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方》~ 卷第九 (7)
卷第九 (7)
1. 治宿食不消方第十
《病源論》云:宿食不消者,由五臟氣虛弱,寒氣在於脾胃之間,故使穀不化也。舊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氣既弱,故不能磨之,則經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脹氣急,噫氣酸臭,時復煎寒壯熱是也。或頭痛如瘧之狀。
白話文:
《病源論》中說:食物積存在胃中消化不了,是由於五臟之氣虛弱,寒氣停留在脾胃之間,所以導致穀物不能化解。舊穀物尚未消化,而新穀物又進入了胃中,脾氣虛弱,所以不能將其磨碎,於是積存在胃中而不能消化。這會導致腹脹氣急,打嗝酸臭,時而發熱或發冷。有的還會出現頭痛,類似瘧疾的症狀。
《集驗方》治凡所食不消方:取其餘類燒作末,酒服方寸匕,便吐去宿食,即瘥。陸光錄說,有人食桃有不消作病,時已晚,無復桃就樹間得熇(《玉》口考反,燥也,枯也)桃子燒服之,登吐出,病即瘥。(《小品方》同之。)
白話文:
《集驗方》治療食後不消的藥方:把吃剩下的食物燒成灰,然後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湯匙,就能吐出沒消化的食物,就能治癒疾病。陸光錄說,有個人吃了桃子後沒消化,導致生病了,已經很晚了,也沒辦法再找到桃子。這時就在樹間找到枯槁的桃子,燒了服用,吐出之後,疾病就痊癒了。(《小品方》的做法與此相同。)
《南海傳》云:若疑腹有宿食,又刺臍胸,宜須恣飲熟湯,指剔喉中,變吐令盡,更飲更決,以盡為度,或飲冷水,理亦無傷,或乾薑湯,斯甚妙也,其日必須斷食,明朝方始進食。
《範汪方》治腹痛消穀止利脹大豆方:
白話文:
《南海傳》中說:如果懷疑腹中含有積食,應當再次刺臍胸放血,接著應該儘可能多地喝熱湯,用手指刺激喉嚨,讓積食嘔吐出來。喝完後,再繼續刺激喉嚨,直到嘔吐物出盡。也可以喝冷水,這對症狀也沒有損害。或喝乾薑湯,這是非常好的方法。這一天必須斷食,第二天早上才能開始進食。
用大豆煮成湯藥,治療腹痛、消食、止瀉、止脹。
取大豆,擇貌好者服一合所,日四五服,一日中四五合,飯後輒服,雖非飯後可投,間服趨盡四五合,欲服時,手捋豆令煙煙光明,若苦堅難,小減豆。
白話文:
選用外觀好的大豆,每次服用一合,每天服用四至五次,總計一天服用四至五合,每次飯後立即服用,即使不是飯後,也可以服用,直到服用四至五合為止。想要服用時,用手將大豆搓至表面光亮,如果豆子太硬或太苦,可以少放一些。
《範汪方》治食生冷之物,或寒時衣薄當風、食不消,或夜食以臥、不消化、心腹煩痛脹急,或連日不化方:燒蛇令熱,以將席布上臥上,厚覆取汗愈。(又《葛氏方》同之。)
白話文:
《範汪方》治療吃了生冷食物或寒冬穿薄衣被風吹、飲食沒有消化、或晚上吃完飯就睡覺、不消化、心腹部疼痛、煩躁、脹急、或連續好幾天下都沒有好轉的方劑:將蛇燒熱,然後用席布放在上面讓患者躺著,蓋上厚厚的被子讓其出汗就會恢復健康。(《葛氏方》的治療方法相同。)
《新錄方》治宿食不消方:
薤白(切,一升),豉(一升)
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生薑五大兩,搗取汁,溫服之。
又方:搗蒜如泥,酒服如棗,日三。
又方:曲末、乾薑末一升,酒服一方寸匕,日二。
又方:灸太倉穴二三百壯。
又方:灸臍左右相去三寸,名魂舍,並依年壯,唯多益佳。
又方:灸第五椎並左右相去一寸五分。
《錄驗方》治宿食不消,大便難練中丸方:
白話文:
《新錄方》治療宿食不消的方劑:
薤白,豆豉(一升)
加水四升,煮成兩升,分兩次服用。
另一個方劑:
生薑,搗爛取汁,溫服。
另一個方劑:
搗碎大蒜如泥,用酒送服,如棗子大小,每日三次。
另一個方劑:
麩麴末、乾薑各一升,用酒送服一湯匙,每日二次。
另一個方劑:
灸太倉穴,二百至三百壯。
另一個方劑:
灸臍部左右相距三寸,稱為魂舍,灸壯的數量根據年齡和體質而定,越多越好。
另一個方劑:
灸第五胸椎,左右相距一寸五分。
《錄驗方》治療宿食不消,大便困難的練中丸方劑:
大黃(六分),葶藶子(四兩,熬),杏仁(四兩,熬),芒硝(四兩,熬)
白話文:
大黃(六錢),葶藶子(四兩,煮),杏仁(四兩,煮),芒硝(四兩,煮)
凡四物,下篩,蜜和,食已服如梧子七丸,日三,不知稍增。
《千金方》消食丸,主數年不能食方: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的「消食丸」,專門用於治療多年不能進食的病症:
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地黃。
製法: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服用方法:飯後服用,每次七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天服用三次,不知不覺中逐漸增加丸子的大小。
小麥糵(一升),薑(四兩),烏梅(四兩),七月七日(或本無七月七日字)曲〔(音菊)一升〕
白話文:
小麥粉(一升)、薑(四兩)、烏梅(四兩)、曲麴(一升)
四味,蜜和服十丸,日再,四十至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極要方》治宿舍不消、心腹妨滿脹痛須利方:
白話文:
《極要方》治療食宿不消,心腹妨礙脹滿疼痛,需要通利的方劑:
- 甘草丸:甘草、乾薑、大棗、人參四味藥材,以蜂蜜和服十丸,每天再服一次,總共四十丸,可治療寒在胸中,以及反胃心煩者。
訶黎勒皮(八分),桔梗(六分),檳榔仁(八分),夕藥(六分),大黃(十分)
白話文:
訶黎勒皮(四克),桔梗(三克),檳榔仁(四克),夕藥(三克),大黃(五克)
上,為散,空腹煮生薑,飲服三錢匕,日二服。
《葛氏方》治脾胃氣弱,谷不得下,遂成不復受食方:
大麻子仁(一升),大豆黃卷(二升)
白話文:
散劑:
空腹將生薑煮沸,取三錢匙的煮汁服用,每日服用兩次。
葛氏方:
治療脾胃虛弱,食物無法消化,導致不再進食的方劑:
成分:
- 大麻子仁:一升
- 大豆黃卷:二升
並熬令黃香,搗篩,飲服一二方寸匕,日四五。(今按《僧深方》:大麻子仁三升,大豆二升,調中下氣,調冷熱,利水穀。)
白話文:
把它熬煮直至黃色芳香,搗碎篩過後,服用一到兩方寸大小的藥匙,每天四到五次。(現代按《僧深方》:大麻子仁三升,大豆二升,調理胃氣,調理寒熱,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