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夔

《傳信適用方》~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泰山石刻一宗七道

寒水石(二兩,炭火燒通赤,候冷即細研),黃丹(半兩)

上二味同研細,乾摻在瘡內,後用萬金膏貼,每日一上或兩上。

消熱毒赤腫疼痛不可忍七聖散

黃芩(一兩,去黑皮並心),大黃(一分),白滑石(四兩)

上為末,用冷水調,掃腫赤疼處,如干即更掃。

上瘡藥方一宗,士大夫家多有之,括蒼何氏始編刻於經驗方。或云,此方舊有以刻之太山石壁者。

白話文:

將寒水石(二兩)用炭火燒到通紅,冷卻後磨成細末,再將黃丹(半兩)一起磨成細末,將兩種藥粉混合均勻,直接撒在瘡口內,然後用萬金膏貼敷,每天換藥一到兩次。

這個是治療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痛到難以忍受的七聖散:

黃芩(一兩,去除黑色外皮和中間的芯),大黃(一分),白滑石(四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冷水調和,塗抹在紅腫疼痛的地方,如果乾了就再塗抹。

以上這些是治療瘡瘍的藥方,很多士大夫家中都有,是括蒼何氏開始將其編錄在經驗方中的。有人說,這些藥方很早以前就已經被刻在泰山的石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