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康賴

《醫心方》~ 卷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2)

1. 治諸疝方第二

《病源論》云:陰氣積於內,復為寒氣所加,故使榮(營)衛不調、血氣虛弱,故風冷入其腹內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成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繞臍痛,白汗出,或冷氣逆上搶心腹,令心痛或裡急而腸痛。此諸侯非一,故云諸疝也。

《八十一難》云:五臟謂之疝,六腑謂之瘕。

又曰:男病謂之疝,女病謂之瘕。

《葛氏方》治卒得諸疝,少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白汗出欲死方:

搗沙參(一名白參),下篩,以酒服方寸匕,立愈。

又方:椒二合,乾薑四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飴一斤,又煎取半升,分再服。

又方:可服諸利丸下之,作走馬湯亦佳。

又方:灸心鳩尾下一寸,名巨闕,及左右各一寸,並百壯。

《極要方》療積年腹內宿結疝冷氣及諸癥瘕方:

香美爛豉心(一升,曝乾微熬,令氣香即止),小芥子(一升,唯去石,微熬令色黃)

上,為蜜丸,空腹酒服二十五丸,加至三十五丸,日二服,初服半劑,已來腹中覺絞痛,勿怪,此是攻病之候。

《新錄方》治諸疝方:

桃白皮(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酒服蒲黃二方寸匕,日二。

又方:搗桃仁八十枚,去皮研如泥,酒下。

又方:搗大蒜為泥,酒服如棗二枚,日三。

《範汪方》治心疝灸法:兩足大指甲本甲肉之際、甲內各半炷,隨年壯

又方:灸足心及足大指甲後橫理節上及大指歧間白黑肉際,百壯則止。

白話文:

[治療各種疝氣的藥方第二]

《病源論》說:體內陰氣積聚,又受到寒氣侵襲,導致身體營衛失調、氣血虛弱,因此風寒侵入腹部而形成疝氣。疝氣,就是疼痛的意思,會造成小腹疼痛;可能會有大小便不順暢、手腳冰冷、肚臍周圍疼痛、冒冷汗,或者有寒氣向上衝擊心腹,導致心痛或肚子裡急迫疼痛的狀況。這些病症不只一種,所以稱為各種疝氣。

《八十一難》說:五臟的病症稱為疝,六腑的病症稱為瘕。

又說:男性得的病稱為疝,女性得的病稱為瘕。

《葛氏方》治療突然發作的各種疝氣,症狀是小腹和陰部互相牽引,疼痛如絞,冒冷汗快要死掉的藥方:

將沙參(又名白參)搗碎,過篩,用酒調服一勺,馬上就好。

又有一個藥方:花椒二合,乾薑四兩,用水四升煮成二升,去除藥渣,加入麥芽糖一斤,再煎到剩半升,分成兩次服用。

又有一個藥方:可以服用各種利尿通便的藥丸來幫助排泄,使用走馬湯效果也很好。

又有一個藥方:灸心口正下方一寸處,稱為巨闕穴,以及左右各一寸的地方,每個穴位灸一百壯。

《極要方》治療多年腹內積聚的疝氣、寒冷氣體以及各種腫塊的藥方:

香味濃郁的發酵豆豉心(一升,曬乾後稍微炒一下,聞到香味即可),小芥菜籽(一升,只去除石子,稍微炒至顏色變黃)。

將以上藥材製成蜜丸,空腹時用酒服用二十五丸,可以增加到三十五丸,每天服用兩次,第一次服用一半的劑量,之後如果腹中感覺絞痛,不用害怕,這是藥物在攻打病灶的現象。

《新錄方》治療各種疝氣的藥方:

桃樹白皮(一升)。

用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喝完。

又有一個藥方:用酒送服蒲黃二勺,每天兩次。

又有一個藥方:將桃仁八十枚搗碎,去皮後研磨成泥狀,用酒送服。

又有一個藥方:將大蒜搗成泥狀,用酒送服如同兩枚棗子大小的量,每天三次。

《範汪方》治療心疝的灸法:在兩腳大腳趾的指甲根部、指甲內側甲肉交界處各灸半炷,按照年紀增加灸的次數。

又有一個藥方:灸腳底、腳大拇指甲後方的橫紋處、以及腳大拇指分叉處的黑白肉交界處,灸一百壯就停止。

2. 治七疝方第三

《病源論》云:七疝者,厥逆心痛,足寒清,飲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名曰症疝;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旁,名曰盤疝;腹中在臍下有積聚,名曰胕疝;少腹與陰相引而痛,大行難,名曰狼疝也,皆由血氣虛弱,飲食寒溫不調之所生也。

《錄驗方》七疝丸,治人腹中有大疾,厥逆心痛,足寒冷,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氣滿,心下盡痛,氣積大如臂,名曰僻疝;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左旁,名曰盤疝;腹痛、臍右下有積聚,名曰附疝;腹與陰相引而痛,大行難,名曰狼疝。治之方:

人參(五分),桔梗(五分),黃芩(五分),細辛(五分),乾薑(五分),蜀椒(五分),當歸(五分),夕藥(五分),厚朴(五分),烏頭(五分)

凡十物,冶下篩,和以白蜜,丸如梧子,先食,服四丸,日三。不知稍增,禁生魚豬肉。(今按:《僧深方》有八物:桔梗、細辛、桂心、夕藥、厚朴、黃芩各一兩半,蜀椒二兩半,烏喙二合,服三丸,日三。

《範汪方》有十二物:蜀椒五分、乾薑四分、厚朴四分、桔梗二分、烏喙一合、黃芩四分、細辛四分、夕藥四分、桂心二分、柴胡一分、茯苓一分、牡丹一分,先輔食,以酒服七丸,日三。)

白話文:

《病源論》說:所謂的七種疝氣,指的是:

  • 一種是「厥疝」,表現為心痛、手腳冰冷、吃東西會吐,無法下嚥。
  • 一種是「症疝」,表現為腹部脹氣,時滿時消,胸口下方疼痛,腹中氣體積聚如手臂粗。
  • 一種是「寒疝」,表現為吃了寒涼的食物,就會覺得脅肋和腹部疼痛。
  • 一種是「氣疝」,表現為腹部時而脹滿時而減輕,並伴隨疼痛。
  • 一種是「盤疝」,表現為腹痛的位置在肚臍旁邊。
  • 一種是「胕疝」,表現為肚臍下方有腫塊積聚。
  • 一種是「狼疝」,表現為小腹和陰部相互牽引疼痛,大便困難。這些都是由於氣血虛弱、飲食寒溫不調所導致。

《錄驗方》中的「七疝丸」,可以治療腹部有嚴重疾病,包括:

  • 「厥疝」,表現為心痛、手腳冰冷、吃東西會吐,無法下嚥。
  • 「僻疝」,表現為腹部脹滿,胸口下方疼痛,腹中氣體積聚如手臂粗。
  • 「寒疝」,表現為吃了寒涼的食物,就會覺得脅肋和腹部疼痛。
  • 「氣疝」,表現為腹部時而脹滿時而減輕,並伴隨疼痛。
  • 「盤疝」,表現為腹痛的位置在肚臍左邊。
  • 「附疝」,表現為腹痛、肚臍右下方有腫塊積聚。
  • 「狼疝」,表現為腹部和陰部相互牽引疼痛,大便困難。

治療這些疝氣的藥方如下:

人參、桔梗、黃芩、細辛、乾薑、蜀椒、當歸、夕藥、厚朴、烏頭,各取五分。

將以上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每次四丸,一天三次。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以稍微增加藥量。服用期間,忌食生魚和豬肉。

(補充說明:《僧深方》中的配方有八種藥材:桔梗、細辛、桂心、夕藥、厚朴、黃芩各一兩半,蜀椒二兩半,烏喙二合,每次服用三丸,一天三次。)

(《範汪方》中的配方有十二種藥材:蜀椒五分、乾薑四分、厚朴四分、桔梗二分、烏喙一合、黃芩四分、細辛四分、夕藥四分、桂心二分、柴胡一分、茯苓一分、牡丹一分。先吃一些食物墊底,再用酒送服藥丸七粒,一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