,米泔浸五日,浸去赤水,用銅刀子去皮,用銅刀銼碎,夏月只浸三日,陰乾不見日,干秤一斤),蒼朮(二斤,米泔浸五日,或二日亦得,去皮焙乾,秤一斤),白茯苓(去皮,秤八兩),車前子(一十二兩),茴香(炒香,八兩),枸杞子(一斤),生乾地黃(焙乾,秤四兩),熟乾地黃(焙乾,秤四兩),柏子仁(微炒黃,搗八兩)

白話文:

仙茅(兩公斤,用米湯浸泡五天,洗去紅色水,用銅刀颳去皮,用銅刀切碎,夏天只需浸泡三天,陰乾避光,乾重一公斤)

蒼朮(兩公斤,用米湯浸泡五天,或兩天也可以,去皮烘乾,秤重一公斤)

白茯苓(去皮,秤重八兩)

車前子(一公斤二兩)

茴香(炒香,八兩)

枸杞子(一公斤)

生乾地黃(烘乾,秤重四兩)

熟乾地黃(烘乾,秤重四兩)

柏子仁(微炒至黃色,搗成八兩)

上件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日二服,漸加至七八十丸。

白話文:

上面那副方子是針對細微病症的,做法是將煮好的麵糊和酒一起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50-60 顆,在空腹時服用,用溫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隨著病情的逐漸好轉,可將服用量增加到 70-80 顆。

4. 酸棗飲

治虛煩不得眠,助下氣,氣衝心。

白話文:

治療失眠和心情煩躁,幫助緩解胸口悶痛。

酸棗仁(二錢半,炒秤),人參(一錢,去蘆頭),白朮(一錢),陳皮(一錢,去白,焙乾秤),五味子(一錢一字),桂心(半錢秤),茯神(一錢,去皮)

上㕮咀,每服稱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七片,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白話文:

酸棗仁(2.5 錢,炒熟後稱重) 人參(1 錢,去除蘆頭) 白朮(1 錢) 陳皮(1 錢,去除白色的部分,烘焙乾燥後稱重) 五味子(1.1 錢) 桂心(0.5 錢,稱重) 茯神(1 錢,去除表皮)

5. 五加皮丸

治風寒濕氣合而為痹,遍身疼痛難以轉側,筋脈拘攣,不能屈伸,及頭目旋運,心腹脹悶,小便赤澀,大便秘滿。

白話文:

治療風、寒、濕三氣結合所致的肢體麻痺、疼痛難忍、筋脈拘攣、不能彎曲伸展,以及頭暈目眩、心腹脹滿、小便赤黃澀痛、大便乾燥難解的症狀。

五加皮,芍藥,當歸,大腹子連皮,芎藭,牛膝,陳皮,石南葉,薏苡仁,赤小豆,麻黃(去節),杏仁(各半兩),木瓜,獨活,杜仲(炒),萆薢(各一兩),牽牛頭末(二兩)

白話文:

五加皮、芍藥、當歸、大腹子(連皮)、芎藭、牛膝、陳皮、石南葉、薏苡仁、赤小豆、麻黃(去節)、杏仁(各 15 克)、木瓜、獨活、杜仲(炒)、萆薢(各 30 克)、牽牛頭末(60 克)

上件為細末,酒浸𩚫餅為丸,豆大。每服三四十丸,木瓜湯下,不以時候。

白話文:

上列藥材為細小的成分,用酒浸泡製作成如豆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四十顆,用木瓜湯送服。服用的時間沒有限制。

6. 禹餘糧丸

治本氣不實,陰陽不調,積月累年漸至虛怯。宜滋補本氣,當服禹餘糧丸。

白話文:

針對本氣不足、陰陽失衡的情況,若長期累積導致身體虛弱怯懦的狀態。建議滋補本氣,可服用禹餘糧丸。

禹餘糧(醋淬七次),人參,肉桂(去皮),石斛(去苗),肉蓯蓉(酒浸三日,焙乾),紫石英,龍骨,桑寄生,川烏頭(炮,去皮臍),杜仲(炒,銼),遠志(去心),五味子(焙),澤瀉,當歸,乾薑(炮,以上各二兩),川椒(去子),牡蠣(燒),甘草(炙,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 禹餘糧(醋淬七次)
  • 人參
  • 肉桂(去皮)
  • 石斛(去苗)
  • 肉蓯蓉(酒浸三天,焙乾)
  • 紫石英
  • 龍骨
  • 桑寄生
  • 川烏頭(炮製,去皮臍)
  • 杜仲(炒,銼碎)
  • 遠志(去心)
  • 五味子(焙製)
  • 澤瀉
  • 當歸
  • 乾薑(炮製)
  • 川椒(去子)
  • 牡蠣(燒製)
  • 甘草(炙製)

每種材料各取二兩,川椒和牡蠣各取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進二服。量疾勢大小,加減丸數服之。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粉。將蜂蜜和藥粉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30 到 20 顆,米湯送服,飯前服用,一天服用兩次。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調整藥丸的數量和服用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