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康賴

《醫心方》~ 卷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2)

1. 治諸疝方第二

《病源論》云:陰氣積於內,復為寒氣所加,故使榮(營)衛不調、血氣虛弱,故風冷入其腹內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成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繞臍痛,白汗出,或冷氣逆上搶心腹,令心痛或裡急而腸痛。此諸侯非一,故云諸疝也。

白話文:

《病源論》中說:陰氣積聚在內,又被寒氣所侵襲,導致榮衛不調、血氣虛弱,所以風寒之邪侵入腹中而導致疝氣。疝氣,就是疼痛,表現為少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暢,或手足冰冷,臍周疼痛,出白汗,或寒氣逆行向上侵犯心腹,引起心痛或裡急腹痛。這些症狀不是單一的,所以稱之為諸疝。

《八十一難》云:五臟謂之疝,六腑謂之瘕。

又曰:男病謂之疝,女病謂之瘕。

《葛氏方》治卒得諸疝,少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白汗出欲死方:

沙參(一名白參),下篩,以酒服方寸匕,立愈。

白話文:

白話文翻譯:

《八十一難》說:五臟有病叫做疝,六腑有病叫做瘕。

又說:男人生病叫做疝,女人生病叫做瘕。

《葛氏方》治療突然發生的各種疝氣,小腹和陰囊互相牽引疼痛,疼痛劇烈就像絞絞一樣,冷汗直冒好像要死掉的方法:

搗碎沙參(又名白參),過篩後,用酒服下一茶匙,立即可痊癒。

又方:椒二合,乾薑四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飴一斤,又煎取半升,分再服。

白話文:

另一個藥方:花椒二合、乾薑四兩,用水四升煮成二升,過濾掉藥渣,加入飴糖一斤,再度煎煮至剩半升,分兩次服用。

又方:可服諸利丸下之,作走馬湯亦佳。

又方:灸心鳩尾下一寸,名巨闕,及左右各一寸,並百壯。

《極要方》療積年腹內宿結疝冷氣及諸癥瘕方: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服用各種瀉藥進行灌腸,或者服用走馬湯,效果也不錯。

**另一個方法:**灸肚臍下三指寬,稱為巨闕穴,以及左右兩側各三指寬,每個穴位灸百壯。

《極要方》治療多年腹內宿疾、疝氣、寒氣及各種疑難雜症的方劑:

香美爛豉心(一升,曝乾微熬,令氣香即止),小芥子(一升,唯去石,微熬令色黃)

白話文:

上等的醬油心(一升,曬乾,微熱熬煮,讓香氣飄散即可),小芥子(一升,只要去除石頭,微熱熬煮讓顏色變成黃色)

上,為蜜丸,空腹酒服二十五丸,加至三十五丸,日二服,初服半劑,已來腹中覺絞痛,勿怪,此是攻病之候。

《新錄方》治諸疝方:

白皮(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酒服蒲黃二方寸匕,日二。

又方:搗桃仁八十枚,去皮研如泥,酒下。

又方:搗大蒜為泥,酒服如棗二枚,日三。

《範汪方》治心疝灸法:兩足大指甲本甲肉之際、甲內各半炷,隨年壯

又方:灸足心及足大指甲後橫理節上及大指歧間白黑肉際,百壯則止。

白話文:

蜜丸

空腹時以酒服用二十五丸,逐漸增加至三十五丸,每天服用兩次。第一次服用半劑,服用後腹中感到絞痛,不必驚慌,這是藥物發揮作用的徵兆。

《新錄方》

治療各種疝氣的方劑:

  • 桃仁(一升)

將桃仁放入三升水中煮沸,取一升藥液,一次服用完畢。

  • 蒲黃(二方寸匕)

以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 桃仁(八十枚)

將桃仁去皮,研磨成泥狀,以酒送服。

  • 大蒜(適量)

將大蒜搗成泥狀,以酒送服,每次服用兩枚棗子大小的量,每天服用三次。

《範汪方》

治療心疝的灸法:

  • 在兩隻腳的大拇指指甲根部,指甲肉的交界處,以及指甲內側,各灸半柱香的時間,灸點隨年齡和體質而定。

  • 在腳心、腳的大拇指指甲後橫紋節上,以及大拇指和食指間白黑肉的交界處,共灸一百壯,即可止痛。

2. 治七疝方第三

《病源論》云:七疝者,厥逆心痛,足寒清,飲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名曰症疝;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旁,名曰盤疝;腹中在臍下有積聚,名曰胕疝;少腹與陰相引而痛,大行難,名曰狼疝也,皆由血氣虛弱,飲食寒溫不調之所生也。

白話文:

《病源論》中說:七疝的症狀是,厥逆心痛,四肢寒冷,飲食吐不下去,稱為厥疝;腹部氣體突然滿溢,心下疼痛,積氣像胳膊一樣大,稱為症疝;寒性食物及飲品一吃,脅側和腹部疼痛,稱為寒疝;腹部忽滿忽減而疼痛,稱為氣疝;腹部疼痛在肚臍旁,稱為盤疝;腹部臍下有積聚,稱為胕疝;少腹和大腿根部相互牽引疼痛,大便困難,稱為狼疝。這些都是由於血氣虛弱,飲食寒溫不調所引起的。

《錄驗方》七疝丸,治人腹中有大疾,厥逆心痛,足寒冷,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氣滿,心下盡痛,氣積大如臂,名曰僻疝;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左旁,名曰盤疝;腹痛、臍右下有積聚,名曰附疝;腹與陰相引而痛,大行難,名曰狼疝。治之方:

白話文:

《錄驗方》中的七疝丸,是用來治療人腹部有大病,出現厥逆心痛、足部寒冷、食後吐瀉不下,稱為厥疝;腹部脹滿,心下疼痛,積氣大如手臂,稱為僻疝;寒食冷飲後,脅下和腹部疼痛,稱為寒疝;腹部忽脹忽減而疼痛,稱為氣疝;腹部疼痛位於肚臍左側,稱為盤疝;腹部疼痛,肚臍右側下方有積聚,稱為附疝;腹部和陰部互相牽引疼痛,大便困難,稱為狼疝。治療的方法是:

人參(五分),桔梗(五分),黃芩(五分),細辛(五分),乾薑(五分),蜀椒(五分),當歸(五分),夕藥(五分),厚朴(五分),烏頭(五分)

白話文:

  • 人參(0.6公克):提振元氣

  • 桔梗(0.6公克):宣肺,利氣,排膿

  • 黃芩(0.6公克):清熱解毒,瀉火除煩

  • 細辛(0.6公克):溫肺散寒,通竅止痛

  • 乾薑(0.6公克):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 蜀椒(0.6公克):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 當歸(0.6公克):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夕藥(0.6公克):活血化瘀,止血止痛

  • 厚朴(0.6公克):燥濕利氣,消食導滯

  • 烏頭(0.6公克):祛風濕,散寒止痛

凡十物,冶下篩,和以白蜜,丸如梧子,先食,服四丸,日三。不知稍增,禁生魚豬肉。(今按:《僧深方》有八物:桔梗、細辛、桂心、夕藥、厚朴、黃芩各一兩半,蜀椒二兩半,烏喙二合,服三丸,日三。

白話文:

總共有十種藥材,磨成細末,混合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每次四丸,每天三次。不知道藥效的話可以酌情增加。服用期間禁止食用生魚和豬肉。(現在,《僧深方》中,有八種藥材:桔梗、細辛、桂心、夕藥、厚朴、黃芩各一兩半,蜀椒二兩半,烏喙二合。服用方法是每次三丸,每天三次。)

《範汪方》有十二物:蜀椒五分、乾薑四分、厚朴四分、桔梗二分、烏喙一合、黃芩四分、細辛四分、夕藥四分、桂心二分、柴胡一分、茯苓一分、牡丹一分,先輔食,以酒服七丸,日三。)

白話文:

《範汪方》包含十二味藥材:花椒五分、乾薑四分、厚朴四分、桔梗二分、烏頭一合、黃芩四分、細辛四分、紫蘇四分、桂心二分、柴胡一分、茯苓一分、牡丹皮一分。先以湯水服下,再以酒服下七丸,每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