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藥院方》~ 卷十 (13)
卷十 (13)
1. 內托散
治一切癰疽毒腫,發骨、發背、發眉、髮鬢、發髭、發腦、發手、發足,應系瘡瘍毒腫。未膿者,即消散;已膿者,即破潰;已潰者,即收斂。消毒順氣,托裡定痛,收瘡口,散腫毒及腸癰、胃癰,皆可用化毒排膿內補。
白話文:
治療各種膿腫毒瘤,發生在骨頭、背部、眉毛、鬢角、鬍鬚、頭骨、手部、足部等部位,主要與瘡瘍毒瘤有關。對於還沒化膿的,可以消除散開;已經化膿的,可以破潰;已經破潰的,可以收斂。具有消毒理氣、託裡止痛、收斂瘡口、消散腫毒的作用,對於腸癰、胃癰等疾病,也可以使用化毒排膿內補的方法。
黃耆,當歸,川芎,白茯苓,芍藥,白芷,甘草,人參,厚朴(去粗皮,生薑汁製),桂(去皮。以上各等分)
白話文:
黃耆、當歸、川芎、白茯苓、芍藥、白芷、甘草、人參、厚朴(去掉粗糙外皮,用生薑汁處理)、桂枝(去掉樹皮,以上各等份)
上件一十味為細末。每服三錢至五錢,不計時候,溫酒調下,如不飲酒,以木香湯調下。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到五錢,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不喝酒的人,可用木香煎成的湯劑調服。
2. 辛夷膏
治鼻內生瘡疼痛,或鼻中窒塞不通利及齆鼻氣不宣通,並宜塗用之。
白話文:
治療鼻子裡面長瘡疼痛,或是鼻腔阻塞不通、呼吸不順,以及鼻塞不通的情況,都適合使用這個藥膏來塗抹。
辛夷葉(一兩),細辛,木香,木通,香白芷,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各半兩)
白話文:
辛夷葉(50克),細辛(25克),木香(25克),木通(25克),香白芷(25克),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研磨成粉,各25克)
上件用羊髓、豬脂各二兩,同諸藥相和於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子赤黃,放冷,入龍腦、麝香各一錢。
白話文:
先取羊骨髓和豬油,各取二兩,和其它藥材一起放入石鍋內,用小火慢慢煮成呈赤黃色的膏狀,待冷卻後,加入一錢龍腦和麝香。
3. 金花散
消赤腫,止疼痛,散毒氣。
白話文:
消除紅腫,止住疼痛,散去毒素。
川大黃,黃柏,蔚金,黃連,黃芩(各一兩),甘草,朴硝,寒水石(各半兩),白芨,白蘞(各三錢),糯米粉(三合)
上為細末,每用生蜜水調稀,塗雞翎塗四畔焮赤腫處。
白話文:
川大黃、黃柏、蔚金、黃連、黃芩(各 30 克) 甘草、芒硝、寒水石(各 15 克) 白芨、白蘞(各 9 克) 糯米粉(90 克)
4. 瑩肌膏
治毛髮亂長茸散,頻剃復生不盡者,以膏貼之,次日隨膏藥茸毛自退,瑩淨再不復長。
乳香(二錢,研),瀝青(二兩)
白話文:
治療頭髮亂長,剃了又長不乾淨的情況,可以用藥膏敷在上面,第二天藥膏一起撕掉時,細小的頭髮會隨著藥膏脫落,皮膚變得光滑不再長出新的毛髮。
藥方包括:乳香兩錢,研磨細;瀝青二兩。
上二味用慢火同化開,入小油一處煎沸,硬軟得所,臨臥塗患處,明且用溫淡漿水洗去。
白話文:
將前兩種藥材用小火煮至溶化,加入少許油,一起煎煮沸騰,達到軟硬適中的程度。在睡前將它塗抹在患處。第二天早上用溫水清洗乾淨。
5. 外用清毒藥
治諸腫毒堅硬不消。
黍黏子,葛根,升麻,地骨皮,黃花地丁,甘草,金銀花(各等分)
上件為粗末,每用五七錢,水一升,煎十沸,於腫四畔熱用,冷則再暖。
白話文:
- 黍黏子
- 葛根
- 升麻
- 地骨皮
- 黃花地丁
- 甘草
- 金銀花 (以上藥材分量相同)
6. 麝香散
治下部脫血,或瘡痔瘻久不瘥。
麝香,血竭(各半錢),蝟皮(一兩)
上先研蝟皮並血竭為細末,次入麝香拌勻。每服半錢,溫酒一盞調勻,食前,日進二服。
白話文:
治療下體出血,或瘡痔瘻久治不癒。將麝香、血竭各半錢,和蝟皮一兩,先將蝟皮和血竭研磨成細粉,再加入麝香拌勻。每次服用半錢,用溫酒一杯調勻,飯前服用,一天服用兩次。
7. 熊膽散
治痔瘻瘡口不合,膿汁清稀,腫硬不消。
白話文:
治療痔瘺疮口不愈合,膿汁稀薄,腫硬未消。
熊膽(一錢),雄黃(半錢),輕粉(半錢),麝香(一字)
上件研為細末,乾摻藥瘡口上。
白話文:
熊膽:1 錢 雄黃:半錢 輕粉:半錢 麝香:極少量(一字指極小單位)
8. 浴毒湯
治諸瘡疼痛,堅硬不消及破後膿水不絕,惡肉未退,好肉不生。
何首烏(不以多少)
白話文:
治療各種疮口疼痛,坚硬不消肿以及破溃后脓水不断,坏死组织未脱落,新生组织不长。
何首乌(不限量)
上為粗末,每用藥末秤一兩、干艾葉半兩,水一大碗,同煎至水減半,濾去滓,稍熱洗,冷即再暖。
正骨藥
白話文:
上半身用較粗糙的藥粉,每次秤一兩藥粉,半兩乾艾葉,加一大碗水,一起煎煮到水份減半,過濾掉藥渣,稍稍加熱後洗滌,冷了再加熱。
9. 鯪鯉甲骨貼熁膏
治閃肭疼痛。
鯪鯉甲(塗醋炙,三兩),桂(去粗皮),當歸(切,焙。各一兩),生地黃汁,面(一匙,秤重九錢),附子(生,去皮臍,一兩),生薑汁
白話文:
- 鯉魚鱗片(塗上醋後烤乾,三兩)
- 桂皮(去掉粗皮,一兩)
- 當歸(切片,烘焙,一兩)
- 生生地黃汁
- 麵粉(一匙,約九錢)
- 附子(生的,去掉皮和臍,一兩)
- 生薑汁
上七味除汁外,搗為細末,將地黃汁、生薑汁各拌和勻,暖熱,調藥如膏,攤於軟紙上,乘熱敷貼患處,用綿系護,每日一換。
白話文:
除了地黃汁和生薑汁之外,將另外七味藥材打成細粉,然後把地黃汁和生薑汁均勻攪拌在一起,加熱後,將藥膏塗抹在柔軟的紙上,趁熱敷貼在患處,用棉布固定,每天更換一次。
10. 沒藥膏
治筋骨閃肭疼痛。
沒藥(研),乳香(研),虎骨(酥炙。各半兩),吳茱萸,白芥子,白芨,白蘞,米粉(各一兩),生薑汁,酒(各三合)
上件八味為細末,將生薑汁並酒同煎七合,旋入藥末,調勻,乘熱攤於紙上,敷貼痛處,一日一換,用綿裹護。
白話文:
沒藥(磨成粉),乳香(磨成粉),虎骨(酥油炒制。各 25 克),吳茱萸,白芥子,白芨,白蘞,米粉(各 50 克),生薑汁,酒(各 150 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