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康賴

《醫心方》~ 卷第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10)

1. 治中風舌強方第十

《病源論》云: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

《範汪方》治風舌強不語方:

豉煮汁,漸服,一日可數十過,不頓多。

又方:新好桂,削去皮,搗下篩。以三指撮著舌下,咽之。

又方:灸廉泉穴,在頤下結喉上舌本。(今按:《華佗傳》云:中矩穴主中風舌強不語,在頤下骨里曲骨中。)

《集驗方》治卒不得語方:

煮大豆取汁,稍含,咽之。

又方:取桂一尺,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葛氏方》治中風不語方:

豉、茱萸各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稍服之。

又方:灸第二、第三椎上百五十壯。

《錄驗方》治舌強不能語言舌下藥礬石散方:

礬石(二兩),桂心(二兩)。

凡二物,下篩,置舌下,便能言。

白話文:

《病源論》說:脾的經脈連接著胃,夾在咽喉,連到舌根,散佈在舌頭下方;心的分支經脈則繫於舌根。現在,心和脾這兩個臟腑受到風邪侵襲,所以會導致舌頭僵硬,無法說話。

《範汪方》治療風邪引起的舌頭僵硬、無法說話的藥方:

用豆豉煮汁,慢慢地服用,一天可以喝數十次,不要一次喝太多。

另外一個藥方:取新鮮優良的桂枝,削去外皮,搗碎後過篩。用三指捏取一點放在舌頭下面,然後吞下。

還有一個方法:針灸廉泉穴,位置在下巴下方,喉結上方,舌根的地方。(現在按:《華佗傳》說:中矩穴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舌頭僵硬、無法說話,位置在下巴骨內的彎曲處。)

《集驗方》治療突然無法說話的藥方:

煮大豆取汁,稍微含在嘴裡,然後吞下。

另外一個藥方:取一尺長的桂枝,用水三升煮到剩下一升,一次全部喝下。

《葛氏方》治療中風引起的無法說話的藥方:

用豆豉和吳茱萸各一升,加水五升煮到剩二升,慢慢地服用。

另外一個方法:在第二、第三個脊椎骨上針灸一百五十壯。

《錄驗方》治療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的藥方,用礬石散放在舌頭下:

礬石(二兩),桂心(二兩)。

將這兩味藥磨成粉末,放在舌頭下面,就能夠說話了。

2. 治中風失音方第十一

《病源論》云:喉嚨(力公反,《爾雅》曰元鳥龍謂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喉厭者,聲之門戶也舌者,聲之機。口者,聲之扉也風寒客於喉厭之間,故卒然無音,故謂風失音不語。

《範汪方》治失音大豆紫湯方:

大豆一升,熬令焦。好酒二升,合煮令沸。隨人多少服,取令醉。

《效驗方》治卒風失音大豆散方:

大豆(熬令焦),蜀椒(去目汗),乾薑(各三兩)

凡三物,合,下篩,酒服一錢匕,日一,汗出即愈。

《千金方》治卒失音方:

濃煮桂汁,服一升,覆取汗。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汁。

又方:濃煮大豆汁,含之。豉亦良。

又方:灸天窗,百會穴。(《新錄方》同之。)

《孟詵食經》治失音方:

杏仁(三分,去皮,熬,搗作脂),桂心末(一分)

和如泥,取李核七個許,綿裹,少咽之。日五夜一。

又方:搗梨汁一合,頓服之。

白話文:

[治療中風失聲的藥方 第十一]

《病源論》說:喉嚨,是氣息上下流通的地方。喉嚨深處,是聲音的門戶,舌頭是發聲的關鍵,嘴巴則是聲音的出口。風寒侵襲喉嚨深處,因此會突然失聲,這就是所謂的風邪導致的失聲,說不出話。

《範汪方》治療失聲的大豆紫湯藥方:

大豆一升,炒到焦黑。加入好酒二升,一起煮到沸騰。根據個人的情況服用,喝到有點醉的程度。

《效驗方》治療突發性失聲的大豆散藥方:

大豆(炒到焦黑)、蜀椒(去除籽和汗液)、乾薑(各三兩)

將這三種藥材混合,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錢匙的量,一天一次,出汗後就會好轉。

《千金方》治療突發性失聲的藥方:

濃煮桂枝汁,服用一升,蓋被子取汗。也可以將桂枝磨成粉末,放在舌下,慢慢吞咽汁液。

另一個藥方:濃煮大豆汁,含在口中。用豆豉也很好。

另一個藥方:針灸天窗穴和百會穴。(《新錄方》也是相同的。)

《孟詵食經》治療失聲的藥方:

杏仁(三分,去皮,炒過,搗成膏狀)、桂心粉(一分)

將兩者混合成泥狀,取七個左右的李子核,用棉布包住,少量吞服。每天白天五次,晚上一次。

另一個藥方:搗爛梨子取汁一合,一次性服下。

3. 治中風聲嘶方第十二

《病源論》云:聲嘶者風冷傷於肺所為也。

《葛氏方》治卒中冷聲嘶啞方:

甘草(一兩),桂心(二兩),五味(二兩),杏仁(三十枚),生薑(八兩)

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服。

《耆婆方》治人聲嘶喉中不利方:

桂心,杏仁,乾薑,芎藭,甘草(各一分)

上五味,搗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口中餐,咽汁。

白話文:

《病源論》說:聲音嘶啞是因為風寒侵襲肺部所導致的。

《葛氏方》治療突然中風引起的聲音嘶啞的藥方:

甘草(一兩)、桂心(二兩)、五味子(二兩)、杏仁(三十枚)、生薑(八兩),切碎。用水七升煮到剩二升,分三次服用。

《耆婆方》治療聲音嘶啞、喉嚨不舒服的藥方:

桂心、杏仁、乾薑、芎藭、甘草(各一份)。

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含在口中慢慢吞咽藥汁。

4. 治聲噎不出方第十三

《葛氏方》治卒失聲聲噎不出方:

橘皮五具,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又方:針大椎旁一寸五分。

又方:濃煮苦竹葉,服之。

又方:搗蘘荷根,酒和,絞飲其汁。

礬石、桂末,綿裹如棗,納舌下,有唾吐出之。

《耆婆方》治人風噎方:

羚羊角(五兩,炙),通草(二兩半),防風(二兩),升麻(二兩),甘草(四兩,炙)五味,搗篩為散,以白飲服一方寸匕,日二。

白話文:

《葛氏方》治療突然失聲,聲音哽住發不出來的藥方:

使用五個橘子皮,加入三升水煮,煮到剩下一升,一次全部喝完。

另一個方法:針刺大椎穴旁邊一寸五分的地方。

另一個方法:濃煮苦竹葉,服用湯汁。

另一個方法:搗碎蘘荷的根,用酒調和,擠出汁液飲用。

使用明礬和桂皮粉,用棉布包成像棗子一樣大小,放在舌頭下面,等有口水就吐出來。

《耆婆方》治療因風邪引起的聲音哽住的藥方:

使用炙烤過的羚羊角五兩、通草二兩半、防風二兩、升麻二兩、炙烤過的甘草四兩,將這五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用白開水服用一方寸匕的藥粉,一天服用兩次。