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藥院方》~ 卷三 (8)
卷三 (8)
1. 小分氣丸
消滯氣,利胸膈,止心疼,化酒食。治毒腹脅脹滿。
京三稜(醋浸一宿,切作片,焙乾用),牽牛(微炒),大戟(各三兩,細銼,炒),芫花(以醋炒),甘遂(各二兩,捶碎,炒黃色),官桂(去皮,一兩),
上同杵為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煎陳橘皮湯下,不嚼破。如大瘕腹脹膨滿氣滯,如惡行動,漸加丸數。日進三服,以微利為度。
白話文:
小分氣丸功效:消除積滯的氣體,舒利胸膈,止痛,幫助消化酒食。治療毒素引起的腹部脅肋脹滿。
藥物組成:醋泡一夜後切片焙乾的京三稜、微炒的牽牛子、炒過的大戟、醋炒的芫花、炒至黃色的甘遂(以上藥材用量:京三稜、牽牛子、大戟各三兩,芫花、甘遂各二兩,均需細切或捶碎)、去皮的官桂(一兩)。
製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煮的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十丸,用煎好的陳皮湯送服,不要咀嚼。如果腹部脹滿、氣滯嚴重,行動困難,可以逐漸增加服藥量。每天服用三次,以大便略微通暢為度。
2. 感應丸
治久積滯氣,胸膈痞悶,噫氣吞酸,嘔逆噁心,脅肋脹滿,心腹痞痛,水穀不消,便利膿血,痃癖氣塊,發作有時,內傷脾胃,停飲不散,飲食無味,並皆治之。
木香(去蘆頭),揀丁香(各一兩半),肉豆蔻(二十),乾薑(一兩,炮製),巴豆(七十個,去皮膜心,研細,出盡油如粉),百草霜(細研,二兩),杏仁(揀肥者,去雙仁,一百四十個,去尖,湯洗一宿,去皮,研極爛如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四味搗為末,與前三味同拌研令細,用好蠟匱和,先將蠟六兩溶化作汁,以一重綿濾去滓,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溶滾數沸傾出,候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於銚內熬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熟拌和,如前項藥末。秋冬合,清油一兩,同煎煮熬作汁,和匱藥末以劑,分作小錠子,以油單子裹之。
每服旋丸如綠豆大,五七丸,食後溫水下。量臟腑虛實加減服之,每兩作五錠。
白話文:
感應丸
本方主治久積的滯氣,導致胸膈痞悶、打嗝、吞酸、嘔吐、噁心、脅肋脹滿、心腹疼痛、飲食消化不良、大便帶膿血、痃癖(腫塊)、症狀時發時止,以及因脾胃受損、停積水分不散、飲食無味等諸多症狀。
藥材包括:木香(去除根須)、丁香(各一兩半)、肉豆蔻(二十個)、炮製過的乾薑(一兩)、去皮膜和心、研磨成細粉並去除油脂的巴豆(七十個)、細研磨的百草霜(二兩)、挑選飽滿的杏仁(去除雙仁,一百四十個,去除尖端,用溫水浸泡一夜,去皮,研磨成膏狀)。
除了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之外,其餘四味藥材先搗成細末,再與前三味藥粉混合研磨均勻。用上好的蜂蠟做成藥丸。先將六兩蜂蠟溶化成汁,用多層棉布過濾掉雜質,再用一升好酒在銀器或石器中與蜂蠟一起煮沸數次,然後倒出,待其冷卻,蜂蠟會浮在上面,取適量蜂蠟使用。春夏季製作時,先用一兩清油在小鍋中熬製,使其泡沫消失並散發香味,然後加入四兩用酒煮溶的蜂蠟,一同混合成汁,趁熱與藥末拌和。秋冬季製作時,將一兩清油與蜂蠟一起煎煮熬製成汁,再與藥末混合成丸劑,製成小藥錠,用油紙包裹。
每次服用綠豆大小的藥丸五至七粒,飯後溫水送服。根據臟腑虛實情況增減藥量,每兩藥材製成五粒藥錠。
3. 蓬莪朮丹
治久患癖瘕積聚,心腹疰悶,飲食減少,四肢困倦,欲成勞瘵。
蓬莪朮,京三稜,木香,白芍藥,鱉甲(各半兩),白朮,人參(各一兩),當歸(二錢半),
上件同為細末,用浸𩚫餅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溫粥飲下。常服調和營衛,美進飲食,消積聚,長肌肉。
白話文:
蓬莪朮丹治療久患的腹部腫塊、積聚,以及心腹脹悶、食慾不振、四肢乏力、體虛等症狀。
藥方組成:蓬莪朮、京三稜、木香、白芍藥、鱉甲各半兩;白朮、人參各一兩;當歸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浸泡過的餅做成豌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溫粥送服。長期服用可以調理氣血,增進食慾,消除積聚,增強體質。
4. 降氣檳榔丸
調順三焦,升降陰陽,美進飲食,潤腸去燥。
檳榔(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麩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溫生薑湯送下。
白話文:
降氣檳榔丸能調理三焦氣機,使陰陽平衡,改善食慾,潤腸通便,消除燥熱。
配方:檳榔二兩,杏仁一兩(將杏仁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尖,再用麩皮炒過)。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
5. 集香丸
消積磨塊,去痰療癖。治一切積滯,不拘老弱虛損者,得皆服餌。
附子(二個,各重五錢半以上者,須得正坐好者,炮裂,去皮臍,剜作甕兒),硇砂(半兩,水化開盞子內,焙乾),木香(七錢半),蓽茇(直者一兩),破故紙(一兩,炒)
上將飛過硇砂末分在附子甕內,卻用剜出附子末蓋口,用和成白麵裹約半指厚,慢火內燒勻黃色,去面為末,卻將元裹附子面再為細末,醋調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白話文:
集香丸能消除積滯、磨碎塊狀物、化痰消癖。能治療各種積滯,不論老少虛弱者皆可服用。
配方:炮製過的附子(兩個,每個至少五錢半重,必須是質地良好的,炮製後剖開,去除皮和臍,挖空成小碗狀),硇砂(半兩,用水溶解後在碗中烘乾),木香(七錢半),蓽茇(直的,一兩),炒過的破故紙(一兩)。
將烘乾的硇砂研磨成粉末,均勻地放入挖空的附子中,再用挖出的附子粉末蓋住開口,然後用麵粉裹住,厚度約半指,用小火烘烤至均勻呈黃色,取出後去掉麵粉,研磨成粉末。接著,將裹在附子外面的粉末也研磨成細粉,用醋調成糊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6. 木香三稜丸
治宿食不消,心腹痞悶,噫氣吞酸,破痰癖,消積塊,順氣進食。
木香(半兩),丁香(一分),京三稜(酒浸一宿),蓬莪朮(醋浸一宿),枳殼(去穰),青皮(去白,銼),川楝子(銼),茴香(各一兩),巴豆(二十個,去皮,同前六味炒黃色,不用巴豆),硃砂(半兩,研),
上件八味,同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白話文:
木香三稜丸治癒宿食積滯不消化,胸腹脹悶,呃逆、吞酸等症狀,並能消除痰飲癖塊,促進消化,使人胃口好轉。
藥方組成:木香半兩、丁香一分、酒浸一夜的京三稜、醋浸一夜的蓬莪朮、去瓤的枳殼、去白皮並切碎的青皮、切碎的川楝子、茴香各一兩、去皮的巴豆二十個(與前六味藥同炒至黃色,實際不用巴豆,只做炮製過程)。硃砂半兩,研磨成粉。
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綠豆,再用硃砂做藥丸外衣。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7. 木香分氣丸
善治脾胃不和,心腹脹滿,兩脅膨脹,胸膈注悶,痰嗽喘息,醋心乾嘔,咽喉不利,飲食不化,並皆治之,大有效。
木香,檳榔,青皮(湯浸,去白),陳皮(湯浸,去白穰),薑黃,玄胡,京三稜(濕紙裹,炮香為度,捶碎),蓬莪朮(炮製),乾生薑,當歸(切,炒),白朮,赤茯苓(去皮),肉豆蔻(以上各等分),
上件一十三味為細末,白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後生薑湯送下,日進三服。忌馬齒、生茄子,秋冬加丁香為妙。
白話文:
木香分氣丸善於治療脾胃不和,導致心腹脹滿、兩側肋部膨脹、胸膈悶塞、痰多咳嗽喘息、胃酸嘔吐、咽喉不適、飲食消化不良等症狀,療效顯著。
藥材包括:木香、檳榔、青皮(以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陳皮(以水浸泡,去除白色內層)、薑黃、玄胡索、京三稜(以濕紙包裹,炮製至香氣適中,再搗碎)、蓬莪朮(炮製)、乾薑、當歸(切片,炒製)、白朮、赤茯苓(去除外皮)、肉豆蔻(以上藥材各等份)。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如小豆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忌食馬齒莧和生茄子,秋冬季節加丁香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