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七,黃疸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黃疸門 (5)

1. 淋閉

通草湯,治諸淋。

通草,王不留行,葵子,茅根,桃膠,瞿麥,當歸,蒲黃(炒),滑石(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八分。溫服不時。

二神散,治諸淋急痛。

海金沙(七錢半),滑石(半兩)

上末。每服二錢半,多用燈心、木通、麥門冬,新水煎,入蜜調服。

鹿角霜丸,治膏淋。多因憂思失志,意舍不寧,濁氣干清,小便淋閉,或復黃、赤、白,黯如脂膏。

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上為末,用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發灰散,治血淋,若單單小便出血如尿,此為莖衄,此方主之。

亂髮(燒為灰,不以多少)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用米醋泡湯調下。治淋,以葵子末等分,用米飲調下。最治婦人胞轉不尿。

石燕丸,治小便澀痛不可忍,出砂石而後方通。

石燕(燒紅,水淬二次),滑石,石韋(去毛),瞿麥穗(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瞿麥、燈心湯下,日三服。

瞑眩膏,治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淋。

大蘿蔔

上切作一指厚,四五片,用好白蜜淹少時,安鐵鏟上慢火炙乾,又蘸,又炙,取盡一二兩蜜,反復炙,令香熟,不可焦。候冷細嚼,以鹽湯送下。

沉香散,治氣淋,多因五內鬱結,氣不舒行,陰滯於陽,而致壅滯,小腹脹滿,便溺不通,大氣分泄,小便不利。

沉香,石韋(去毛),滑石,王不留行,當歸(各半兩),葵子,白芍藥(各三分),甘草,橘皮(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大麥湯調下。

石韋湯,治心經蘊熱,傳於小腸,小腸熱於脬中,脬屈僻而系轉,診心脈大而牢。

石韋(去毛),車前子

上二味等分。濃煎汁飲之。其人腹脹必忍溺,好屈臥、曲膝致陰縮腫。此厥陰之證,加赤茯苓、黃耆等分,尤妙。

犀角地黃湯,治小腸淋瀝出血,疼痛難忍及治心血妄行,衄血等疾。

犀角(半兩,如無真犀角以升麻代之),芍藥(二錢),牡丹皮(半兩)

上三味,為粗末。入生地黃二寸,打碎,水一盞,同煎至八分,空心服之。心血妄行衄血等疾,食後臨臥服之,用絲茅根煎服。余癸丑夏,嘗苦淋漓之疾,出血不已,得黃應明授此方,數服而愈。

小便出血方

用自己頭髮一握,洗淨,燒灰,溫酒調下,一服立效。

白薇散,治血淋、熱淋。

白薇,芍藥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用酒調下,立效。

單方,療小遺出血條。淡豆豉煎湯服,效。

透格散,治五淋:勞淋,血淋,氣淋,石淋,熱淋困危。

淨白硝石(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五錢。勞淋,葵子煎湯下;血淋,冷水下;熱淋,瞿麥煎湯下;氣淋,滑石湯下;石淋,桑白皮煎湯下。

白話文:

通草湯,治療各種淋病。

藥材:通草、王不留行、葵子、茅根、桃膠、瞿麥、當歸、蒲黃(炒)、滑石(各一兩)、甘草(半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水一杯半,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二神散,治療各種淋病引起的急痛。

藥材:海金沙(七錢半)、滑石(半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半,可加入燈心草、木通、麥門冬,用新水煎煮,再加入蜂蜜調服。

鹿角霜丸,治療膏淋。多因憂愁思慮,心神不寧,導致體內濁氣干擾清氣,小便淋漓不暢,或呈現黃色、紅色、白色,像油脂一樣的渾濁。

藥材: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發灰散,治療血淋,如果只是小便出血,像尿血一樣,這是「莖衄」,此方主治。

藥材:亂髮(燒成灰,用量不拘)。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每次服用二錢,用米醋泡過的湯調服。治療淋病,加入等量的葵子末,用米湯調服。最適合治療婦女因胞轉導致無法排尿的情況。

石燕丸,治療小便澀痛難忍,排出砂石後才能暢通。

藥材:石燕(燒紅後用水淬兩次)、滑石、石韋(去毛)、瞿麥穗(各等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瞿麥、燈心草湯送服,每日三次。

瞑眩膏,治療各種淋病引起的疼痛難忍以及砂石淋。

藥材:大蘿蔔。

用法:將大蘿蔔切成一指厚的片,約四五片,用好的白蜜浸泡片刻,放在鐵鏟上用小火烤乾,再蘸蜜,再烤,反覆操作,直到用完一兩二兩的蜜,烤到熟透但不能焦。冷卻後細嚼,用鹽湯送服。

沉香散,治療氣淋,多因內心鬱結,氣機不暢,導致陰氣滯留在陽氣之間,造成壅塞,小腹脹滿,排尿不暢,大便也受影響,小便不利。

藥材:沉香、石韋(去毛)、滑石、王不留行、當歸(各半兩)、葵子、白芍藥(各三分)、甘草、橘皮(各一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煎過的大麥湯調服。

石韋湯,治療心經蘊熱,傳到小腸,小腸的熱再到膀胱,膀胱屈曲而導致病症,診脈時心脈呈現大而牢的狀態。

藥材:石韋(去毛)、車前子(各等分)。

用法:將上述兩味藥等份濃煎,取汁飲用。患者腹部脹滿,會忍尿,喜歡彎腰曲膝,導致陰部腫脹。這是厥陰的症狀,可以加入等量的赤茯苓、黃耆,效果更好。

犀角地黃湯,治療小腸淋漓出血,疼痛難忍,以及治療心血妄行、流鼻血等疾病。

藥材:犀角(半兩,如果沒有真犀角可用升麻代替)、芍藥(二錢)、牡丹皮(半兩)。

用法:將上述三味藥磨成粗末。加入生地黃二寸,搗碎,加水一杯,一同煎煮至剩八分,空腹服用。心血妄行、流鼻血等疾病,在飯後臨睡前服用,用絲茅根煎水送服。我(作者)在癸丑年的夏天,曾因淋漓出血的疾病而困擾,後來得到黃應明傳授此方,服用幾次後就痊癒了。

小便出血方

用法:用自己的頭髮一把,洗淨,燒成灰,用溫酒調服,一服見效。

白薇散,治療血淋、熱淋。

藥材:白薇、芍藥(各等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立即見效。

單方,治療小便出血。用淡豆豉煎湯服用,有效。

透格散,治療五種淋病:勞淋、血淋、氣淋、石淋、熱淋等危急病症。

藥材:淨白硝石(一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到五錢。勞淋,用葵子煎湯送服;血淋,用冷水送服;熱淋,用瞿麥煎湯送服;氣淋,用滑石湯送服;石淋,用桑白皮煎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