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藥院方》~ 卷一 (11)
卷一 (11)
1. 芎藭天麻丸
清利頭目,消風化痰,寬胃利膈。心忪煩悶,旋暈欲倒,頸項緊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體煩痛,皮膚瘙癢,偏正頭痛,鼻塞聲重,面目浮腫,並宜服之。
白話文:
此方藥具有清熱利腦、化痰消風、寬胃健脾的功效。適用於心煩意亂、頭暈目眩、頸部僵硬、肩背痠痛、精神睏倦、身體疼痛、皮膚瘙癢、偏頭痛、鼻塞聲重、面部浮腫等症狀。
芎藭(二兩),天麻(半兩),
上二味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半作二十丸。每服一丸,食後細嚼,茶酒任下。
白話文:
川芎二兩,天麻半兩,
將這兩味藥研磨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每一兩半製作成二十顆藥丸。每次服用一顆藥丸,飯後細細咀嚼,可以用茶或酒送服。
2. 透關丸
治中急風,營衛痹滯,頭目昏暈,額角偏痛,手足無力,舉動戰掉,語言謇澀,心神不寧。
白話文:
治療中風急症,氣血阻滯,頭腦昏沉,額頭或側頭偏痛,手腳無力,動作顫抖,說話不流利,心神不安。
麻黃(去根節,二兩),麝香(研),天麻(各半兩),乳香(研),沒藥(研),地榆,黑參,甜瓜子,川烏頭(生,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兩兩),麝香(研磨),天麻(各半兩),乳香(研磨),沒藥(研磨),地榆,黑參,甜瓜子,川烏頭(生,去除皮和肚臍。以上各一兩)
上件九味同為末,以酒一升,慢火熬為膏,更量入煉蜜,同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荊芥湯下,不計時候。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研磨成細末。使用一升黃酒,以小火熬製成膏狀。再根據分量加入蜂蜜,將兩者混合均勻,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荊芥湯送服,不限時段。
3. 八仙丹
治大癩病。
白附子,天麻,升麻,丹參,威靈仙,細辛,赤箭(各一兩),蜈蚣(一對,酥炙,去頭足),
白話文:
白附子、天麻、升麻、丹參、威靈仙、細辛、赤箭(各 1 兩),蜈蚣(一對,用酥油乾煎,去掉頭足)。
上件八味同為細末,每用一兩八錢藥末,用胡麻子淘淨一升,重五兩,炒令香熟,入藥末同搗極細,煉蜜為丸,分作十丸。每日食後米飲嚼下一丸,日進三服。服之十日或一月至兩月,筋骨疼痛是其驗也。比至有驗,且忌出入行動。
白話文:
上述八種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取一兩八錢的藥粉,用一升清洗乾淨的芝麻,重五兩,炒香炒熟,加入藥末一起搗碎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分成十丸。每天飯後用米酒嚼服一丸,一天服用三次。服用十天或一到兩個月,筋骨疼痛有所緩解就是效果的驗證。當效果顯著時,避免外出或活動。
4. 太白丸
治諸風頭旋,額角偏痛,肢體拘倦,痰盛氣壅,鼻塞聲重,咽膈不利,清爽神志,解利四時邪氣。
白話文:
治療各種風症引起的頭暈,偏頭痛,肢體酸痛疲倦,痰多氣滯,鼻塞聲音渾厚,咽喉不順,使神志清醒,解除四季的邪氣。
天麻,芎藭(各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細辛(去苗葉,各二兩),天南星(二兩),白附子(五兩),半夏(一十五兩,洗煮焙乾),蠍梢(一兩,炒),寒水石(燒熟,五十兩),白殭蠶(炒,三兩),人參(半兩),阿膠(三分,炙令熟燥),
白話文:
天麻、川芎(各 75 克),附子(炮製去皮臍),細辛(去苗葉,各 100 克),南星(100 克),白附子(250 克),半夏(750 克,洗淨、煮熟、焙乾),蠍梢(50 克,炒製),寒水石(燒熟,2500 克),殭蠶(炒製,150 克),人參(25 克),阿膠(15 克,炙烤至乾硬)
上件一十二味同搗羅為末,水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以上這十二種藥材一起搗碎成粉末,用生麵粉加水和成麵糊,搓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服用時間不受限制。
5. 太白丹
治諸風頭目旋暈,偏正頭痛,肢體拘倦,痰盛氣壅,鼻塞聲重,咽膈不利,清爽神志,解利四時邪氣。
白話文:
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頭暈目眩,偏頭痛和正頭痛,肢體酸困無力,痰多氣滯,鼻塞聲音重濁,咽喉不暢,使精神清爽,解除四季的邪氣。
天南星(二十兩,炮),細辛(去土),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芎藭,天麻(各二兩半),半夏(一十五兩,湯浸,洗去滑,切作片子,焙乾),白附子(五兩,炮),蠍梢(一兩,炒),青皮(去白),木香(各三兩),寒水石(燒一十兩,一半為衣),白殭蠶(去絲,炒,三兩)
白話文:
天南星(400 克,炮製過) 細辛(去除泥土) 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各 40 克) 芎藭,天麻(各 50 克) 半夏(300 克,浸泡湯中,去除滑液,切片,焙乾) 白附子(100 克,炮製過) 蠍梢(20 克,炒過) 青皮(去除白色部分),木香(各 60 克) 寒水石(燒製 200 克,一半作為衣包) 白殭蠶(去除絲,炒過,60 克)
上為細末,生薑汁、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用寒水石為衣。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上方為細小的藥丸,由生薑汁、麵糊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用寒水石作為藥衣。每次服用三十丸,不限時間,用生薑湯送服。
6. 太一散
治陽明經虛,風邪客入,令人口眼喎斜,麻木不仁,及驚風癇窒,手足搐搦,不省人事。
白話文:
治療陽明經絡虛弱,風邪侵入,導致口眼歪斜,麻木無知覺,以及驚風癲癇,手腳抽搐,失去意識。
獨活(去蘆頭,一兩半),續斷,杜仲(炒,去絲),肉桂(去皮),牛膝(酒浸一宿),黑附子(炮,去皮臍),白茯苓(去黑皮),人參(去蘆頭),防風(去蘆頭),白芍藥,當歸(去蘆頭,以上各一兩),川芎,熟乾地黃,秦艽(去蘆頭、土),甘草(銼,炒。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土、頭、節,一兩),
上件一十六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白話文:
獨活(去除頭部,一兩半)、續斷、杜仲(炒過,去絲)、肉桂(去皮)、牛膝(用酒浸泡一夜)、黑附子(炮製,去皮臍)、白茯苓(去黑皮)、人參(去蘆頭)、防風(去蘆頭)、白芍、當歸(去蘆頭,以上各一兩)、川芎、熟乾地黃、秦艽(去蘆頭、土)、甘草(切碎,炒過,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土、頭、節,一兩),將以上十六味藥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熱服用,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