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8)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8)
1. 治方
茴香丸,補氣血,治腰疼,久服明眼。有驗。
蒼朮(水浸三日,去皮,銼,焙),杜仲(制),破故紙,川椒(各二兩),茴香(一兩一錢),厚朴(一兩)
上六件修制外,以青鹽三之一,入在瓶內,酌量入水,文武火煮,水盡為度,焙乾為末,酒糊為丸。空心,酒下五十丸。
二氣散,治腎經停冷,氣滯力弱。
大附子(一隻,生用,不去皮臍,切作三份,為片子,令薄),大茴香(六兩,淨洗過,濾干,分作三份,每份二兩)
第一度,用附子一份,茴香二兩一份同炒,令茴香黃色香熟,用瓦瓶盛貯,厚紙封蓋,安在冷處一宿,次日除附子。以茴香為末,空心,鹽酒調下。
第二度,如第一度分兩炒法,存性,皆如之。但次早止,除附子一半,其一半附子同茴香為細末,如前法服之。
第三度,凡分兩炒法,存性,皆如前二度之法,但次早全用附子同茴香為細末,亦如前法服之。外餘一分半附子,又可合別藥用。
金櫻丸,補血。(四川老何方)
金櫻子(一名山石榴,幹了以新草鞋篩內擦刺令淨,捶破去子,切,焙),縮砂(一半)
上蜜丸,空心,酒或鹽湯下五十丸。
大養脾丸,補氣血虛。(湘中老醫陳必勝方,親見功效。)
縮砂仁,麥芽,人參(各半兩),神麯,木香,肉豆蔻(棗肉裹煨。各三錢),沉香,扁豆,青皮,白豆蔻仁,石蓮肉,陳皮,紅豆,草果子,丁香,厚朴(制。各二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粟米湯嚼下,空心,一日三服。
大正氣散,補虛快氣,散腹脅疼痛。
香附子(炒),當歸,陳皮(各半兩),木香(二錢),甘草(四錢),白姜,白朮,桂心,縮砂仁(各三錢),大附子(一枚,炮)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空心,熱服。(湘中陳必勝方)
菟絲子丸,治男女虛勞,益顏色,去萬病,安五臟,填骨髓,和耳目,輕身延年,最妙。
菟絲子(酒浸一宿,焙),澤瀉(酒浸一宿,略蒸,焙),大附子(炮,去皮),肉桂(各五兩),蓯蓉(酒浸一宿,焙),杜仲(制),熟地黃(投水中沉者是,酒浸一宿,焙),白茯苓(去皮),胡猻姜(去毛,炙),山茱萸(去核),茴香(炒),石斛(焙),川續斷(焙),牛膝(酒浸一宿,焙),蓽澄茄(各三兩半),金鈴子(去核),乾薑(炮。
各四兩),川巴戟(去心,酒浸一宿,焙),桑螵蛸(蜜炙),覆盆子,五味子,川芎(各二兩半),天台烏藥(八兩)
上為細末,不犯銅鐵器,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鹽湯、溫酒任下。如腳弱,木瓜湯下。
加味大建中湯,補諸虛。
白芍藥,官桂,黃耆(蜜炙),附子(炮),五味子,乾薑(炮),人參,鹿茸(酒蒸),白茯苓(去皮),川芎,半夏,當歸(酒浸),陳皮(各一兩),甘草(半兩)
白話文:
茴香丸,可以補氣血,治療腰痛,長期服用可以讓眼睛明亮,效果很好。
需要蒼朮(用水浸泡三天,去皮,切碎,烘乾),杜仲(炮製過),破故紙,川椒(各二兩),茴香(一兩一錢),厚朴(一兩)。
以上六種藥材處理好後,加入三分之一的青鹽放入瓶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和武火煮,直到水煮乾,再烘乾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丸。每天空腹時,用酒送服五十丸。
二氣散,治療腎經寒冷,氣滯體力虛弱。
需要大附子(一隻,生用,不去皮和臍,切成三份薄片),大茴香(六兩,洗淨濾乾,分成三份,每份二兩)。
第一次,用一份附子和一份二兩的茴香一起炒,讓茴香變成黃色並有香味,用瓦罐裝好,用厚紙封好蓋子,放在陰涼處一晚,第二天取出附子,只用茴香磨成粉末,空腹時,用鹽酒調服。
第二次,按照第一次的分量和炒法,處理好,方法一樣。但第二天早上,去掉一半的附子,剩下一半的附子和茴香一起磨成細末,像之前的方法服用。
第三次,所有分量和炒法都和前兩次一樣,但第二天早上,把全部的附子和茴香一起磨成細末,也按照之前的方法服用。剩下的那一半的附子,還可以和其他藥材一起使用。
金櫻丸,可以補血。(這是四川老何的方子)
需要金櫻子(又名山石榴,曬乾後用新草鞋篩子擦去刺,搗破去除籽,切碎,烘乾),縮砂(一半的量)。
將以上藥材用蜂蜜製成丸,空腹時,用酒或鹽水送服五十丸。
大養脾丸,可以補氣血虛。(這是湘中老醫生陳必勝的方子,親眼見過效果。)
需要縮砂仁,麥芽,人參(各半兩),神麯,木香,肉豆蔻(用棗肉包裹煨過,各三錢),沉香,扁豆,青皮,白豆蔻仁,石蓮肉,陳皮,紅豆,草果子,丁香,厚朴(炮製過,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用小米湯嚼碎吞下,空腹時,一天服用三次。
大正氣散,可以補虛、行氣,散解腹部和脅肋疼痛。
需要香附子(炒過),當歸,陳皮(各半兩),木香(二錢),甘草(四錢),白薑,白朮,桂心,縮砂仁(各三錢),大附子(一枚,炮製過)。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加入薑五片,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時,去除藥渣,空腹時,趁熱服用。(這是湘中陳必勝的方子)
菟絲子丸,可以治療男女虛勞,讓氣色變好,去除各種疾病,安定五臟,填補骨髓,使耳聰目明,身體輕盈,延年益壽,效果非常好。
需要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烘乾),澤瀉(用酒浸泡一晚,稍微蒸一下,烘乾),大附子(炮製過,去皮),肉桂(各五兩),蓯蓉(用酒浸泡一晚,烘乾),杜仲(炮製過),熟地黃(放入水中會沉下去的,用酒浸泡一晚,烘乾),白茯苓(去皮),胡猻薑(去除毛,炙烤),山茱萸(去核),茴香(炒過),石斛(烘乾),川續斷(烘乾),牛膝(用酒浸泡一晚,烘乾),蓽澄茄(各三兩半),金鈴子(去核),乾薑(炮製過,各四兩),川巴戟(去除中心,用酒浸泡一晚,烘乾),桑螵蛸(用蜜炙烤),覆盆子,五味子,川芎(各二兩半),天台烏藥(八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不要用金屬器具,用酒調和成丸,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可以用鹽水或溫酒送服。如果腳軟無力,可以用木瓜湯送服。
加味大建中湯,可以補各種虛弱。
需要白芍藥,官桂,黃耆(用蜜炙烤過),附子(炮製過),五味子,乾薑(炮製過),人參,鹿茸(用酒蒸過),白茯苓(去皮),川芎,半夏,當歸(用酒浸泡過),陳皮(各一兩),甘草(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