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5)

1. 治方

凡藥之治病,彰彰有聲者,悉索其方書而上之焉。於是城都守臣、監司,奉命相共窮其狀,乃得售解毒丸家。蓋出世拒行毒者為仇害,故匿其跡,非有所謂神仙者。既據方修治得其全,即並藥奏御下殿中省。上曰:朕自弛天子所服御以濟元元,毋煩有司也。繇是殿中省群醫、堵司驗其方,則《王氏博濟方》之保靈丹爾。

當是時猶子行,適領殿中監事,故獨得其詳。吾落南來,是藥常救兩人食胡蔓草毒,得不死。蓋不可不書。(百衲居士鐵圍)

硃砂(一兩,淨,細研),大山豆根(半兩),雄黃,黃丹,麝香,黃藥子,續隨子(生杵末。各二錢半),川巴豆(肥者,二錢半,取肉不去油),斑蝥(二錢半,去頭、翅、足),糯米(半炒半生用),赤蜈蚣(二條,一炙一生)

上十味,各修制,入乳缽研和,於端午、重陽、臘日修合,不令雞、犬、婦人見。用糯米稀糊丸如圓眼核大。陰乾,瓷合收。每服一丸,好茶清吞下,不得嚼破。須臾,病人自覺心頭如拽斷皮條聲,將次毒物下,或自口出,或大便出。嫩則是血,老則是鱉,或蜣螂諸雜帶命之物。

藥丸凝血並下,以水洗淨取之,可救三人。如中毒口噤,即挑開下藥,或蛇、蠍、馬汗諸毒,以好醋磨傅患處,立解。服藥已效,如知毒害之家,不必研究。若訴之,其毒再發不救。瘥後更忌酒肉毒食一月,惟軟飯可也。或急用。但擇吉日,精潔修合。(此方出。《劉涓子神仙遺方》、《雞峰普濟方》一卷)

獸能解藥毒論

名醫言:虎中箭食青泥,野豬中藥箭緣薺苨而食。雉被鷹傷,以地黃葉貼之,又礜石可以害鼠。張鷟曾試之,鼠中如醉,亦不識人,知取泥汁飲之,須臾平復。鳥獸蟲物猶知解毒,何況人乎?被矢中者,以甲蟲末傅之。

白話文:

治方

凡是藥物能治療疾病,而且效果顯著的,都將它們的藥方記錄下來並呈報上去。當時的成都守臣和監司官員,奉命一同調查此事,才找到了販售解毒丸的人家。推測他們是因為與使用毒藥的人為敵,所以才隱匿蹤跡,並不是什麼神仙人物。官府取得藥方後,依照藥方製作出完整的解毒丸,便將此藥呈報給皇帝,送至殿中省。皇帝說:「我願意自己減少服用的御用物品,來救濟百姓,不需要勞煩有關部門了。」於是殿中省的眾多醫師和藥局官員驗證了這個藥方,發現它與《王氏博濟方》中的保靈丹相同。

當時,我的姪子正好擔任殿中監,所以對此事了解得很詳細。我被貶到南方後,曾用此藥救活兩位因誤食胡蔓草中毒的人,讓他們免於死亡,因此不得不將它記錄下來。(百衲居士鐵圍寫到)

藥方內容: 硃砂(一兩,要純淨、磨成細粉),大山豆根(半兩),雄黃、黃丹、麝香、黃藥子、續隨子(新鮮搗成末,各二錢半),川巴豆(要肥厚的,二錢半,取肉,不用去油),斑蝥(二錢半,去掉頭、翅膀和腳),糯米(一半炒過,一半生用),赤蜈蚣(兩條,一條烤過,一條生用)。

以上十種藥材,各自經過處理後,放入乳缽中研磨混合均勻。在端午節、重陽節或臘日這幾天製作,製作時不能讓雞、狗或婦女看到。用糯米稀糊做成如圓眼核大小的藥丸,陰乾後放入瓷器中保存。每次服用一丸,用好茶吞服,不能咬破。過一會兒,病人會感覺到心口處像斷裂皮條一樣的聲音,接著毒物會被排出,可能從口中吐出,也可能從大便排出。若是新毒,排出的會是血;若是老毒,排出的會是鱉或蜣螂等帶有生命跡象的雜物。

藥丸會將血塊和毒物一同排出,用水洗淨取出,可以用來救三個人。如果中毒的人口不能張開,就將口挑開後下藥。若被蛇、蠍、馬汗等毒物所傷,可用好醋磨擦患處,可以立即解毒。服藥後如果病情好轉,知道是哪家下的毒,就不要再追究了。如果去告發,毒會再次發作無法救治。病癒後,要忌酒肉和有毒的食物一個月,只能吃軟飯。如果急需用藥,就選擇吉日,清淨身心後製作。(此藥方出自《劉涓子神仙遺方》、《雞峰普濟方》一書)

獸能解藥毒論

名醫說:老虎中了箭會吃青泥來解毒,野豬中了毒箭會因為吃了薺苨而解毒。雉雞被鷹所傷,用生地黃葉敷在傷口上即可。礜石可以毒死老鼠。張鷟曾經試過,老鼠中毒後像喝醉酒一樣,不認識人,知道自己會去喝泥汁,很快就恢復正常了。連鳥獸蟲物都知道如何解毒,何況是人呢?被箭射傷的人,用甲蟲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就可以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