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九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4)

1. 陳希夷刷牙藥

(進華山,陳希夷先生牢牙烏髮鬢藥,原在碑記上有此方),牢牙齒,烏髭鬢。

白話文:

豬牙皁角和生薑,西域來的升麻和熟地黃。

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蒂要相當,

青鹽等分同燒煉,研煞將來使最良,

擦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兩,除青鹽一味外,其餘藥味並銼碎,用一新瓦罐兒內盡盛其藥,又用瓦子蓋合,罐兒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鹽泥固濟,約厚半寸許。曬乾,穿一地坑子,方闊二尺,約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磚,後安放藥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燒令透,後青煙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經宿,取藥出,煞研為細末。

白話文:

把前面提到的十味藥材,每種各取二兩,除了青鹽以外,其餘藥材全部切碎,全部裝進一個新的瓦罐中,再用瓦片蓋上,用麻繩將瓦罐口綁緊,在上面用鹽泥封固,厚度約半寸。曬乾後,挖一個地坑,長寬二尺,深約七寸,先放一塊新的方磚,然後將藥罐口朝下放進去,用木炭火均勻加熱,直到藥罐穿透,冒出青煙,稍微保持一段時間。取走火源,放過夜,取出藥材,碾成細末。

每用刷牙子蘸藥少許刷上下牙齒,次用溫水漱之,每日早晨、臨臥時用一次於內。旱蓮葉如馬齒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雞骨,其色青綠。此二味藥本出京兆府,奴婢高邦才謹言。牢牙烏髭鬢之藥,古今方論甚多,少有曾經驗者。奴婢在私家之日,實緣此藥常是與人修合使用,親經效驗(略言如後。

白話文:

每次用刷牙工具蘸取少量藥物,刷上、下牙齒,然後用溫水漱口。每天早上和睡前各使用一次,效果內服。曬乾的荷葉形狀像馬齒花,像星星。升麻的形狀像雞骨頭,顏色青綠。這兩種藥原本產自京兆府,奴婢高邦才謹慎地說。護牙、烏髭髮的藥品,古今方論中有很多,但很少有人真正有使用經驗。奴婢在私人住宅的時候,曾親自配製並使用這種藥物,見證了其效果。(後略)

有祐德觀景碧虛先生,常用此藥,年至八十以上面若童子,髭鬢甚黑,齒落重生,儀師顏亦識此人。

明昌二年,有統軍司書表姓,大年紀五十歲以上,髭發本生來黃色,因患牙疼,用此藥兩月,髭發皆變黑色,更不脫落。

白話文:

北宋明昌二年,統軍司的書吏表姓,五十多歲,鬍鬚頭髮天生是黃色的。他因為牙痛,使用了這種藥方兩個月,結果鬍鬚頭髮都變成了黑色,而且不再脫落。

貞祐二年,陝西安撫事老瓦,患牙疼數月,用此藥痊,可至今常用。

曾經效驗者歷歷甚多,不敢盡言。

2. 如聖丸

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

甘草(生用),桔梗(各一兩),牛黃,腦子(各一錢)

白話文:

甘草(生用):一兩 桔梗:一兩 牛黃:一錢 腦子: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二十丸。每服一丸,噙化細細嚥津,不拘時候。

3. 訶子散

漆牙藥,牙縫黑。

綠礬(二兩,研),銅綠(二錢,研,以上二味為青牙藥先上),五倍子末(六錢),訶子皮(取末,一兩半),黃丹(五錢,以上系是紅牙藥後上)

白話文:

綠礬(二兩,研成粉末),銅綠(二錢,研成粉末,以上兩味作為「青牙藥」先上)。

五倍子末(六錢),訶子皮末(一兩半),黃丹(五錢,以上是「紅牙藥」後上)。

上件先用前二味,牙縫中上了,後少時再用後三味,依前上,封裹少時,用溫漿水漱。

白話文:

首先使用前兩種藥材,塞入牙縫中。過一會兒,再使用後三種藥材,前面的方法塞入牙縫中。封裹一會兒後,用溫水漱口。

4. 如神散

治舌腫強及齦腫不消。

露蜂窩,椒末,青鹽(各等分,另研為末)

上件每用各抄一錢,和勻,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漱冷吐,藥盡為度。

5. 沉香散

揩齒瑩淨令白及治口臭(是揩牙藥。)

沉香麝香(各一錢),細辛(半兩),升麻藁本,藿香葉甘松白芷(各二錢半),石膏(四兩),寒水石(二兩)

白話文:

沉香和麝香(各 1 錢) 細辛 (半兩) 升麻、藁本、藿香葉、甘松、白芷 (各 2.5 錢) 石膏 (4 兩) 寒水石 (2 兩)

上為細末。

6. 常使齒藥玉池散

治牙齒垢膩,不淨潔。

升麻(去土),藁本(去土),甘松(去土),菵草,香白芷川芎(以上各一兩),華細辛(去苗葉並土,秤二兩),生乾地黃(焙乾,二兩),地骨皮(揀淨,秤一兩),皂角(刮去皮,燒存性,秤三兩),麝香(一錢,揀去毛皮,另研細),青鹽(二兩)

白話文:

升麻(除去泥土),藁本(除去泥土),甘松(除去泥土),菵草,香白芷,川芎(以上各一兩) 細辛(除去苗葉和泥土,稱重二兩),乾地黃(焙乾,二兩),地骨皮(挑選乾淨,稱重一兩) 皁角(颳去外皮,燒製後保存,稱重三兩),麝香(一錢,去除毛皮,另研磨成細粉),青鹽(二兩)

上件為細末,入另研者一處,再研勻細,每日早晚揩牙,如常使用。

7. 柳枝湯

治牙根宣露,動搖疼痛。

羌活獨活地骨皮防風(去蘆頭),柳枝皮(各一兩),小椒(半兩,去目),蒼朮(八兩,揀淨,去粗皮)

白話文:

羌活、獨活、地骨皮、防風(去掉蘆頭)、柳枝皮(各 1 兩),小辣椒(半兩,去掉辣椒籽),蒼朮(8 兩,挑選乾淨的,去掉粗皮)

上件為細末,每用二錢,水一盞,入柳枝、黑豆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漱冷吐,食後,日三二次。

白話文:

以上方法適用於細小的傷口。每次使用兩錢藥材,配上一杯水,加上柳枝和少許黑豆,一起煎煮到剩七分。濾去渣滓,趁熱漱口,過一會再吐出來。飯後使用,每天兩到三次。

8. 吹喉散

治喉痹腫硬,水漿不下。

白礬(半兩),半夏(七枚),巴豆(七枚)

白話文:

白礬(30 克),半夏(7 個),巴豆(7 個)

上件熔白礬,生半夏、巴豆在汁中,候汁干,研為細末,吹入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