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5)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5)
1. 治方
磁石丸,治心腎諸虛不足。(湘中趙伯海妙方)
磁石(醋煅),黃耆(蜜炙),覆盆子,赤茯苓(去皮。各半兩),乾薑(炮),巴戟(去心),桂心,鹿茸(蜜炙。各三錢),肉蓯蓉(酒浸,焙乾),牛膝(酒浸,焙乾),川椒(炒。各四錢),柏子仁(別研),防風,地骨皮,遠志(去心。各二錢半),大附子(一個,炮,去皮),大川烏(一個,炮,去皮),紫梢花(去木。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湯酒任下。婦人白帶下及男子泄精加龍骨半兩,海螵蛸一兩,牡蠣半兩,鹽泥固濟,火煅。
六益丸,專補脾腎。(乃劉通真家秘方)
丁香,木香,肉豆蔻(麵裹煨),白附子(炮),附子(炮,一兩者尤妙),血茸(酥炙)
上件各一兩,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下。
強志丸,益心血,活腎水,治白濁。
菟絲子,熟地黃(各二兩),茯神,山藥,黃耆,石蓮,柏子仁,附子,遠志,枸杞子,杜仲,破故紙,鹿角霜(各一兩)
上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酒下。赤濁,用麥門冬煎湯下。或用硃砂為衣。藥名遠方。(梁時發傳)
巴戟丸,治諸虛不足,真陽衰憊,服之有效。
川楝子(去核),胡蘆巴(炒),白姜(炮),川椒(炒),茴香,川牛膝(酒浸,焙),破故紙(炒),山藥,木通,肉桂(去皮),牡蠣(煅),附子(炮,去皮臍),赤石脂
上等分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隨證加味於後:
腎厥頭痛,加川芎。肺虛咳唾,加五味子、款冬花。背膊勞倦,加沉香。脾胃不和,加蓽澄茄。虛瘧寒熱,加蜀漆葉。心神不寧,加龍齒、酸棗仁(炒,去皮殼)。
石斛丸,治腎經積寒,丹田凝陰,小腸時痛,腰膝時冷,小便白濁,頭暈耳鳴,或痰涎壅塞,身或倦怠,膈滿怔訟,飲食化遲,腸鳴氣走。(廬山劉立之方)
胡蘆巴,蓽撥,石斛,附子,巴戟(去心),蓽澄茄,茯苓,山藥,沉香,鹿茸(蜜炙)
上件各一兩,為細末,豬腰五味煮爛,同汁打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四五十丸,酒亦可。
固元丸,治元氣虛弱,腎水不能滋肝木,是以子母俱虛。肝主筋,腎主骨,筋既弱則時復筋脈攣拳,此藥主之。
八角茴香(炒),覆盆子(酒浸),茴香(炒),白茯苓(去皮),川牛膝(酒浸),磁石(火燒,酒淬七次),龍齒(煅),補骨脂(炒。各一兩),天雄(一兩,用青鹽一兩研入酒一盞內,泡天雄,取酒盡為度),五味子(酒蒸,研),菟絲子(淨洗,酒蒸,研。各二兩),鹿茸(去毛),蓯蓉(酒浸一宿。
白話文:
磁石丸: 這個方子治療心臟和腎臟的各種虛弱不足。 成分包含:磁石(用醋燒製過)、黃耆(用蜂蜜炙烤過)、覆盆子、赤茯苓(去皮)、乾薑(炮製過)、巴戟天(去心)、桂心、鹿茸(用蜂蜜炙烤過)、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烘乾)、牛膝(用酒浸泡後烘乾)、川椒(炒過)、柏子仁(另外研磨)、防風、地骨皮、遠志(去心)、大附子(炮製過,去皮)、大川烏(炮製過,去皮)、紫梢花(去木質)。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可以用湯或酒送服。婦女白帶過多和男子遺精者,可以另外加入龍骨半兩、海螵蛸一兩、牡蠣半兩,用鹽泥封固,再用火煅燒。
六益丸: 這個方子專門補養脾臟和腎臟。 成分包含:丁香、木香、肉豆蔻(用麵包裹煨過)、白附子(炮製過)、附子(炮製過,一兩的更好)、血茸(用酥油炙烤過)。 將以上藥材各取一兩,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溫酒送服。
強志丸: 這個方子能夠補益心血,活絡腎水,治療白濁。 成分包含:菟絲子、熟地黃、茯神、山藥、黃耆、石蓮、柏子仁、附子、遠志、枸杞子、杜仲、破故紙、鹿角霜。 將以上藥材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空腹用酒送服。赤濁者,可以用麥門冬煎湯送服。也可以用朱砂做藥丸的外衣。藥名已不詳。
巴戟丸: 這個方子治療各種虛弱不足,陽氣衰敗,服用後有效。 成分包含:川楝子(去核)、胡蘆巴(炒過)、白薑(炮製過)、川椒(炒過)、茴香、川牛膝(用酒浸泡後焙乾)、破故紙(炒過)、山藥、木通、肉桂(去皮)、牡蠣(煅燒過)、附子(炮製過,去皮臍)、赤石脂。 將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鹽湯或溫酒送服。可以根據病情加減藥物: 腎厥頭痛,加川芎。肺虛咳嗽,加五味子、款冬花。背部勞累,加沉香。脾胃不和,加蓽澄茄。虛弱引起的瘧疾發冷發熱,加蜀漆葉。心神不寧,加龍齒、酸棗仁(炒過,去皮殼)。
石斛丸: 這個方子治療腎經積寒,丹田陰寒凝結,小腸時常疼痛,腰膝時冷,小便白濁,頭暈耳鳴,或者痰涎壅塞,身體疲倦,胸膈脹滿,飲食消化慢,腸鳴氣動。 成分包含:胡蘆巴、蓽撥、石斛、附子、巴戟天(去心)、蓽澄茄、茯苓、山藥、沉香、鹿茸(用蜂蜜炙烤過)。 將以上藥材各取一兩,磨成細末,用豬腰和五味子煮爛,用汁水混合米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空腹用米湯送服四、五十丸,也可以用酒送服。
固元丸: 這個方子治療元氣虛弱,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導致母子(腎為母,肝為子)都虛弱。肝主筋,腎主骨,筋脈虛弱就會時常出現筋脈攣縮。這個藥物主要治療這種情況。 成分包含:八角茴香(炒過)、覆盆子(用酒浸泡)、茴香(炒過)、白茯苓(去皮)、川牛膝(用酒浸泡)、磁石(用火燒過,用酒淬七次)、龍齒(煅燒過)、補骨脂(炒過)、天雄(用青鹽研磨成粉,泡在酒中,直到酒完全被吸收),五味子(用酒蒸過,研磨)、菟絲子(洗淨,用酒蒸過,研磨)、鹿茸(去毛)、肉蓯蓉(用酒浸泡過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