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3)

1. 化鐵丹

治遠年近日沉積及內傷冷物,心腹疼痛。

烏梅(八個,不去核),巴豆(一十六個,不去皮油),胡椒(四十八個),青皮(不去白),陳皮(不去白。各半兩),

白話文:

烏梅(8顆,不去核) 巴豆(16顆,不去皮和油) 胡椒(48顆) 青皮(不去白色) 陳皮(不去白色。各半兩)

上為細末。醋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後溫生薑水下。又增加蓽澄茄(半兩)、丁香(二錢半),服之更快。

白話文:

表面上細緻而沒有什麼。用醋和麵粉糊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到七顆,飯後用溫熱的生薑水送服。另外,加入蓽澄茄(半兩)、丁香(二錢半),服用後見效更快。

2. 賺氣散

治心胸痞悶,腹脅虛脹,飲食減少,氣不宣通。

三稜(五兩),白朮(三兩),木香(半兩),蓬莪朮(五兩,煨熟),枳殼(去白,一兩,麩炒),

白話文:

京三稜:50 克 白朮:30 克 木香:5 克 蓬莪朮:50 克(烘焙熟) 枳殼:10 克(去除白皮,以麩皮炒過)

上同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前溫服。

3. 導氣枳實丸

理順三焦,和調脾胃,去脹滿及痞噎不通。

枳實(麩炒,四兩),京三稜蓬莪朮(煨),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神麯(炒),麥糵(炒。以上各一兩),沉香檳榔(各半兩),

白話文:

枳實(用小麥麩炒製,四兩),廣三稜,蓬莪朮(用火煨熟),青皮(去掉白色部分),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神麴(炒製),麥麩(炒製。以上每種各一兩),沉香,檳榔(各半兩),

上件同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六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白話文:

上面兩種方法都比較細微,可以用水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50 到 60 顆,吃後喝薑湯送服。

4. 茴香枳殼丸

治中滿下虛,腹脅脹滿,氣不宣通。

枳殼(去白,麩炒),茴香(微炒香,各等分),

白話文:

枳殼(去除果肉,用麩炒香),茴香(微炒至香氣飄出,兩者份量相等),

上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或米飲湯送下亦得。

白話文:

上面是細末。將酒和麵粉糊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八十粒,在空腹飯前服用,用溫酒或米湯送服也可以。

5. 白朮妙功丸

治腎氣久虛,上攻下注,臍腹久冷,腰背麻痛及膀胱疝氣,痃癖氣悶,小腸作聲,時時下墜。

白朮蓬莪朮澤瀉當歸(去蘆頭),厚朴(去粗皮,生薑制),破故紙(炒。以上各半兩),延胡索(二錢),川苦楝檳榔(各三錢),木香(二錢),半夏(一兩,生薑汁製),

白話文:

白朮、蓬莪朮、澤瀉、當歸(去掉蘆頭)、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加工)、破故紙(炒過。以上各半兩)、延胡索(二錢)、川苦楝、檳榔(各三錢)、木香(二錢)、半夏(一兩,用生薑汁加工)。

上件同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豆大。每服七十丸,食前溫水下。

6. 沉蘇飲子

治胸膈塞滯,氣不宣通,津液缺少。

沉香(二錢半),紫蘇葉(半兩),乾木瓜(二兩),人參(半兩),赤茯苓(一兩),生粟黃(二兩),甘草(二錢半,炒黃色),白檀香(二錢半),肉桂(一兩,去粗皮),

白話文:

沉香(15 克),紫蘇葉(30 克),乾木瓜(120 克),人參(30 克),赤茯苓(60 克),生粟黃(120 克),甘草(15 克,炒至黃色),白檀香(15 克),肉桂(60 克,去除粗皮)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大盞,煎至三沸,和滓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