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藥院方》~ 卷三 (1)
卷三 (1)
1.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墮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並宜服之。
白話文:
用於治療脾胃不調,不想吃東西,心腹兩肋脹滿刺痛,嘴巴發苦沒有味道,胸腔脹氣呼吸急促,嘔吐噁心,打嗝反酸,臉色蠟黃,身體消瘦,懶散嗜睡,身體疼痛,經常腹瀉。或者發生霍亂以及各種腹脹堵塞,橫膈膜氣上逆導致反胃,都適合服用。
厚朴(去粗皮,薑汁炒,二斤二兩),蒼朮(去粗皮,米汁浸一宿,五斤),陳皮(去白,三斤二兩),甘草(銼,炒,二十兩),人參,茯苓(各二十兩),
白話文:
厚朴(去除粗糙樹皮,用薑汁炒,1333 公克) 蒼朮(去除粗糙樹皮,用米湯浸泡一夜,3000 公克) 陳皮(去除白色內皮,1933 公克) 甘草(切碎,炒熟,1200 公克) 人參(1200 公克) 茯苓(1200 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二片、干棗一個,同煎至七分,去薑、棗,稍熱服,空心食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闢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或以棗肉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溫生薑湯送下,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藥兩錢,加入一碗水、生薑兩片、紅棗一個,一起煎煮至水量減少七分,將生薑和紅棗取出,稍放溫熱後,空腹時服用。也可加入少許鹽,用沸水衝泡服用。
經常服用此方可以調氣暖胃,化解積食,消痰止咳,祛除風寒濕邪以及季節變化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將紅棗肉製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空腹時服用。
2. 思食丸
生津,大進飲食。
烏梅肉,大麥糵,神麯(碎炒,各一兩),乾木瓜,桂(去粗皮),茯苓(去皮),人參(去蘆頭,各半兩),乾生薑(二錢),甘草(炙,三錢),
白話文:
烏梅果肉、磨碎大麥、神麴(炒碎,各 50 公克)、乾木瓜、肉桂(去除粗皮)、茯苓(去除外皮)、人參(去除鬚根,各 25 公克)、乾生薑(10 公克)、炙甘草(15 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細嚼白湯下,不以時候,日進三服。或作小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亦可。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煉成丸子,每一兩藥材製作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細細咀嚼後用白開水送下,不限時間,一天服用三次。也可以製作成像桐子大小的小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即可。
3. 木香三稜丸
治胸膈痞悶,心腹脹滿,脅肋疼痛。寬中順氣,化痰消食。
白話文:
治療胸口和膈膜間的憋悶,以及心臟和腹部的脹滿感,還有脅肋部位的疼痛。能夠寬解中焦,順暢氣機,化解痰濕,幫助消化食物。
木香(一兩),三稜(炮,二兩),蓬莪朮(炮,二兩),大麥糵(炒,四兩),神麯(炒,二兩),白朮(四兩),陳皮(去白,二兩),乾薑(炮,二兩),黑牽牛(微炒,六兩),一方用牽牛頭末,取六兩。
白話文:
木香(60 克),三稜(炮製,120 克),蓬莪朮(炮製,120 克),大麥麩(炒製,240 克),神麴(炒製,120 克),白朮(240 克),陳皮(去白,120 克),乾薑(炮製,120 克),黑牽牛(微炒,360 克),或可使用牽牛頭粉末,取 360 克。
上為細末,生薑汁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生薑汁和麵粉和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四十顆丸子,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4. 助氣丸
治諸膈氣,三焦痞塞,升降陰陽,蠲去寒濕,胸膈滿悶,背膂引痛,心腹膨脹,諸虛動氣久而不散,蘊結成積,痃癖氣塊,飲食不下,嘔吐痰逆,噫氣吞酸,氣短煩悶,並皆治之,常服去停飲,和脾胃,進飲食,寬中順氣,消積滯。
白話文:
治療各種膈氣、三焦不通塞,調理陰陽氣血的升降,去除寒濕,緩解胸膈脹悶、背部脊椎痠痛,治療心腹脹氣等問題。此外,針對久久不散的虛弱或氣鬱所產生的積塊、內臟氣滯等症狀,導致飲食不下、嘔吐痰液或反酸、打嗝、氣短胸悶等情形,均能治療。長期服用可排除停滯的體液,調理脾胃機能,促進食慾,舒緩胸中鬱悶、順暢氣血,並消解積滯於體內的物質。
京三稜(炮),蓬莪朮(炮,各二斤),白朮,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十五兩),檳榔,枳殼(去穰,麩炒),木香(各十兩),
白話文:
炮製京三稜兩斤、炮製蓬莪朮兩斤、白朮、去皮青皮、去皮陳皮各十五兩、檳榔、去瓤麩炒枳殼、木香各十兩
上件八味同為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把上述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煮好的麵粉糊中,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50 顆丸子,用溫熱的水送服,不限時間。
5. 玄胡丸
解化傷滯,內消飲食。治吐利腹脹,心腹刺痛,癥瘕結氣,蟲煩不安,調順三焦,安和脾胃。
白話文:
消除消化不良,促進食物在體內的消化。治療嘔吐、腹瀉、腹部脹滿、心腹劇痛、症瘕積聚、腸道寄生蟲引起的煩躁不安,調理順暢三焦功能,使脾胃和順。
玄胡,當歸,青皮(去白),雄黃(飛),蓬莪朮(紙煨),檳榔,木香(各四兩),荊三稜(六兩),
白話文:
玄胡、當歸、青皮(去白色外皮)、雄黃(研磨成粉末)、蓬莪朮(用紙包裹後烘烤)、檳榔、木香(各四兩)、荊三稜(六兩)
上為細末。入雄黃勻,水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上面是細小的粉末。加入雄黃粉末攪拌均勻,用水和麵粉糊製成丸狀,像梧桐種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時間。
6. 木瓜湯
調氣利膈,消痰止嗽,治胸膈煩悶,口乾多渴。治腳氣。
白話文:
調理氣機,使胸部舒暢,消除痰液,停止咳嗽,治療胸口和膈膜之間的煩悶感,以及口乾和多渴的症狀。同時也用於治療腳氣病。
木瓜(一斤,切作片,去皮子),鹽(白好者),甘草,生薑(切作片,各四兩),
上一處拌勻,瓷盒器內淹一宿,焙乾,搗羅為細末。每服一分,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木瓜(一斤,切成片,去皮) 鹽(上等的鹽) 甘草 生薑(切成片,各四兩)
7. 思食調中丸
治脾胃久弱,三焦不調,胸膈痞悶,肢體倦怠,嘔逆噁心,飲食進退,氣道不勻。
白話文:
治療長期脾胃虛弱,三焦失調,胸部和膈膜部位感到憋闷,四肢乏力,反胃惡心,食欲不振,呼吸不順。
神麯(炒),麥糵(炒),半夏(曲),陳皮(去白),烏藥(各一兩),檳榔,人參(各三分),木香,沉香(各半兩),白朮(一兩半),
上為細末,蜜調白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米飲下。
白話文:
炒神麯、炒麥麩、半夏(經薑汁炮製)、去白陳皮、烏藥(各 60 公克) 檳榔、人參(各 18 公克) 木香、沉香(各 30 公克) 白朮(90 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