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二,癰疽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癰疽門 (9)

1. 炙癰疽法

露蜂房(要用蜂兒多者,細剪,事制極淨,一兩),全蛇蛻(以鹽水洗淨者,焙乾秤半兩,細剪),元參(半兩),黃耆(三分),黃丹(五兩,羅取細者,後入),杏仁(去皮,切片,一兩),真麻油(一斤),男子亂髮(淨洗,焙乾,如雞子大)

上藥先將麻油入銀銚中,同亂髮於風爐上慢火熬。候發焦熔盡,以杏仁投入,候杏仁變黑色,用好綿濾去滓,再將所熬清麻油入銀銚內,然後入黃耆、元參二味,慢火熬一二時久,出銚子,安一冷風爐上,候半時久,火力稍息,旋旋入露蜂房、蛇蛻二味。先準備柳枝杖子,才入二味,便惡急攪下了,卻移銚子於火上,不住手攪,慢火熬至黃紫色。

又再用綿濾過,復入清油在銚子內,乘冷投黃丹,急攪片時,又移銚子於火上,以文武火慢慢熬,不住手用柳枝杖攪十餘轉,候藥油變黑色,滴一二滴於淨水中,見得凝結成珠子,則是膏成就。若珠子稀再熬少時,必候得所,然後瓷器內封收用。或恐偶然熬得火太過,稍硬,難於用,卻量度將少蠟熬麻油添在內,用瓷器盛封,蓋於甑上蒸,乘熟攪勻,收而用之。膏藥熬成了,須用連所盛瓷器置淨水盆中,出火毒一晝一夜,歇三日方可用。

熬此膏藥極難於火候,須耐煩看緊慢,火猛即藥中火發,不特失藥性,又傷人面目,救助不及,千萬謹戒。膏藥方甚多,不下數十,治持疽之神效無出於此。

家藏神驗血竭膏(伍氏方)

川當歸(去蘆頭,酒洗),白芷,大黃,黃連(去須),黃柏,木鱉子,皂角(去皮子),杏仁,漢椒(去梗、目、閉口者),苦參(去蘆),露蜂房(各一兩),男子亂髮(一兩半),乳香,沒藥,血竭(別研。各二兩),國丹(羅過,六兩)

上除乳香、沒藥、血竭外,余藥銼碎令勻,用真麻油八兩浸一宿,入鐵銚內,文武火煎,令發焦為度,綿濾去滓,取清油秤過多少,再入銚內煎令沸,每兩清油入國丹一兩,柳杖攪不住,候加減軟硬得所,就水中試之,不黏手為度,再入乳香、沒藥、血竭三味攪勻,候冷取出,用白皮紙就熱火上,隨瘡口大小熨開,剪去四邊白紙,貼瘡口上。合藥用辰日及天德、月德、天醫、吉日為佳。

綠雲散,治毒發,瘡生於背腦。

金雞鳳尾草(干秤,八兩),生粉草(一分,切)

上慢火焙,為細末。分作四服,每用酒一升煎沸入冷酒二升和勻,以醉為度,立效。若曾服金石重藥反者,此藥最妙。

宣毒散,初發或灸後,用傅貼消腫,收赤暈圍聚。

露蜂房(三兩,炒略微焦),南星,赤小豆(各一兩),小米(一合),生草烏(一分),生白礬(半錢重)

上細末。淡醋調塗四畔,干即再上。

塞里散,止痛消腫。初發則消,已成則潰,既潰則生肉。常服活血補虛,不患瘡痍。

白話文:

炙癰疽膏藥製作法

這個藥膏的製作方法是:準備露蜂房(要用蜂巢中幼蟲多的,仔細剪開,弄得非常乾淨,一兩)、整條蛇蛻(用鹽水洗乾淨,烘乾後秤半兩,仔細剪開)、元參(半兩)、黃耆(三分)、黃丹(五兩,篩過取細粉,後放)、杏仁(去皮切片,一兩)、真正的麻油(一斤)、男子頭髮(洗乾淨烘乾,像雞蛋大小一團)。

先把麻油倒入銀鍋中,把頭髮一起放入,在爐火上用小火慢慢熬。等到頭髮燒焦融化後,把杏仁放進去,等到杏仁變成黑色,用好的棉布濾去雜質。再把熬好的清麻油倒回銀鍋裡,然後加入黃耆、元參這兩種藥材,用小火熬一兩個小時。取出銀鍋,放在冷風爐上,等大約半個小時,火勢稍微減弱後,慢慢放入露蜂房、蛇蛻這兩種藥材。要先準備好柳木棍,一放進這兩種藥材,就要立刻快速攪拌,然後把銀鍋移到火上,不停攪拌,用小火熬到藥油變成黃紫色。

再次用棉布過濾,再把清油倒入銀鍋中,趁冷放入黃丹,快速攪拌一會兒,再把銀鍋移到火上,用小火慢慢熬,不停用柳木棍攪拌十幾下,等到藥油變成黑色,滴一兩滴到乾淨的水中,看到凝結成珠子,就表示藥膏熬好了。如果珠子很稀,就再熬一會兒,一定要熬到合適的程度,然後用瓷器裝好密封收起來使用。如果擔心不小心熬得火太過,導致藥膏稍硬難以使用,可以稍微加入一些用麻油熬化的蠟,裝在瓷器中密封,放在蒸籠上蒸,趁熱攪拌均勻,收起來使用。膏藥熬好後,必須連同裝藥的瓷器一起放入乾淨的水盆中,消除火毒一天一夜,休息三天才能使用。

熬製這種膏藥非常難控制火候,必須耐心仔細地看著火勢大小,火太猛藥性就會被破壞,而且還會傷到人的臉,無法救治,千萬要小心。治療癰疽的膏藥配方很多,不下數十種,但效果都沒有這個好。

家傳神效血竭膏(伍氏方)

這個藥膏的製作方法是:準備川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洗過)、白芷、大黃、黃連(去掉鬚根)、黃柏、木鱉子、皂角(去掉皮和籽)、杏仁、漢椒(去掉梗、眼、閉口者)、苦參(去掉蘆頭)、露蜂房(各一兩)、男子頭髮(一兩半)、乳香、沒藥、血竭(另外研磨,各二兩)、國丹(篩過,六兩)。

除了乳香、沒藥、血竭以外,把其他的藥材切碎弄均勻,用真正的麻油八兩浸泡一夜。放入鐵鍋中,用小火慢慢煎,煎到藥材焦黑為止,用棉布濾去雜質,取出清油,秤量一下多少,再倒入鍋中煎到沸騰。每兩清油加入國丹一兩,用柳木棍不停攪拌,等到軟硬度合適時,就放入水中試試,不黏手就表示熬好了。再放入乳香、沒藥、血竭三味攪拌均勻,等冷卻後取出。用白色的紙,在熱火上烤開,根據瘡口大小剪開,去掉四周的白紙,貼在瘡口上。合藥最好選在辰日以及天德、月德、天醫等吉日。

綠雲散,用來治療毒發,瘡長在背部或後腦勺。

這個藥散的製作方法是:準備金雞鳳尾草(乾的,秤八兩)、生粉草(一分,切)。

把藥材用小火烘乾,磨成細末。分成四份,每次用酒一升煎沸,加入冷酒二升攪勻,喝到醉為止,立刻見效。如果曾經服用過金石類重藥而引起不適,這個藥最有效。

宣毒散,用來治療瘡初發或艾灸後,用來敷貼可以消腫,收斂紅暈。

這個藥散的製作方法是:準備露蜂房(三兩,稍微炒焦)、南星、赤小豆(各一兩)、小米(一合)、生草烏(一分)、生白礬(半錢)。

把藥材磨成細末。用淡醋調成糊狀塗在瘡的四周,乾了就再塗。

塞里散,用來止痛消腫。瘡初發時可以消散,已成膿包則可以使其破潰,破潰後則可以促進新肉生長。經常服用可以活血補虛,不會患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