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九,頭痛門 (8)
卷之九,頭痛門 (8)
1. 咽喉
2. 咽喉評
評曰:咽喉之疾,本傷熱毒上攻也。四時受熱,藏心肺之間,一旦所觸,上攻咽喉,所謂腎傷寒也。然其證有:單肉娥、雙肉娥,有重舌、木舌、胙腮,有懸雍腫脹,有裡外皆腫。甚者,上攻頭面皆腫大。法先洗去口中、舌上白苔,其次掃去風涎。如此單、雙肉娥可針則針,有不可針者,則用熏、摻藥。
退後,方依次用服藥。如是木舌,服藥之外,仍用摻。胙腮則用塗藥,輕者但服藥而自退,不須用針及藥點其瘡,當自消也。又有腑寒咽閉,別有治法。
如神散,治咽喉,深在嚥下,針刀不能及者。
膽礬(純綠者,研細如粉)
上用酸黃醋一呷調嚥下。自服不得者灌之。即時吐下稠黏痰涎,便愈。可少用,以冷水解之。(張太醫方)
油膏,治咽喉生癰,藥不下及喉閉等證。
生麻油(半斤,挼皂角十錠,用生絹濾去滓)
上灌此麻油,即時瘡穿,濃血吐去而愈。
藜蘆散,治咽喉。
藜蘆,白礬(火煅。各三錢),豬牙皂角(三條,蜜炙),雄黃(一錢),粉草,北薄荷(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少許。如喉閉塞,用竹管子吹入,即愈。
吹喉散,治咽喉腫痛。
朴硝(四兩,別研),甘草(生末,一兩)
上研勻。每用半錢,乾擦喉中。如腫甚者,用竹管子吹入喉中為佳。
一字散,治喉閉,氣塞不通欲死者。
雄黃(一分,別研),蠍梢(七枚),白礬(一錢,生研),藜蘆(一錢),豬牙皂角(七錠)
上為細末。用一字許,吹入鼻中,即吐頑涎,立差。
乳香散,治咽喉。(張太醫方)
乳香,青黛,朴硝,硼砂,粉草,雄黃
上各等分。為細末。干下一字。
白礬散,軟瘡。
白礬(半兩,飛過),朴硝(一錢,飛過)
上為末。銅箸點腫處,再點瘡。如瘡軟則用藥點穿。硬則用針。
膽礬散,點瘡。
膽礬(一錢,飛過),硇砂(二錢)
上為細末。點腫處立穿,穿則用合瘡口藥。
針法,用大銅箸,頭禿尾帶粒米許尖利,先用箸頭點軟瘡藥三兩次,看瘡軟硬,次則用針,針則用箸尾點藥少許,熟認腫處,就手針之。庶患者不覺並不至針爛好處。針訖用合瘡口藥。
蓖麻散,合瘡口。
蓖麻子(七粒),焰消(半錢)
上細末,研成膏。每用少許,冷水灌,漱去之。
南星散,摻藥。
絳礬(煅),牙硝(飛過),南星,薄荷
上各量多少,為細末。水濕手點藥,重摻腫處,須用力摻之,至痛無害,然後服藥。
半夏散,塗藥
半夏,南星,白殭蠶(直者)
上各用一錢,用巴豆七粒,去皮油,合前藥細研,用少許生薑自然汁調塗外面腫處。
熏藥雄黃散
雄黃(少許),巴豆(五粒)
上細研。每遇急患不可針藥者,用酒瓶裝灰,坐瓶嘴下,裝火一炷焚之。候煙起,將瓶嘴入一邊鼻中,用紙覆瓶口,熏之,立減。
白話文:
咽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總體來說,咽喉的疾病,根本原因是熱毒向上侵襲。當身體在四季感受到熱邪時,這些熱邪會積聚在心肺之間,一旦受到觸發,就會向上侵襲咽喉,這在中醫上被稱為「腎傷寒」。
咽喉疾病的症狀有很多種,例如:單側扁桃體腫大、雙側扁桃體腫大、舌下腫脹、舌根腫脹、腮腺腫脹、懸雍垂腫脹,以及咽喉內外都腫脹。嚴重的,甚至會向上蔓延到頭面部,導致整個頭面腫大。
治療方法首先要清除口腔和舌頭上的白色苔狀物,然後去除咽喉中的黏液。如果是單側或雙側扁桃體腫大,可以考慮針刺治療。如果無法針刺,則可以使用藥物熏蒸或外敷。
病情稍緩後,再依序使用口服藥。如果是舌根腫脹,除了口服藥,還需要外敷藥。腮腺腫脹則需要塗抹藥膏,輕微的只需口服藥便可自行痊癒,不需要針刺或塗藥來點在患處,腫脹會自然消退。此外,還有一種因體內寒氣引起的咽喉閉塞,則有另外的治療方法。
以下是一些具體藥方和治療方法:
-
如神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咽喉深處的疾病,針刺和刀無法到達的部位。 將純綠色的膽礬研磨成細粉,用少量酸黃醋調和,慢慢吞服。如果患者無法自行吞服,可以灌入。服用後會立即吐出濃稠的黏痰,病症就會好轉。用量要少,並且可以用冷水稀釋。
-
油膏: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咽喉癰腫,以及藥物無法到達或咽喉閉塞等症狀。 將半斤生麻油與十個皂角搗碎,用生絹過濾掉殘渣。將過濾後的麻油灌入咽喉,膿瘡會立即破裂,吐出膿血後就會痊癒。
-
藜蘆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咽喉疾病。 將藜蘆、煅燒過的白礬、蜜炙過的豬牙皂角、雄黃、粉草、北薄荷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少量。如果咽喉阻塞,可以用竹管吹入咽喉,即可痊癒。
-
吹喉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咽喉腫痛。 將朴硝另外研磨成粉末,與甘草末混合均勻。每次用半錢,直接擦在喉嚨裡。如果腫脹嚴重,可以用竹管吹入喉嚨。
-
一字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喉嚨閉塞、呼吸困難,情況危急者。 將雄黃另外研磨成粉末,與蠍梢、生研的白礬、藜蘆、豬牙皂角磨成細粉。用少量,吹入鼻中,就會吐出頑痰,立即好轉。
-
乳香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咽喉疾病。 將乳香、青黛、朴硝、硼砂、粉草、雄黃等量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少量。
-
白礬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軟瘡。 將飛過的白礬和朴硝磨成細粉。用銅筷點藥塗在腫脹處,再塗在瘡上。如果瘡較軟,就用藥點破。如果瘡較硬,則用針刺破。
-
膽礬散: 這個藥方用於點瘡。 將飛過的膽礬和硇砂磨成細粉。點在腫脹處,瘡會立即破裂。破裂後再用收斂傷口的藥。
-
針法: 用較大的銅筷,頭部平鈍,尾部帶有米粒大小的尖頭。先用筷子的頭部點軟化瘡的藥三、兩次,觀察瘡的軟硬程度,然後用筷子的尾部點少許藥,找準腫脹部位,迅速針刺。這樣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也不會刺傷健康組織。針刺後要使用收斂傷口的藥。
-
蓖麻散: 這個藥方用於收斂傷口。 將蓖麻子和焰消磨成細粉,調成膏狀。每次用少量,用冷水灌入,漱口後吐掉。
-
南星散: 這個藥方作為外敷藥。 將煅燒過的絳礬、飛過的牙硝、南星、薄荷等量磨成細粉。用水打濕手,沾取藥粉,用力敷在腫脹處,感到疼痛無妨,然後再服用口服藥。
-
半夏散: 這個藥方作為塗抹藥。 將半夏、南星、白殭蠶與去皮油的巴豆一起磨成細粉,用少量生薑汁調勻,塗抹在外部腫脹處。
-
熏藥雄黃散: 將少量雄黃和五粒巴豆磨成細粉。遇到緊急情況,不能針刺或用藥時,將藥粉放在盛有灰燼的酒瓶瓶口,點燃一炷香,待煙起時,將瓶口對準一側鼻孔,用紙覆蓋瓶口,熏蒸,可立即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