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五,痰飲門 (2)
卷之五,痰飲門 (2)
1. 咳嗽
加減三拗湯,治傷風咳嗽。
麻黃(半錢,不去節,沸湯洗,焙乾,去毛),杏仁(不去皮),苦梗(各二錢),甘草(生),旋覆花(去蒂。各半錢)
上㕮咀。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生薑一片,五味子數粒,竹葉一片,不可多,糯米數粒,煎至半盞,分作兩服,食後溫服。(梁國佐傳)
白話文:
加減三拗湯,治療傷風咳嗽:
藥材:
- 麻黃(半錢,不去節,沸水洗淨,焙乾,去毛)
- 杏仁(不去皮)
- 苦梗(各二錢)
- 甘草(生)
- 旋覆花(去蒂,各半錢)
製法:
-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 每服取藥末一大錢,加入水一盞(約200毫升),再加入生薑一片、五味子數粒、竹葉一片(不可多)、糯米數粒。
- 以小火煎煮至半盞(約100毫升)。
- 分成兩次服用,飯後溫服。
**來源:**梁國佐傳
註解:
- 此方為治療傷風咳嗽的經典方劑。
- 麻黃發汗解表,杏仁宣肺止咳,苦梗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藥性,旋覆花降氣止嘔。
- 生薑、五味子、竹葉、糯米可增強藥效,緩解症狀。
- 此方需根據個人體質及症狀調整用量,服用前請諮詢中醫師。
二妙丹,治男子、婦人因思慮之極,喘滿痰涎作聲。
生薑汁調蘇合香丸,仍用大棗加枳殼、木香煎調蘇合香丸,下養正丹五十粒。(梁國佐取效方)
杏仁湯,治積年嗽。
阿膠(蚌粉炒),罌粟殼(蜜炙),白礬(飛過),杏仁(去皮尖。上等分)
白話文:
可以用生薑汁調和蘇合香丸服用。另外,也可以用大棗、枳殼、木香煎煮後,再用藥汁調和蘇合香丸服用,最後再服用五十粒養正丹。(這是梁國佐從有效方劑中選取的。)
杏仁湯可以治療多年的咳嗽。
將阿膠用蚌粉炒制,罌粟殼用蜜炙,白礬用火煅去雜質,杏仁去皮尖,以上藥材等量使用。
四味粗末。三大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蔥白三寸,煎六分。臨臥時臥少頃,喚醒始服此藥。
半夏湯,治嗽。
半夏(二十一個,每個切作四塊,煨),姜(一塊,煨),甘草(一寸,煨),皂角(一寸,煨,無蟲蛀者,去皮)
上為粗末。水兩碗,煎一碗服。
一服散,治暴嗽。
阿膠(二片),生薑(十片),大烏梅(二個),甘草(一錢),紫蘇(十葉),杏仁(七個,去皮尖),大半夏(三個,泡),罌粟殼(三個,炙)
白話文:
將四味藥材研磨成粗粉,取三大錢,加入一杯水,再放入三片薑、一枚棗、三寸蔥白,煎煮六分。臨睡前服用,服用後稍作休息,待醒來後再服用藥物。這是治療咳嗽的半夏湯,可以用半夏二十一個(每個切成四塊,煨)、薑一塊(煨)、甘草一寸(煨)、皂角一寸(煨,無蟲蛀者,去皮)研磨成粗粉,取兩碗水煎煮成一碗服用。另外,治療突然發作的咳嗽可以用一服散,它由阿膠兩片、生薑十片、大烏梅兩個、甘草一錢、紫蘇十葉、杏仁七個(去皮尖)、大半夏三個(泡)、罌粟殼三個(炙)組成。
上用水一碗,煎至六分,去滓服,臨臥。
治肺熱久嗽方
枇杷葉,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黃(減半)
上如常製為末,蜜丸,櫻桃大。食後、夜臥含化。
有婦人患肺熱久嗽,身如灸肌,將成肺勞,服之未終劑而愈。(《本草衍義》)
參芎湯,治男子、婦人一切虛證冷嗽。
白話文:
取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去渣服用,睡前服用。此方可治療肺熱久咳。將枇杷葉、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份)、大黃(減半)研磨成粉,製成蜜丸,大小如櫻桃。飯後和睡前含服。曾有一位婦人患有肺熱久咳,身體如同火烤一般,將要發展成肺癆,服用此方未吃完就痊癒了。《本草衍義》記載,參芎湯則可治療男女一切虛寒性咳嗽。
人參,川芎,甘草(炙),白朮,白茯苓,北芍藥,白豆蔻仁(炒),當歸(酒浸,焙),黃耆(蜜炙),肉桂(去皮。各半兩),罌粟殼(蜜炙),五味子(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空心服。(湘中黃應明三世用之有效)
杏仁煎,治咳嗽,失音不出。
白話文:
人參、川芎、甘草(炙)、白朮、茯苓、北芍藥、白豆蔻仁(炒)、當歸(酒浸,焙)、黃耆(蜜炙)、肉桂(去皮。各半兩)、罌粟殼(蜜炙)、五味子(各一兩),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枚,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空腹服用。此方出自湘中黃應明,三代相傳,效果顯著。此方名為杏仁煎,主治咳嗽、失音不出。
杏仁(去皮尖,研,三兩),生薑汁,蜜,砂糖(各一兩半),桑白皮,木通,貝母(各一兩一分),紫菀,五味子(各一兩)
上將木通、貝母、紫菀、五味子為銼散,用水三升,煎至半升,入杏仁、砂糖、蜜、薑汁再煎成稀膏。每服挑一匙頭,含化,更加款冬花、知母各一兩,尤好。
石夏丸,治痰嗽。(鄂諸孟少師府方)
半夏(一兩,泡),滑石(一兩,火煅,去火毒)
白話文:
石夏丸是一種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的中藥方劑。主要藥材包括杏仁、生薑、蜂蜜、砂糖、桑白皮、木通、貝母、紫菀、五味子。製法是先將部分藥材研磨成粉,再與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成稀膏狀,每次服用一匙,含化即可。
此方中,杏仁可以潤肺止咳,生薑可以化痰止咳,蜂蜜可以潤肺止咳,砂糖可以緩解咳嗽時的口干,桑白皮可以清肺化痰,木通可以利水通淋,貝母可以清熱化痰,紫菀可以潤肺止咳,五味子可以斂肺止咳。
半夏和滑石也是常用於治療咳嗽的藥材,但此方未明確說明其用法。
注意事項
中藥方劑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請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上生薑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不拘多少,白湯調下。
南星末,治痰疾,咳嗽。(許六五郎方,曾用醫李夫人見效速)
大南星(一兩,銼成片,用生薑半斤取汁,文火炙乾,卻入蜜半匙直炒黃色,取出為末)
上入貝母末半兩,每用放掌心,以舌尖點嚥下。
阿膠散,治痰嗽氣滿,甚有神效。
阿膠(麵炒),甘草(炙),桔梗,紫蘇子,杏仁(各一兩),南木香(二錢半),白膠香,半夏(制),五味子(各半兩),罌粟殼(四兩,蜜炙),晉礬(飛過,半兩)
白話文:
第一部分薑糊丸
將生薑製成糊狀,搓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丸子的數量不限,用白開水送服。
第二部分南星末
南星末,用於治療痰疾、咳嗽。此方為許六五郎方,曾用於醫治李夫人,效果顯著。
南星末的製作方法
取大南星一兩,切成薄片,用生薑半斤榨汁,以文火慢慢烘乾南星片,再加入蜂蜜半匙,繼續炒至呈黃色,取出研磨成粉末。
用法
將南星末與貝母末半兩混合,每次取適量放於掌心,用舌尖輕輕送服。
第三部分阿膠散
阿膠散,用於治療痰嗽氣滿,效果非常顯著。
阿膠散的組成
- 阿膠(用麵粉炒過)
- 甘草(炙過)
- 桔梗
- 紫蘇子
- 杏仁(各一兩)
- 南木香(二錢半)
- 白膠香
- 半夏(制過)
- 五味子(各半兩)
- 罌粟殼(四兩,用蜜炙過)
- 晉礬(研磨成粉,半兩)
上㕮咀,內杏仁,每服煨七粒,去皮尖,嚼爛,煎藥嚥下,臨臥服。
鍾乳散,治寒嗽不止。
鍾乳粉,人參,阿膠(炒)
上三味等分為末。糯米飲下。
五味子湯,治寒嗽。益肺。
五味子,胡桃肉(各一兩半),生薑(五兩,去皮),甘草,杏仁(各一兩)
上將五味子四味,於缽中爛研如泥,同甘草末再研令得所,入磁閤中。取沸湯調服,加人參尤妙。
葶藶湯,治肺壅氣喘急,不得臥。
白話文:
上㕮咀,內杏仁,每服煨七粒,去皮尖,嚼爛,煎藥嚥下,臨臥服。
將杏仁七粒放入火中煨熟,去皮尖,嚼碎,然後與藥一起煎服,藥汁嚥下,臨睡前服用。
鍾乳散,治寒嗽不止。
鍾乳散,用於治療寒咳不止。
鍾乳粉,人參,阿膠(炒)
將鍾乳粉、人參、炒阿膠等量研磨成粉末。
上三味等分為末。糯米飲下。
將上述三味藥粉,用糯米水調服。
五味子湯,治寒嗽。益肺。
五味子湯,用於治療寒咳,並具有滋補肺部的功效。
五味子,胡桃肉(各一兩半),生薑(五兩,去皮),甘草,杏仁(各一兩)
取五味子、胡桃肉各一兩半,生薑五兩(去皮),甘草、杏仁各一兩。
上將五味子四味,於缽中爛研如泥,同甘草末再研令得所,入磁閤中。取沸湯調服,加人參尤妙。
將五味子、胡桃肉、生薑、杏仁四味藥材放在研缽中研磨成泥狀,再加入研磨好的甘草粉,繼續研磨至細膩,然後裝入磁器容器中保存。服用時,取沸水沖服,加入人參效果更佳。
葶藶湯,治肺壅氣喘急,不得臥。
葶藶湯,用於治療肺部阻塞,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的症狀。
葶藶子(三兩,炒)
上一味,大棗三十枚,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又煎,取一升,去滓,並二服。神效。(出《本草》)
出聲散,治肺損失音。
訶子(四個,炮二個,生用二個),甘草(二寸炮,二寸生),桔梗(一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和藥煎五七沸,溫服。甚者不過五服。(出《十全方》)
金露飲,平順肺氣。
人參,白朮,五味子(各三錢),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出《雞峰方》)
白話文:
葶藶子三兩,炒熟。用大棗三十枚,水三升,煮棗至二升,再煎至一升,去渣,分兩次服用。功效顯著。此方出自《本草》。
出聲散,治療肺部損傷導致失音。訶子四個,其中兩個炮製,兩個生用,甘草二寸炮製,二寸生用,桔梗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童子尿一盞和藥煎五七沸,溫服。嚴重者不超過五服。此方出自《十全方》。
金露飲,平順肺氣。人參、白朮、五味子各三錢,甘草一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湯調服。此方出自《雞峰方》。
胡桃散,治嗽。
生薑(二錢),人參(三寸,作四段),胡桃(二個,去殼)
上以夜則含在口中,立效,名醫何元弼傳。(出《夷堅志》)
海藻散,治咳嗽,胸中不利,痞滿短氣,心中時悸,手足煩,不飲食,時惡寒。
海藻,赤茯苓,五味子(各半兩),半夏,北細辛,杏仁(各三錢半)
上㕮咀。生薑煎,食後服。甚妙。
白話文:
胡桃散,用來治療咳嗽。
生薑兩錢,人參三寸切成四段,胡桃兩個去殼。
將以上藥材在晚上含在嘴裡,效果顯著。這是名醫何元弼傳下來的方子。(出自《夷堅志》)
海藻散,用來治療咳嗽、胸悶不適、胸腹脹滿、呼吸短促、心悸、手足煩躁、食慾不振、時常畏寒等症狀。
海藻、赤茯苓、五味子各半兩,半夏、北細辛、杏仁各三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水煎服,飯後服用。效果極佳。
治熱嗽方,熱嗽痰濃,鼻熱腥氣,飲冷水而暫止者,宜以小柴胡湯治之。
治冷嗽方,寒嗽痰薄,呷熱湯暫止者,宜理中湯加五味子。
赤茯苓湯,治停飲於胃,怔仲不已。(蜀醫蒲氏方)
赤茯苓(去皮),半夏(泡),茯神(去木),陳皮,麥子(各一兩),沉香,甘草,檳榔(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五片,煎七分。空心服取效。
白話文:
治熱嗽方
熱嗽,痰液濃稠,鼻子發熱,有腥味,喝冷水可以暫時緩解,宜用小柴胡湯治療。
治冷嗽方
寒嗽,痰液稀薄,喝熱湯可以暫時緩解,宜用理中湯加五味子治療。
赤茯苓湯
赤茯苓湯用於治療停留在胃中的水飲,導致心悸不安,久久不能平息。 (此方出自蜀醫蒲氏方)
赤茯苓湯藥方
赤茯苓(去皮),半夏(泡),茯神(去木),陳皮,麥子(各一兩),沉香,甘草,檳榔(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盞,加入薑片五片,煎煮至七分。空腹服用,直至見效。
三聖飲,治痰嗽。
苦梗(用百合子根煮一伏時),甘草,貝母(薑汁炒)
上等分,細末。熱酒調服。如作㕮咀,則用姜煎亦可。(蕭行之方)
人參飲子,治寒壅痰嗽。
人參,苦梗,半夏曲,五味子,白朮,赤茯苓(各一兩),枳殼(炒),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盞半,姜五片,煎七分,空心服。寒暑之交,氣盛人,衣厚作壅,忽痰盛,微發熱,此藥最宜。若作感冒發汗攻邪,必成大病。此方佳處乃在赤茯苓導心熱,枳殼疏肺壅,故易作效。(載《治未病方》)
白話文:
「三聖飲」用於治療痰嗽,由苦梗(用百合子根煮一伏時)、甘草、貝母(薑汁炒)等分,研成細末,熱酒調服。若製成丸劑,可用薑煎服用。(蕭行之方)
「人參飲子」用於治療寒壅痰嗽,由人參、苦梗、半夏曲、五味子、白朮、赤茯苓(各一兩)、枳殼(炒)、甘草(各半兩)組成,研成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盞水,加入五片薑,煎至七分,空腹服用。寒暑交替時,體質強壯的人,穿衣過厚容易造成壅塞,突然痰盛,伴隨輕微發熱,此藥最為適合。若患感冒發汗攻邪,服用此藥則會加重病情。此方的優點在於赤茯苓導心熱,枳殼疏肺壅,所以容易見效。(載《治未病方》)
神效散,治一切喘嗽。
皂角(一條,作兩邊,去子,每孔入巴豆肉一粒,線系定,童子小便浸一宿,火上炙令焦黃,去巴豆不用,或入一二粒亦不妨,卻以杏仁、半夏各一合,入麻油內煎,令坼裂為度,同為細末)
每服一字,乾柿點藥,細嚼,或用白糖點吃亦可,臨臥時服,服了不可吃湯水一應物。妙不可言。
紫菀湯,治痰嗽喘急。(出《傳信方》)
紫菀(一兩),百部(半兩),款冬花(一兩)
白話文:
神效散:
功效: 治癒各種喘咳。
藥方:
- 皂角(一條,剖開兩半,去除種子,每條皂角的孔洞中放入巴豆肉一粒,用線綁好,浸泡在童子尿中一夜,然後用火烤至焦黃色,去除巴豆不用,或放入一兩粒巴豆亦可)。
- 將杏仁、半夏各一合,放入麻油中煎煮,直至裂開為止。
- 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一字(約0.3克),用乾柿子包裹藥粉,細嚼服用,或者用白糖點服亦可。
- 於臨睡前服用,服用後不可飲用湯水或其他任何食物。
療效: 妙不可言。
紫菀湯:
功效: 治痰咳喘急。
藥方:
- 紫菀(一兩)
- 百部(半兩)
- 款冬花(一兩)
出處: 《傳信方》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三片,烏梅一個,煎一二沸,食後服。
洗心散,治心熱胸膈滿,咽乾咳嗽。
(方見後)
白話文:
上為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以三片薑片與一個烏梅一同煎煮至一兩沸騰,於餐後服用。
【洗心散】,用於治療心熱導致的胸膈滿脹,以及咽喉乾燥、咳嗽等症狀。
(詳細配方請參照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