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九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4)

1. 陳希夷刷牙藥

(進華山,陳希夷先生牢牙烏髮鬢藥,原在碑記上有此方),牢牙齒,烏髭鬢。

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熟地黃,

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蒂要相當,

青鹽等分同燒煉,研煞將來使最良,

擦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兩,除青鹽一味外,其餘藥味並銼碎,用一新瓦罐兒內盡盛其藥,又用瓦子蓋合,罐兒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鹽泥固濟,約厚半寸許。曬乾,穿一地坑子,方闊二尺,約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磚,後安放藥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燒令透,後青煙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經宿,取藥出,煞研為細末。

每用刷牙子蘸藥少許刷上下牙齒,次用溫水漱之,每日早晨、臨臥時用一次於內。旱蓮葉如馬齒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雞骨,其色青綠。此二味藥本出京兆府,奴婢高邦才謹言。牢牙烏髭鬢之藥,古今方論甚多,少有曾經驗者。奴婢在私家之日,實緣此藥常是與人修合使用,親經效驗(略言如後。

有祐德觀景碧虛先生,常用此藥,年至八十以上面若童子,髭鬢甚黑,齒落重生,儀師顏亦識此人。

明昌二年,有統軍司書表姓,大年紀五十歲以上,髭發本生來黃色,因患牙疼,用此藥兩月,髭發皆變黑色,更不脫落。

貞祐二年,陝西安撫事老瓦,患牙疼數月,用此藥痊,可至今常用。

曾經效驗者歷歷甚多,不敢盡言。

白話文:

陳希夷刷牙藥

據說華山陳希夷先生有方可使牙齒堅固、鬚髮烏黑。此方記載於碑記上:

用豬牙皂角、生薑、西國升麻、熟地黃、木律、旱蓮、槐角、細辛、荷蒂、青鹽等量,將除青鹽外的藥材都切碎,放進新的瓦罐裡,蓋上瓦片,用麻繩紮緊,再用鹽泥封住罐口,厚度約半寸。曬乾後,在地上挖個坑,寬二尺,深七寸,先放一塊新的磚頭,再把瓦罐倒扣在上面,用木炭火慢慢燒,直到冒青煙,略微保留藥性。熄火,靜置一夜,取出藥材,研磨成細粉。

每次刷牙用牙刷蘸取少量藥粉刷牙齒,然後用溫水漱口,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旱蓮葉像馬齒莧,形狀如星宿;升麻形狀像雞骨,顏色青綠。這兩種藥材產自京兆府。據奴婢高邦才所言,關於使牙齒堅固、鬚髮烏黑的藥方,古今方論很多,但真正有效驗證過的卻很少。奴婢在主人家時,經常親自使用此藥方為他人配藥,親身體驗過其功效(後續略)。

祐德觀景碧虛先生常年服用此藥,八十多歲了面色如同童子,鬚髮烏黑,牙齒脫落後還能再生,儀師顏也認識此人。

明昌二年,統軍司書表姓之人,年過五十,原本鬚髮皆黃,因牙痛而服用此藥兩個月,鬚髮都變黑了,而且不再脫落。

貞祐二年,陝西安撫使老瓦,牙痛數月,服用此藥後痊癒,至今仍在使用。

此藥方經許多人驗證有效,在此不便一一列舉。

2. 如聖丸

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

甘草(生用),桔梗(各一兩),牛黃,腦子(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二十丸。每服一丸,噙化細細嚥津,不拘時候。

白話文:

如聖丸

治療咽喉腫痛,無法吞咽口水。

取生甘草、桔梗各一兩,牛黃、豬腦各一錢,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丸劑,每兩分成二十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並細細嚥下唾液,不限時間。

3. 訶子散

漆牙藥,牙縫黑。

綠礬(二兩,研),銅綠(二錢,研,以上二味為青牙藥先上),五倍子末(六錢),訶子皮(取末,一兩半),黃丹(五錢,以上系是紅牙藥後上)

上件先用前二味,牙縫中上了,後少時再用後三味,依前上,封裹少時,用溫漿水漱。

白話文:

訶子散:治療牙齒發黑、牙縫變黑的藥方。

先用綠礬和銅綠研磨成粉末,塗在牙縫中。 過一會兒再用五倍子末、訶子皮末和黃丹的混合粉末,同樣塗在牙縫中,然後用布包裹一會兒,最後用溫水漱口。

4. 如神散

治舌腫強及齦腫不消。

露蜂窩,椒末,青鹽(各等分,另研為末)

上件每用各抄一錢,和勻,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漱冷吐,藥盡為度。

白話文:

如神散

治療舌頭腫脹疼痛以及牙齦腫脹不消。

將蜂房、胡椒末、青鹽各等份研磨成粉末。

每次取各藥粉一錢,混合均勻,加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過濾去渣,趁熱漱口,漱完後將藥水吐出,直到藥用完為止。

5. 沉香散

揩齒瑩淨令白及治口臭(是揩牙藥。)

沉香,麝香(各一錢),細辛(半兩),升麻,藁本,藿香葉,甘松,白芷(各二錢半),石膏(四兩),寒水石(二兩)

上為細末。

白話文:

沉香散

此方用於清潔牙齒,使其潔白,並治療口臭(此為牙粉)。

配方:沉香、麝香各一錢,細辛半兩,升麻、藁本、藿香葉、甘松、白芷各二錢半,石膏四兩,寒水石二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6. 常使齒藥玉池散

治牙齒垢膩,不淨潔。

升麻(去土),藁本(去土),甘松(去土),菵草,香白芷,川芎(以上各一兩),華細辛(去苗葉並土,秤二兩),生乾地黃(焙乾,二兩),地骨皮(揀淨,秤一兩),皂角(刮去皮,燒存性,秤三兩),麝香(一錢,揀去毛皮,另研細),青鹽(二兩)

上件為細末,入另研者一處,再研勻細,每日早晚揩牙,如常使用。

白話文:

治療牙齒污垢,不潔淨。

將升麻、藁本、甘松、菵草、香白芷、川芎(各一兩,去除泥土)以及華細辛(二兩,去除莖葉和泥土)、焙乾的生乾地黃(二兩)、挑揀乾淨的地骨皮(一兩)、刮去外皮並燒成炭的皂角(三兩)、挑去毛皮並研磨細緻的麝香(一錢)、青鹽(二兩),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天早晚用此藥粉刷牙。

7. 柳枝湯

治牙根宣露,動搖疼痛。

羌活,獨活,地骨皮,防風(去蘆頭),柳枝皮(各一兩),小椒(半兩,去目),蒼朮(八兩,揀淨,去粗皮)

上件為細末,每用二錢,水一盞,入柳枝、黑豆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漱冷吐,食後,日三二次。

白話文:

柳枝湯

治療牙根外露、牙齒鬆動疼痛。

將羌活、獨活、地骨皮、防風(去根須)、柳樹皮(各一兩)、花椒(半兩,去蒂)、蒼朮(八兩,挑選乾淨,去粗皮)研磨成細粉。每次取藥粉二錢,加水一碗,放入柳枝和黑豆少許,一起煎煮至七分,過濾掉藥渣,趁熱漱口,然後吐掉藥液,飯後使用,每日三次。

8. 吹喉散

治喉痹腫硬,水漿不下。

白礬(半兩),半夏(七枚),巴豆(七枚)

上件熔白礬,生半夏、巴豆在汁中,候汁干,研為細末,吹入喉中。

白話文:

吹喉散

治療喉嚨腫痛阻塞,無法吞咽水和食物。

將白礬半兩熔化,再將生半夏和巴豆各七枚放入熔化的白礬汁中,待汁液乾燥後,研磨成細粉,吹入喉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