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 (9)

1. 消毒膏

治一切腫毒,結硬疼痛。

白話文:

治療所有的腫毒,包括硬化和疼痛的症狀。

玄參(二錢半),藁本,牛膝,續斷(各一錢半),羌活(二錢),葛根(二錢半),柴胡(去苗,一錢),木鱉子(去皮,三錢),沉香(三錢半),木香,當歸(洗,焙),升麻(各二錢半),赤芍藥(半錢),丹參(一錢半),何首烏(二錢),牡丹皮(一錢皮),芝麻(二錢),槐白皮,甘草,白蘞,川芎,桃仁(湯浸,去皮尖),杏仁(湯浸,去皮尖),白附子,木通,赤茯苓,亂髮(用水濯洗淨,令乾。

白話文:

玄參(50克),藁本,牛膝,續斷(各30克),羌活(40克),葛根(50克),柴胡(去苗,20克),木鱉子(去皮,60克),沉香(70克),木香,當歸(洗淨、烘烤),升麻(各50克),赤芍藥(10克),丹參(30克),何首烏(40克),牡丹皮(20克皮),芝麻(40克),槐白皮,甘草,白蘞,川芎,桃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白附子,木通,赤茯苓,亂髮(用水清洗乾淨,晾乾)

以上各二錢半),細辛(一錢半),白芷(三錢),防風,黃耆(各半兩),蒼朮(去皮,一錢半),白芨(四錢),上好黃丹(一十三兩),臘日澄清芝麻油(一斤四兩)

白話文:

上述各味藥材,用量如下:

  • 細辛(15克)
  • 白芷(30克)
  • 防風(60克)
  • 黃耆(60克)
  • 蒼朮(去皮,15克)
  • 白芨(40克)
  • 高品質黃丹(520克)
  • 臘八節熬製的澄清芝麻油(720克)

上件以上三十二味,並銼碎,同亂髮一處,用油浸七日七夜,於淨石鍋或銀器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色放溫,以白綿濾去滓,於瓷罐子內密封三日三宿夜,候取出傾於鍋內,慢火輕溫,再濾去滓,傾在上好瓷碗中,用慢火再熬動,次下黃蠟一十五兩,用竹篦子不住手攪,令勻,次下黃丹,再攪令勻,以慢火再熬動,抬下攪令勻,續次再上火,三日方欲膏成,於瓷盒子內密封。每用時,用軟白絹攤藥勻,貼於患處。

白話文:

將以上提到的 32 味藥材研磨成碎末,與頭髮混合,用油浸泡 7 天 7 夜。用乾淨的石鍋或銀器,以小火慢煎,直到白芷變成焦黃色。稍稍放涼後,用白棉布過濾掉雜質,將藥液裝入瓷罐中密閉 3 天 3 夜。

之後取出藥液,倒入鍋中,用小火溫熱,再次過濾掉雜質,然後倒入上好的瓷碗中,再用小火熬煮。加入 15 兩黃蠟,不斷用竹篦子攪拌,使其均勻。再加入黃丹,攪拌均勻,繼續用小火熬煮。

將藥膏抬下爐火,攪拌均勻,再放在爐火上,3 天後藥膏成型。將藥膏密封在瓷盒中。

使用時,用柔軟的白絹將藥膏均勻攤開,貼在患處即可。

2. 善應膏

治惡疽、瘡腫、毒癤、漏、發背、腦疽、癧子,寒濕氣刺,冷痹頑麻,貼藥不疼。

白話文:

治療惡性潰瘍、瘡腫、毒性腫塊、出膿、發背、腦疽、癧子等疾病,由寒濕之氣引發,導致身體冰冷麻木,貼上藥物也不會感到疼痛。

牙腫外貼,打撲接骨,閃內歇血,毒氣不散,鐮刀鐵器所傷,杖瘡,藥到不疼。小兒頭面瘡癤丹流,聚熱雜瘡,蜈蚣、蜂兒、蠍螫,淨洗伏抵消停取毒。狗子、馬咬,蟲蛇所傷,湯火漆瘡,甜指水毒,下庢臁瘡,諸般瘡腫,藥到取毒,滋潤止痛。乾溼疥癬,撥動貼藥。婦人吹奶。

白話文:

牙齒腫痛,可用外敷的藥膏治療。 跌打損傷,可以用藥膏貼敷來接骨。 腰部肌肉拉傷出內出血,可用藥膏貼敷來止血。 毒氣久散不去,鐮刀等鐵器造成的傷口,杖擊造成的傷口,都可以用這個藥膏擦拭,可以止痛。 小孩頭部和臉部的化膿性皮疹,各種感染性潰瘍,蜈蚣、蜜蜂、蠍子的蜇傷,擦洗乾淨後貼上藥膏,可以消炎止痛,並清除毒素。 狗和馬咬傷,蟲蛇咬傷,燙傷、燒傷、漆瘡,拔罐引起的皮膚潰瘍,下肢小腿的潰瘍,各種化膿性腫痛,塗抹藥膏後可以清除毒素,滋潤止痛。 乾癬、癬、皮炎等皮膚病,可以用藥膏治療。 婦人乳腺炎。

丸如梧桐子大,新汲水下二十丸。產前催生,產後趁敗血。臍腹刺痛,經脈不調,溫酒下二十丸。此藥不得犯葷手,火上焙化,淨紙上攤貼。

白話文:

將藥丸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用新鮮的水送服 20 粒。藥丸可用於催生,也可在產後排出惡露。如果肚臍和腹部疼痛,經脈不通,可以用溫酒送服 20 粒。製藥過程中,不得碰到葷腥的手,需要用火烘烤藥丸,然後攤平在乾淨的紙上。

虢州上等黃丹(二斤,羅細用),沒藥(研,一兩),南乳香(研,一兩),白蘞(生),木鱉子(全用),白芨(生),當歸(生),白芷(生),杏仁(生),桂(長三寸,生用。以上各一兩),新柳枝(一斤,如箸頭粗,長一握)

白話文:

虢州產的最上等的黃丹(兩斤,過篩) 沒藥(研成粉,一兩) 南乳香(研成粉,一兩) 生白蘞(一兩) 整顆木鱉子(一兩) 生白芨(一兩) 生當歸(一兩) 生白芷(一兩) 生杏仁(一兩) 桂枝(長三寸,未加工,以上各一兩) 新鮮柳樹枝(一斤,粗細如筷子頭,長度一手可握)

上除黃丹、乳香、沒藥外,其餘藥材用好芝麻油五斤,浸一宿。去炭火上,用鐵鍋內熬,令藥材變黃色,濾去藥材不用,次將黃丹入鍋內,用新柳枝一條,長四尺,如小錢兒粗,攪令藥丹微變褐色,掇鍋在地,再用柳枝攪,出盡火煙,入沒藥、乳香在內,再用柳枝攪令勻,藥冷傾在瓷盆內,頓放候藥硬。用刀子盆內取藥出,切成塊子,用油紙裹,然後使用。

此藥修合,春季三月間合,秋季八月間合。

白話文:

除了黃丹、乳香、沒藥以外,其餘藥材用五斤好的芝麻油浸泡一晚。將它們放到炭火上,用鐵鍋熬製,直到藥材變成黃色,然後過濾掉藥材不用。接著把黃丹放入鍋中,用一條四尺長、小錢幣粗細的新柳枝攪拌,讓藥丹微微變褐色。把鍋子拿開,繼續用柳枝攪拌,直到火煙散盡。然後加入沒藥和乳香,再用柳枝攪拌均勻。藥材冷卻後,倒入瓷盆中,放置一段時間等待藥材凝固。用刀子從盆中取出藥材,切成小塊,用油紙包好,就可以使用了。

3. 碧霞膏

治肉刺。

銅綠(研,二兩),乳香(研,二錢),沒藥(研,一錢),松脂(四兩),白膠香(研,一錢半),黃蠟(一字),芝麻油(另煉香熟,冬添夏減,看用)

白話文:

銅綠(研磨成粉,兩兩) 乳香(研磨成粉,二錢) 沒藥(研磨成粉,一錢) 松脂(四兩) 白膠香(研磨成粉,一錢半) 黃蠟(一字) 芝麻油(額外煉製成香油,冬季增加、夏季減少,依實際需要使用)

上件先煉松脂,濾去滓,次下白膠香,又下芝麻油,攪令勻,看硬軟得所,續次下黃蠟,再攪令勻,又次下乳香、沒藥、銅綠末,攪令勻,冷,於瓷盒子內盛,每用之上熁藥,攤於紙上,貼患處。

白話文:

首先煉製松脂,濾除雜質。然後加入乳香,再加入芝麻油,攪拌均勻,調整硬度。接著加入黃蠟,再次攪拌均勻。最後加入乳香、沒藥和研磨後的銅綠,攪拌均勻。放涼後,裝入瓷盒子中保存。每次使用時,把藥材糊在紙上,貼在患處即可。

4. 玉容膏

治中皮膚骨瘡、癬癢唇裂、面皺風刺及打撲傷損。舒緩筋,通流血,消腫止痛,發散邪毒。每用少許塗摩熱為度。如耳鼻有瘡,用綿杖兒點少許在瘡上。

白話文:

用於治療中醫皮膚骨頭創傷、癬癢脣裂、面部皺紋風刺和打擊傷損。舒緩肌肉筋骨,促進血脈流通,消腫止痛,驅散邪氣和毒素。每次用少量塗抹按摩,以感覺溫熱為度。如果耳朵或鼻子有傷口,用棉棒蘸少量塗抹在傷口處。

黃耆(去粗皮,銼),當歸(去蘆頭,銼),白芍藥(銼),白芷(銼),川芎(銼),藿香葉,零陵香,白檀(銼),白附子(銼),白芨(銼),白蘞(銼,各一兩),栝蔞(一個),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如泥膏,一兩),龍腦(二錢),清油(四斤)

白話文:

黃耆(去除粗皮,切成小塊) 當歸(去除根部,切成小塊) 白芍藥(切成小塊) 白芷(切成小塊) 川芎(切成小塊) 藿香葉 零陵香 白檀(切成小塊) 白附子(切成小塊) 白芨(切成小塊) 白蘞(切成小塊,各一兩) 栝蔞(一個)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研磨成泥狀,一兩) 龍腦(二錢) 清油(四斤)

上件除龍腦一十三味,入清油浸三日,用銀器內慢火熬,令藥焦黃色,用新綿濾過,去藥滓,放溫,入黃蠟熔令勻,再用新綿濾過,入龍腦,不住手用柳木篦子攪,候冷密封。如前法用,冬用三兩油、一兩蠟,夏月五兩油、二兩蠟,臘月熬蠟油入蠟。

白話文:

以上材料(除了龍腦)共十三味,放入清油中浸泡三天,用銀器盛裝,以小火熬煮,直到藥物變成焦黃色,用新棉花濾過,去除藥渣,待藥油放溫後,加入融化的黃蠟,攪拌均勻,再次用新棉花濾過,加入龍腦,不停地用柳木篦子攪拌,等藥油冷卻後密閉保存。

使用時,遵循之前的做法,冬季使用三兩藥油,一兩黃蠟;夏季使用五兩藥油,二兩黃蠟;臘月可以加入臘油和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