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二,癰疽門 (4)
卷之十二,癰疽門 (4)
1. 藥方次序
內托散、五香連翹湯、沉麝湯、漏蘆湯已上四方,首宜相間多服,藥性平和,可謂穩重,自有宣熱拔毒之意,更諸香散氣行血,免生他證。次當便服已下活氣血,療癰毒,未成者即散,已成者速潰也。神仙黃礬丸、國老膏、萬金散、遠志酒、忍冬酒已上五方,不問是癰、是疽、是瘡、是癤,服之取效也。
神仙解毒萬病丸、秘傳連翹湯、單煮大黃湯已上三方,是通行宣熱,拔毒之藥,可斟酌虛實用之,萬無失一也。豬蹄湯、神硝散已上二方,治癰疽破後,煮水洗淨,軟帛搵干,或用膏藥貼,去敗毒,生新肉,或末藥摻之。麥飯石膏、神異膏、血竭膏、牡蠣地黃膏已上四方,治癰未破腫痛,破後塗角四畔,余腫臨時詳酌,更換用之。服藥既退之後,合服驅除餘毒,治氣血,生肌肉。
既破之後,合服內補十宣散,多服為妙也。家傳不換金正氣散、加減八味丸、忍冬丸、黃耆六一湯、五味子湯。論發背有熱,未有不因風而得之。疽疾將安,當補氣血,加味十全湯、神效瓜蔞散、立效散、塞里散、獨聖散、生肌散、綠雲散、宣毒散等輩主之。
白話文:
[藥方排序]
首先,應輪流服用內託散、五香連翹湯、沉麝湯、漏蘆湯這四種藥方,它們藥性溫和,可以說非常安全,能有助於排解熱毒,再配合各種香料以散氣活血,避免產生其他佇候。接下來,就應該服用以下幾種藥物來活化氣血,治療膿腫,對於尚未形成的膿腫,可使其散開,對於已經形成的,則能加速其潰瘍。如神仙黃礬丸、國老膏、萬金散、遠志酒、忍冬酒,無論是膿腫、疽、瘡或癤,都能有效治療。
神仙解毒萬病丸、祕傳連翹湯、單煮大黃湯,這三種藥物能普遍地排解熱毒,可以根據病情輕重來調整用量,效果極佳。豬蹄湯、神硝散,這兩種藥物用於膿腫破裂後,煮水清潔傷口,用柔軟的布巾擦乾,或者使用膏藥覆蓋,能去除殘留的毒素,促進新生組織的生成,或者撒些粉末狀的藥物在上面。麥飯石膏、神異膏、血竭膏、牡蠣地黃膏,這四種藥物用於尚未破裂且腫痛的膿腫,破裂後塗抹於四周,對於仍然腫脹的情況,要隨時評估,按需更換。
在藥物治療後,應進一步服用去除殘餘毒素,調理氣血,促進肌肉生長的藥物。膿腫破裂後,應服用內補十宣散,多多益善。家傳的不換金正氣散、加減八味丸、忍冬丸、黃耆六一湯、五味子湯,都適用於治療背部發熱的情況,通常都是由風邪引起的。當疽疾逐漸康復,應補充氣血,可以服用加味十全湯、神效瓜蔞散、立效散、塞裏散、獨聖散、生肌散、綠雲散、宣毒散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